津协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程序文件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素清单》,并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根据本公司的特点将危险源分为以下的类别: 坠落 ; ; ; ; ; ; ;; ; ; ; ;。 ,如: 1)表面损伤,轻微的割伤和擦伤,粉尘对眼睛的刺激; 16 2)烦躁和刺激(如头疼),导致暂时性不适的疾病。 ,如: 1)划伤,烧伤,脑震荡,严重扭伤,轻微骨折; 2)耳聋,皮炎,哮喘,与工作相关的上 肢损伤,导致永久性轻微功能丧失的疾病。 ,如: 1)截肢,严重骨折,中毒,复合骨折,致命伤害; 2)职业 病 、急性不治之症,一人以上(含一人)人员死亡。 应考虑如下问题: ; ; (如电、水)中断; ; ; ; (不经意的错误或故意违反操作程序),如下述人员: 1)不知道危险源究竟是什么; 2)可能不具备开展工作必备的知识、体能 或技能; 3)低估所暴露的风险; 4)低估安全工作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事故的可能性分为: :相当可能或完全可以预料; :可能(但不经常)或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实际不可能或很不可能。 5级,分级的原则见“风险的评估分级确定表”。 风险的评估分级确定表 轻微伤害 伤害 严重伤害 17 不可能 5级 4级 3级 有可能 4级 3级 2级 可能 3级 2级 1级 5级:不须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4级:是指风险降低到合理可行的最低水平,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3级: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制预防成本,在规章制度内规定并进行预防和控制。 2级: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资源。 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应在方案或规章制度中制定控制办法,并对其实施监控。 1级:作为重点的控制对象,制定方案实施控制。 、确定和管理 a)LEC法(即事故因子评分法):即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事故因子暴露频度( E)和事故发生后果严重性( C)给定分值,以其乘积大小定出危险源的风险等级;LEC法,公式为 D=LEC,其中: D— 风险值; 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 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 ( 1) 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能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 2) E—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8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 3) C— 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0 10人以上死亡 40 39人死亡 15 12人死亡 7 致残 3 重伤 1 轻伤 ( 4) D— 风险值 根据公式 D=LEC,求出风险值 D。 风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 ,难免带有局 限性 ,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 ,风险等级的界限值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 ,在不同时期 ,组织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风险等级的界限值,以符合持续改进的思想。 风险等级划分如表 4所示: D值 危险程度 风险等级 >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5(不可容许的 )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4(重大的 )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3(中度的 ) 19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可容许的 ) ≤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可忽略的 ) 将确定的重大危险源,登录于《重大危险源清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总经理 批准后发至各职能部门。 《重大危险源清单》中的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管理方案中 ,或通过制定运行程序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 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法规变更,或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风险评估,重新识别、评价风险因素。 ,确定重大的风险因素的划分标准,以逐步消除或减少公司的危险源,不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风险评估过程的相关记录,由 质安部 保管,有效期 3年。 5相关文件 《法律法规和其 他要求的获取、识别与更新程序》 6记录 辨识 评价表 20 JXCX504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 1 目的 识别、评价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的或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特编写此程序。 2 适用范围 公司活动、产品、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 职责 负责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新工作。 负责 组织各部门、 项目经理部 对本企业所有的活动、服务、施工过程的环境因素进行登记,填写 《 环境因素清单 》。 根据运行评审环境影响及环境因素调查的结果,汇总整理成公司的《环境因素清单》。 负责组织环境因素 /识别评价,并总结出重要环境因素。 , 质安部 负责将批准后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下发至相关部门。 4 工作程序 公司进行运行环境评审,以了解公司的环境及环境管理现状。 评审的主要内容有: 、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的执行情况; ,包括污染物的排放 、化学品使用、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等; ,包括对环境事故、环境处罚等的调查; ,有无缺失,运行中法律法规的更新及服务范围的改变。 运行环境评审的过程和结果,由 质安部 负责整理成书面报告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批。 21 ,每年 2月份在设定目标、指标前进行。 、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下,可 适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流程图)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流程图 ,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产品、服务所排出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以及资源能源的消耗给公司及周围居民和地区等造成的影响。 、物料供应商、废弃物处理者、服务提供者等相关方的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的环境问题,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以及施工过程、服务企业的活动、产品或服务 全企业、各部门环境调查 各部门上报环境因素 是重大环境因素吗。 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记录 通知有关部门 在环境目标指标中反映 识别因素 全企业环境影响评价 各部门负责人 安全环保负责人 判定 重大环境因素 安全环保负责人 质安部 质安部 办公室 否 是 22 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将来潜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确认各部门的《环境因素 识别评价 清单》,并汇总整理列入公司《环境因素 识别评价 清单》。 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并填写《环境因素 识别评价 清单》,进而进行归纳总结出 《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 : 用是非判断法与打分法相结合的办法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对所有识别出来的环境因素先用是非判断法来直接判断 ,被判为 “ 非 ” 者再用打分法评价。 ( a)是非判断法: 重要环境因素判定依据: 满足其中任何一条则视为重要 环境 因素 : 1)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行为; 2)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 3) 国家重点控制的危 险 化学品、危 险 废弃物的处置; 4)污染物排放指标接近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5)相关方有合理的抱怨等。 ( b)评价环境因素分值表 计算方法为: M=a+b+c+d+e ,如计算后 M> 15 此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 风险的识别采用 LEC 法进行识别。 评价因素 等级划分 a b c d e 发生频率 符合法律及标准程序 影响程 度 恢复能力 公众关注程 度 5 每天或连续 发生 超标或违规 影响到厂区 以外 不可恢复 社会极度 关注 4 每周一次 偶然超标 影响到工厂 半年以上可恢复 社会一般 关注 3 一般每月 基本不超标 影响到本部 一周至半 地区性一般 23 发生一次 门 年可恢复 关注 2 很少发生 (半年内一次) 不超标 影响小(操作者可处理) 一周内可恢复 可能关注 1 几乎不发生(或一年至多一次) 没规定 根本没影响 一天内可恢复 不关注 将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登录于《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核批后发至各职能 部门。 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等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重新识别、评价环境因素。 质安部 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主要体现在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中,或通过制定环境管理程序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相关记录,由 质安部 及各相关部门各保管一份,有效期三年。 环境评审特别是初次评审之后,由 质安部 写出环境评审报告,判明重要环境因素,提出控制和改进措施的建议,交管理者代表主持制定相应措施。 必要时建议 总经理 进行管理评审。 5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6 记录 24 25 JXCX505 管理评审程序 1 目的 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 QEO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3 职责 主持管理评审活动 ,审批评审报告。 总经理 报告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编写相应的管理评审报告。 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 总经理 批准后执行。 、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对评审后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4 工作程序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可结合内审后的结果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安排。 于每次管理评审前一月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管 理者代表审核、 总经理 批准,管理评审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 ; ; (人员); /依据;。 : 、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环境、安全事故或用户有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 26 、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有变化时; 、危险因素及重大危险源变化时; ; 、第三方审核或法律、 法规规定的审核时;。 、产品、服务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或其中部分活动。 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当前的业绩和改进的机会: ,包括内审和外审。 ,包括抱怨;公司业绩和顾客、相关方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 ,以及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符合标准的情况分析。 的变化,包括与企业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所受到的影响和应变措施。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完成情况及重大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 、遵循情况和执行情况。 、职工及相关方的投诉抱怨和非常关心的问题。 , 办公室 以书面形式向管理者代表汇报现阶段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提交管理评审计划,由管理者代表审核、 总经理 批准。 评审计划的内容应包括:评审的目的、时间、地点、评审组成员、 评审的主要内容等。 :主要是评审企业 QEO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适宜性: QEO管理体系是否适合组织的实际情况,是否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充分性: QEO管理体系是否覆盖组织的所有活动、部门、设施、场所,表现在:管理体系应当结构合理、过程齐全、程序连续、文件完整、资源配备充分等。 27 有效性: QEO管理体系按标准、文件的要求运行,是否具备实现目标、指标的能力,对完成所策划的活动并达到所策划结果的。津协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程序文件汇编(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