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枸杞栽培关键技术内容摘要:

药材枸杞栽培关键技术 、选地:枸杞为茄料强阳性灌木,耐寒、耐旱、耐碱、耐瘠薄。 栽植以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 怕积水。 亩施有机肥 5000 公斤,二铵15 公斤,最好能深松 32 厘米与肥料拌匀。 二、育苗:1、播种:每亩用种 200300 克,播前用多菌灵等农药拌种,以防立枯病,如系床播,行距 2025 厘米开沟,沟深 23 厘米,播种后盖 米,以后保持床土湿润即可。 2、扦插:春选成熟无病害的枝条,剪成 10 厘米长,浸入清水中备用,在整好地后浇足水覆膜,以 20×80 厘米株行距,将枝条插入膜下二分之一,地上露二节,出苗后只留 1 个壮芽。 (如播种最好发 40浸种24 小时之后再播)三、定植:如以收净菜(卖嫩叶)上市,株行距为 2×0 郾 5 米,如以生产枸杞子为目的,而且在整形,可 2×1 郾 2 米。 生产枸杞果如不整形,要前期产量可2×2 郾 5 米,每穴定植 23 株。 一埯多株不整形的前期辅助支撑。 四、管理与修剪:幼树枝叶量一大,常常倾斜或倒伏,可埋土维护干,也可用木杆绑缚。 栽植后要对幼树整形,在距地面 4050 厘米处留 45 个壮枝,其余剪掉。 当新枝长至 30 厘米时,剪留 20 厘米,待侧枝长至 30 厘米时,再剪留20 厘米,这样基本骨架已形成。 成树修剪,要经常疏除扫地枝、病弱枝、交叉枝。 对枝条多的部位徒长树从基部疏除,对缺枝部位的徒长枝要打顶缓放形成结果枝,也可剪留二分之一,促发侧枝补空。 总的原则是疏密分布均匀合理,通风透光,长短截结合既要多结果,也要长树。 五、病虫害防治:黑果病,发生在雨季,受害的果、花、花蕾变黑,防治:清除病花、病果、用代森猛锌或退菌特喷洒防治。 蚜虫,主要为害叶片和嫩枝,防治:用 40%乐果 1000 倍喷杀。 六、采收与加工:果从 7 月至 10 月陆续成熟,可随熟随摘,要轻采轻放。 也可在树下铺塑料布,晃动树枝使熟果落下收起,晾果厚度不能超过 3 厘米,不能用手翻动,否则变黑,初采果不能在烈日下爆晒,待皱皮后才能见烈日后期晾晒,待水分降至 12%时,才能收起封存。 有条件的也可烘干,效果更好,鲜果的折干率为 34:1,亩产干果 300 公斤左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