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农田绿色栽培的关键技术内容摘要:
细辛农田绿色栽培的关键技术 北细辛为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以全草入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 年版)将其修改为以根入药。 主要含有挥发油,具有祛风散寒、温肺化饮、通窍止痛等功效。 多选择林下或山地人工栽培,近些年有很多药农利用农田地栽培。 现将细辛农田绿色栽培的关键技术简介如下,供药农参考。 1 围环境细辛地周围不准有工地、医院等污染源,要距公路主干道 200m 以外,远离受污染的河流、池塘。 壤条件细辛种植地要选择山脚下或两山间的沟谷地,这些地块受山林的影响,空气湿润,适宜细辛生长。 土质以疏松肥沃、湿润而不积水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好,。 前茬作物如果使用除草剂,应耕翻休闲 年后再利用。 选择大面积农田种植细辛应在栽种前多点采取土样,检测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合格后再行种植,以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 合理密植农田受光照时间长,土壤水分蒸发量大,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低,温度相对增高,不利于细辛生长,因此,应适当加大栽植密度,使细辛地上植株提前封垄,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土壤温度。 一般以行距 20距 1520宜。 例如穴距 15穴栽植 2 年生苗 4 株;穴距 20穴栽植 56 株。 3 苗田的遮阳网调光农田地种植细辛,不同年生的细辛要选择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遮阳。 农田育苗地,12 年生可选择 30%透光率的遮阳网遮阳,郁闭度为 6 年生苗选择 40%透光率的遮阳网遮阳,郁闭度为 栽田种植玉米加遮阳网调光移栽田采用 40%透光率遮阳网遮阳,34 年生细辛地还要在畦旁种植玉米调光。 南北向做畦的在畦的西边种植玉米,东西向做畦的在畦的南边种植玉米,株距为 2030植时期同大田玉米。 56 年生细辛植株封垄,为便于田间管理,可不种玉米。 4 畦面覆盖为降低畦面土壤温度、提高土壤湿度、防止草荒、减少病害传播,移栽田要于行间进行畦面覆盖,厚度为 2右,覆盖材料以落叶松针或稻草为好。 覆盖落叶,在秋季地上植株枯萎后和春季出苗前进行;覆盖稻草,于出苗后、展叶前进行。 5 预防冻害、防冻害细辛为早春植物,出苗期正值晚霜期,1 年生幼苗会遭受冻害,2 年生以上植株不怕霜冻。 预防措施:晚秋土壤结冻后在畦面上覆盖厚 10上的树叶或稻草,翌春晚些撤除,可延缓土壤解冻,推迟出苗期,错过晚霜期出苗,从而防止冻害发生。 但要勤检查出苗情况,出苗 50%以上时,要及时撤除覆盖物,以免细辛苗在覆盖物下长成“豆芽菜”,见光后发生日灼病。 出苗并撤除覆盖物后,扣上塑料小拱棚,白天注意通风,晚间盖严,终霜后将棚拆除。 防药害小面积农田地种植细辛,细辛地夹杂在其他农田地中间,细辛出苗后正值玉米田打封闭除草剂之时;应提前与邻地主人协商,打除草剂时要压低喷头,以免药液随风飘落到细辛植株上而产生药害。 专利查询。细辛农田绿色栽培的关键技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