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摩托车公司仓库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划,随各阶段施工的用工情况,随时调整、配备、满足工程的需要,形成严密的动态管理。 施工阶段所需劳动力配备情况列于下表。 劳动力需用计划 序号 工 种 人 数 进 场 时 间 1 钢 筋 工 40 根 据 工 程 进 度 2 木 工 60 3 砖 工 20 4 砼 工 20 需 要 进 退 场 5 架 工 20 6 抹 灰 工 10 7 电 焊 工 20 8 机 修 工 4 9 操 驶 工 6 10 普 工 20 11 试 验 工 1 12 水 电 工 3 13 其 它 10 本劳动力需用表人员数量为动态管理,人员高峰时约 150 人左右。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 测量放线 根据给定的施工图 QC24BZ40101,以联合厂房的⑦轴为基准开始放线。 向西南方向延长⑦轴,在该延长线上量取决 405m 于 A 点,并在 A 点架经纬仪看⑦轴对零刻度线,尔后左转仪器对 90176。 扫出一条射线,则该射线即为①轴或 12 轴;在该射线延长线上从 A 点往东南方向量取 B 点,在该射线上从 A 点往西北方向量取得 C 点,在 B 点架经纬仪看 A 点对零刻度线,尔后左转仪器对90176。 扫出一条射线 ,在该射线上量取 BD= D 点,则该射线即为 A 轴或 C 轴;在 C 点架仪器看 A 点对零刻度线,尔后右转仪器对 90176。 扫出一条射线,在该射线上量取 CE= 于 E 点,则 CE 所在直线为 C 轴或 A 轴,连接 D、 E 所得直线即为⒓轴或①轴。 根据仓库的平面各轴线间的位置关系即可放线得到其他各轴线的位置。 第二节 基础工程 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 200 高处,采用人工修边拣底。 当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对基坑进行钎探,发现软弱土层应予以清除至好土层超挖部分应用二八灰土分层夯实回填至设计标高。 基 底验槽 当挖至设计标高后,请质监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测单位检查验收,经多方签字认可后立即浇筑混凝土垫层。 第三节 止水带工程 本工程设计上要求仓库周边设三七灰土止水带,三七灰土分层夯实后外包二层质地较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帷幕。 止水带应与土方开挖工作同时进行。 由于止水带最低埋深为 米,需开挖深度为 米,土方开挖仍采用挖掘机从内侧机械开挖分段施工。 开挖至设计深度后,采用人工修边检底。 为满足设计要求,开挖坡度同聚乙烯塑料薄膜帷幕坡度由人工修检。 但考虑到坡度较陡,为保证施工安全和边坡稳定,边坡采用竹木脚手 板和钢管架作临时防护。 基坑开挖就位清理修检后,由边坡侧边由下至上铺设聚乙烯塑料薄膜帷幕,铺设时搭接部分不应小于 150mm,并用专用热合机随时进行热合处理,接缝粘贴严密。 上层和下层搭接部位应该错开,聚乙烯塑料薄膜如有撕裂等庇病,应裁去弃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至下而上全部铺设完毕后再进行三开灰土的回填,为作好聚乙烯塑料薄膜帷幕的保护,上面需覆盖无钉子的木制架板,顶部 150mm 宽聚乙烯塑料薄膜帷幕先翻至外侧,用木架板压住。 三七灰土回填时基底应干燥,若有积水应挖积水坑排水;回填时应分层夯实,每层 200mm厚,用蛙 式打夯机夯实。 三七灰土在距施工现场 10km 外取料,采用天然黄土或无膨胀性土料,消石灰应采用生石灰块,使用前 3~4 天予以消解,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 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份,灰土拌合料应保证比例准确,拌合均匀,颜色一致,随时拌合随时夯实,含水量以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每层的夯实遍数,由现场根据实验确定。 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 500mm,施工间歇后继续铺设前,接缝处应清扫干净,并应重叠夯实,夯实后的表面应平整,经适当晾干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灰土回填到位 后,将 150mm 厚聚乙烯塑料薄膜帷幕翻过来覆盖,因本方案不包括散水部分,故在施工散水前一直采用木架板覆盖保护。 第四节 杯基工程 在地基验槽合格后,立即浇筑混凝土垫层。 垫层施工完毕再进行杯基施工。 杯型基础钢筋在现场钢筋房中制作完成后,在浇筑现场绑扎。 除杯芯部分配制工具式定型木模外,其它均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钢架管支撑。 杯芯模板采用木模外包镀锌铁皮,芯模大样及杯基模板支撑详见附图。 基础浇筑时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不设施工缝,每层砼一次浇足,按先边角后中间的顺序。 为防止垂直交角处可能出现吊脚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a)、在第一级砼捣固下沉 2~3cm 后暂不填平,继续浇筑第二级,先用铁锹沿第 二级模板底圈做成内外坡,然后再分层浇筑,外圈边坡的砼于第二级振捣蛋过程中自动摊平,待第二级砼浇筑后,再将第一级砼齐模板顶边拍实抹平。 b)、捣完第一级后拍平表面,在第二级模板外先压以 20cm179。 10cm 的压角砼并加以捣实后,再继续浇筑第二级,待压角砼接近初凝时,将其铲平重新搅拌利用。 c)、砼浇筑时,采用流水作业方式,即顺序先浇一排杯基第一级砼,再回转依次浇第二级,这样对已浇好的第一级砼有个下沉的作用时间,但必须保证每个柱基砼 在初凝之前连续施工。 d)、为保证杯形基础杯口底标高的正确性,宜先将杯口底砼振实并稍停片刻,再浇筑振捣杯口模四周的砼,振动时间尽可能缩短,同时还应特别注意杯口模板的位置,应在两侧对称浇筑,以免杯口模挤向一侧或由于砼泛起而使芯模上升。 e)、为提高杯口芯模的周转利用率,可在砼初凝后终凝前将芯模拔出,并将杯壁划毛。 杯基拆模后应及时回填夯实,以防基础浸水。 第五节 现场预制工程 柱、基础梁及砼系杆的预制 本工程所有预制构件均在现场采用三层叠合预制。 具体布置见附图。 本预制工程所采用模板除局部采用木模外,其余均采 用组合式钢模板,由于现场预制工作量比较大,虽然场地相对来说比较宽,但考虑到现场场地土质为膨胀土,从成本和质量等多方面考虑,所有构件均采用就地重叠生产,重叠三层。 为保证预制构件质量,地模一定要按要求认真处理,并在周边作好排水坡度。 地模具体作法如下:铺 30cm 厚砂夹石,由振冲压路机碾压密实后,上铺三层砖,砖上再摸水泥砂浆,砌砖时沿长度方向每 1m留设一个架管孔洞。 为保证构件观感质量,应在构件砼浇筑前在地模表面满刷隔离剂 2~3 道,在构件与构件之间也要认真涂刷 2~3 道隔离剂。 为防止粘结易于脱模,在构件与构件间还应 加铺一层聚乙烯塑料薄膜。 构件制作时,其下层构件砼的强度需达到 后,方可浇筑上层构件砼,在构件砼浇筑完毕后,应标注构件的型号和制作日期,并应标注在统一的位置上。 在浇筑砼之前,应认真检查,模板尺寸要准确,支撑要牢固。 钢筋骨架不得有 歪斜、扭曲、扎结松脱等现象。 埋件的数量、规格、位置是否与设计图相符,保护层垫块要合适,并及时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预制构件要求一次浇筑完毕,不留施工缝,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 拆模后立既用湿润草袋覆盖养护。 预制构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首先由吊车起吊就位,并在构件上弹中心线,构 件在起吊时,绳索与构件水平面夹角宜不小于 45。 构件钢筋现场集中制作,预制现场绑扎,现场设专人制作砼垫块,以控制砼保护层的厚度。 由于柱侧拉结筋较密,而钢模开洞代价太大,待拆模后剔出又影响观感,为维持设计要求可在有预埋件处采用木模镶配。 二、屋架预制及预应力张拉 本工程屋架采用跨度为 24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折线形屋架,屋架采用现场预制,为有效利用场地地膜和模板架料,预制时采用三榀平卧叠合浇灌。 预应力采用后张法工艺,屋架制作和张拉工艺如下: 施工底模刷隔离剂 安放钢筋骨架 机具准备 埋设钢管制孔 制作试块 浇灌砼 抽管 养护拆模清理孔道 锚具及预应力筋制作 穿筋 校验张拉机具压试块确定混凝土强度 张拉预应力筋 灌浆机具准备 孔道灌浆 起吊就位 本工程模板主要采用小钢模拼装,局部利用木模镶填。 钢筋骨架的绑扎同其他预制构件,预应力筋采用二级高强度钢筋,采用 G415(增补),双孔, 2 束 18L5。 屋架砼浇灌采用一次浇灌,不留施工缝。 先浇灌上弦和腹杆,然后从下弦中间向两边浇灌,整个浇灌过程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本工程预应力筋预留孔道采用钢管抽芯法,钢管采用 50 无缝钢管,每根长 6m,连接采用厚 ,长 40cm套管,钢管固定采用钢筋井字架,每 150cm 与钢筋固架绑扎。 钢管表面要求平直圆滑,使用前除锈刷油。 振捣混凝土后应每隔 10~15min转管一次,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抽管常温下抽管时间约在混凝土浇灌后 3~5h,抽管要平直、稳妥、均速,次序为先上后下,采用小型卷扬机拉拔。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后,就可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平卧张拉,先上后下逐层进行,为减少构件间应摩阻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 逐层加大张拉力,但底层。某摩托车公司仓库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