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计量管理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红色 停用 黄色 限用等等 ) 注意:标识宜简洁、明了,用法不宜繁杂,造成使用者混淆,防止调整处宜 封签或点漆,防止校验结果失效。 8. 不合格的处理: (1) 标示及记录 (2) 前次测量结果的评估及对策 (3) 维修 (4) 再校验 (5) 报废 15 附 录 一 游标卡尺校验规程 1. 校验范围: 游标卡尺 150m/m、 200m/m、 300m/m 2. 使用标准件: 块规 3. 校验环境: 温度 20177。 5OC,.: 60O/O177。 20O/O 4. 校验步骤: 4. 1 校验前: (1) 以目测检验,外部不得有弯曲变形。 (2) 检验游尺与本尺全程滑动时,是否顺畅。 (3) 归零后,以目视观察内外侧之测量面是否密合。 (4) 检查深度测定杆之磨损状态。 (5) 做好游标卡尺之积 屑清洁、上油保养等工作。 4. 2 校验中: (1) 选择适当之块规尺寸,检验游标尺。 各校正件须作五种不同尺寸校验,分别为 25%、50%、 75%、量程,每点校正两取其平均值。 (2) 块规取用时,要戴棉手套,并小心不可掉落地上。 (3) 量测时注意施力大小,并保持卡尺量测面与块规量面之垂直。 (4) 将量测读数值,减去块规值,即为误差值。 4. 3 校验后: (1) 游标卡尺遇有外观不良或须调整时,转校验单位判定是否暂时停使用,并安排送校。 (2) 量脚磨耗过巨,如以补正值尚不能得正确尺寸读数值时,应予以暂停使用,并送修。 如无法修护应予以报废处理。 (3) 所有校验数据 及结果须填入“计量器具校验报告”。 (4) 校验完毕,于游标卡尺后方贴标签,并将结果登录至“计量器具履历”上。 (5) 块规使用完毕,须用专用纸擦拭干净,并喷上专用油,放回固定位置。 5. 判 定 标 准 最小刻度 0. 02 0. 05 量 程 1 级 2 级 1 级 2 级 100 以下 177。 177。 177。 177。 超过 100 至 200 177。 177。 177。 177。 超过 200 至 300 177。 177。 177。 177。 超过 300 至 400 177。 177。 177。 177。 超过 400 至 500 177。 177。 177。 177。 超过 500 至 600 177。 177。 177。 177。 超过 600 至 700 177。 177。 177。 177。 超过 700 至 800 177。 177。 177。 177。 超过 800 177。 177。 177。 177。 16 附 录 二 IO、 WO 测试仪点检规范 : 本公司各型号之 IO、 WO测试仪。 : 标准线圈 (客户提供且带有有效标识 )。 点检用线圈 测试条件: 测 试 值: IO WO 测试日期: 有 效 期: 批准 审核 制作 3.点检环境: 正常工作环 境下。 4.点检频率: 每日一次,由品检员执行。 5.操作步骤 点检前: (1) 目视测试仪外观有无破损情形。 (2) 选择标准线圈,以待检查产品型号为准。 (3) 按测试仪操作规范要求连接线路。 点检中:接通仪器读出 IO、 WO值,记入“ IO、 WO测试仪点检记录表”。 点检后:点检完毕,关闭测试仪,重新保存线圈。 6.判定标准: 当点检数值与标准线圈值偏差在 177。 10%以内时,判定合格,否则应联络计量室人员处理。 7.其它 品检员每日点检,班长和课长不定时检查,点检记录每周须经课长确认一次。 操作中,操 作者须戴纱布手套。 17 附 录 三 单枚铁损测试仪的比对操作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公司使用的 DHX2 型单枚铁损测试的比对。 2. 标准件: 无方向电磁钢板及方向性电磁钢各一片。 (由本行业国际知名公司制作或经计量机构校验合格的有标准值,每两年更换一次 )。 3. 环境: 23176。 C177。 5176。 C,湿度 70%。 4. 比对步骤: 1 次 /月,原则上每月 13 日内执行。 5. 操作步骤: 实际测量前,选择好标准件,观察其是否在有效期内;打开测试仪。 测试头向上握住,先选择一片标准件,将其平放在测试头上,并用手轻轻按住 使其与测试头充分接触。 读出铁损值,当显示铁损值与标准件标示值不一致时,调整测试仪自校装置,直至显示值合格。 选择另一片标准件,重复 的动作。 比对完毕,关闭测试仪,保存好标准件。 6. 记录和标识 比对情形记录在“计量器具校验报告”中。 为测试仪重新标识合格证。 7. 其它: 操作中,操作员必须戴纱布手套。 18 第三章 计量导入步骤 企 业 计 量 管 理 导 入 步 骤 步 骤 实 施 内 容 备 注 1 汇总所有计量器具并列成清单 指定专人 2 分析各测 量点,明确精度要求 技术人员 3 确定计量器具校正范围,种类 (内校,外校,免校) 4 制订计量器具管理程序 5 免校贴标识,另立清单 6 内校,外校列入清单 《计量器具一览表》 7 编制《履历卡》 8 编制《校正计划》 9 联系校正单位并送校 10 制订内校规程并实施 11 合格,标识、发放 12 不合格,标识 /修理 /报废 13 采取追溯措施 14 规划下次校验 19 第四章 ISO 9000 计量要求 ISO 9001 对计量管理的要求与对策 ISO9001:20xx 要 求 对 策 组织应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以提供产品符合确定要求(见 )的证据。 组织应建立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  制定量规仪器校验与管理程序,此程序制定需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需求。  确定了校验管理的范围。  使用中的计量器具须在合格有效期内,且符合量值传递要求。 任何测试软体和比较标准在使用前应查核,并定期复检。 在有确保有效结果的场合,测量设备应: a) 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 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验证。 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校准或验证的依据; b) 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再调整; c) 得到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d) 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 e) 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准。 此外,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 组织应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 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保持(见 )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 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并在必要时予以重新确 认。 注:作为指南,参见 GB/T 和 GB/T。  依据精确度 (不确定度 )之要求,选用适合需要的计量设备。  新仪器必须定期追溯校 准 ,以确定其精确度在有效范围内。  无追溯基准时,应书面规定定期校验的方法。  制定计量器具一览表、履历卡,规定校验周期, 校正管理并随时更新这些资料。 有内校的,应规定人,标准器,校验环境,校验方法等具体要求。  仪器追溯校验后应粘贴校验标签,免校及暂停使用之仪器亦粘贴标签。  保存校准记录,以掌握仪器之控制状态。  仪器校准记录显示有偏差时,应对已测量结果进行有 效性分析并改善之形成书面记录。  仪器校验必须在一个适宜的认可环境条件下进行,可避免不合格的环境造成校验误差。  搬运、防护和贮存之作业方法,并予搬运、防护和贮存后,重新使用时,再做必要之功能测试。  仪器校验后,可调整部位,应贴上封签,绝对禁调整,如有偏差,则需再行送校。 20 第五章 程 序 范 例 文件名称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制定部门 品管部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1目的:,保证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能够达到所需的测量能力,确保产品符合规格要求。 2适用范 围 :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用于产品量测、测试用的量规仪器。 3使用说明 品管部负责依照此程序去控制、校验有关检查、测量及试验设备。 品管部负责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