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阳机械工具公司程序文件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b) 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 管理者代表 负责批准部门员工内部《 岗位工作内容和人员任职要求 》。 总 经理 批准本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批准部门 经理 的《 岗位工作内容和人员任职要求 》。 4 程序 人员安排 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是有能力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方面考虑。 各部门 经理 编制本部门《 岗位工作内容和人员任职要求 》,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总经办 编制各部门 经理 《 岗位工作内容和人员任职要求 》,报总 经理 审批。 部门 经理 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a) 具备相关专业 的技术职称; b) 中专以上 (或相当 )学历,并已工作二年以上; c) 受过相关的职业培训; d) 具备二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e) 具备组织能力和实施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能力。 《 岗位工作内容和人员任职要求 》经审批后,作为生产部 、公司选择、招聘、安排人员的主要根据。 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的活动的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内审员等,根据他们的岗位责任制定并实施培训需求。 新员工培训 a) 企业基础教育:包括企业简介、员工纪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 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等的培训。 在进厂一个月内,由总经办 组织进行; b) 部门基础教育:学习本部门工作手册的主要内容,由所在部门 经理 组织进行; c) 岗位技能培训:学习生产作业指导书、所用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所在岗位技术 经理 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在岗人员培训 按培训计划,每年应对在岗员工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 特殊工作人员培训 a) 特殊工序、关键工序人员及化验人员的培训,由所在岗位技术 经理 负责培训,训合格 后持证上岗或公司任命上岗;每年对于这些岗位的人员还应进行培训和考核; b) 电工、会计、驾驶员等需取得国家授权部门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c)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应由质量认证咨询机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技术人员培训 各类技术人员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应创造条件使他们的知识不断更新,由 总经办 经理安排老师组织培训或外送培训。 转岗人员培训(同 b,c) 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员工意识到: a) 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 违返这些要求所造成的后果; c) 自己从事的活动与企业发展的相关性。 企业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 理,积极提出改进建议,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企业领导评价和承认有实际效果的合理化建议。 评价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 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法 ,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并 填写“培训有效性评估表”; a) 每年第四季度 总经办 组织各部门培训 经理 及员工代表,召开年度培训工作会议,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使更好制定下年度的培训计划; b) 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 评价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并 填写“培训有效性评估表”; c)生产部 、公司管理层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业绩的评价,可随时对各部门员工进行现场抽查,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应及时暂停工作,通知安排培训、考核,或转岗,使员工的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 总经办 负责建立、保存员工培训档案。 培训计划及实施 每年 11 月各部门上报 总经办 下年度的《培训申请单》,根据公司需求及下年度各部门《培训申请单》, 总经办 于 12 月制定下年度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对象、时间、考核方式等内容),经总 经理 批准后下发各部门,并监督实施。 每次培训各相关部门应填写《培训记录表》,记录培训人员、 时间、地点、教师、 内容及考核成绩等,培训后将有关记录、试卷或操作考核记录等交 总经办 存档。 各部门的计划外培训,应填写《培训申请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5 相关文件 《各部门技术标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 岗位工作内容和人员任职要求 》。 6 记录 CX— 05— 01《培训记录表》。 CX— 05— 02《培训申请单》。 CX— 05— 03《年度培训计划》。 CX— 05— 04《培训有效性评估表 》。 CX— 05— 05《 人员需求申请表 》。 浙浙 江江 明明 阳阳 工工 具具 有有 限限 公公 司司 文件编号: MY— CX— 06 受控状态: 版 次: A 版 修改号: 0 次 设施和工作环境 控制程序 ( 依 据 G B / T 1 9 0 0 1 : 2 0 0 0 i d t I S O 9 0 0 1 : 2 0 0 0 标 准 编 制 )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发放 号: 20xx 年 09月 16 日 发布 20xx 年 09 月 20日 实施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 目的 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施,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 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施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 职责 生产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进行控制,负责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总经办 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4 程序 公司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 A 类:生产设备 B 类: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供应)、通讯设施、 运输设施等。 A 类设施的提供 生产设备,由使用部门根据需求填写《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等,交 生产部审核,报总 经理 批准后实施。 A 类设施的验收 采购或自制完成的设施, 生产部 组织使用部门确认、验收,并在《设施验收单》上记录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 《设施验收单》由生产部保管。 验收不合格的设施应在《设施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生产部对验收合格的设施进行编号,登记在《生产设施 台帐》 设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根据生产的需要, 生产部组 织编写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发放给使用部门。 对于大型、精密设备或特殊过程所用的设施必须有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生产部制定《 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 》,规定设备的维护保养项目、频次和管理内容。 日常保养由操作工进行,机修工 配合。 日常生产中车间无法排除 的故障,应填写《设施检修单 》报机修工 检修。 检修中的设施应挂“检修”牌,检修好的设施应由使用部门 经理 签字验收后方可使用。 生产 部应将检修情况记录在相应的《生产设施档案 》上。 生产部每年 12 月 份 制定下年度的《年度检修计划》。 现场使用的设备状态标识牌包括:闲置、检修、报废等。 A 类设施的报废 对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设施,由生产部填写《设施报废单》,经总 经理 批准后报废,生产部在《生产设施台帐》中注明情况。 报废的设施应挂“报废”牌。 B 类设施的的控制 综合 总经办 制定《现场管理制度 》,规定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职业卫生、安全,并且满足工艺要 求,生产部定期监督,确保环境条件满足要求。 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确保采光好,通风、整洁。 总经办 每月对生产、办公及公共场所进行检查,并把检查情况记录在《现场管理考核评分表》中。 严格执行生产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 总经办 负责水、电的保障供应。 5 相关文件 《设备 日常 保养项目表》 《现场管理制度 》 6 记录 CX— 06— 01《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 CX— 06— 02《设施验收单》。 CX— 06— 03《生产设施台帐》。 CX— 06— 04《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 CX— 06— 05《设施检修计划》。 CX— 06— 06《设施检修单》。 CX— 06— 07《设施报废单》。 CX— 06— 08《现场管理考核评分表》。 CX— 06— 09《模具台帐 》。 浙浙 江江 明明 阳阳 工工 具具 有有 限限 公公 司司 文件编号: MY— CX— 07 受控状态: 版 次: A 版 修改号: 0 次 实现过程的策划 控制程序 ( 依 据 G B / T 1 9 0 0 1 : 2 0 0 0 i d t I S O 9 0 0 1 : 2 0 0 0 标 准 编 制 )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发放 号: 20xx 年 09月 16 日 发布 20xx 年 09 月 20 日 实施 实现过程的策划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以确保满足规定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特定产品、项目及合同有关的质量策划的控制及相应的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和控制。 3 职责 总 经理 负责批准有关部门编制的质量计划。 品管部 负责对各部门质 量策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部门 经理 负责本部门相关的质量策划及编制、实施相应的质量计划。 4 程序 对特定的产品、项目和合同应进行质量策划。 策划的结果应以适于组织运作的方式形成文件,如质量计划。 进行质量策划的时机 公司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质量策划; a)引进、试制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或新材料,技术革新或技术改造, b)销售合同中顾客对产品有特定的要求: c)现有体系文件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 质量策划的内容 a)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确定的质量目标, b)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所需建立的过程和子过程,应识别关键的过程和活动对过程或涉及的活动规定途径,并对这些途径进行评审和形成文件, c)识别并提供上述过程所需的资源配置、运作阶段的划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d)确定过程涉及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及验收准则,对过程和产品的重要或关键特性,应安排测量和监控活动;对其中某些特殊过程的输出应按输入的要求进行验证并确认, e)确定为过程和产品的符合性提供证据的质量记录。 质量计 划 表述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如何应用于具体的产品、项目和合同的文件为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的编制原则为: a)质量计划的内容要根据质量策划的内容和结果来确定; b)应参照质量手册的有关内容,应符合质量方针、目标,并与质量体系文件中的内容协调一致; c)可引用已有的质量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并根据特殊的要求编制新的内容; d)根据实际情况,可编写总体质量计划,也可只编写有关的单项计划,如设计质量计划、采购质量计划,也可针对某一特定的活动,如产品促销活动、用户服 务周等; e)质量计划可以作为独立的文件,也可以根据需要作为其他文件 (如项目计划等 )的一部分。 质量计划的编制、审批和发放 质量计划由各相关部门 经理 组织编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 经理 批准后,由 技术开发部 以受控文件形式发放到使用和相关部门 (顾客有要求时,可发放给顾客 )。 质量计划的封面必须写明项目名称及质量计划的编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发布日期。 质量计划的实施、监督和修改 各部门在执行中应按照质量计划的规定要求进行控制,并将计划的执 行情况及时反馈到 技术开发部 ; 技术开发部 负责监督各部门质量计划的实施,根据要求协调相应部门之间的接口和资源配置,填写《质量策划实施情况检查表》以进行总体控制,并及时报告总 经理 ; 质量计划的修改 当质量计划需要修改时,由修改部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 单 》,经总 经理 批准后进行修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质量计划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