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工厂精益生产水平评估全套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个组织共同拥有对于设备管理现状的把握和目标值。 水平 2 [确定题目 ]确定达到目标值的题目。 水平 3 [分析原因 ]能够针对题目分析原因。 水平 4 [讨论对策方案 ]针对原因,讨论多个对策方案。 水平 5 [日程计划 ]能集中锁定对策方案,并制定总体的日程计划。 执行课题 2节省资源的保障需要引进再生技术 水平 1 [现状的把握、整理 ]针对无用的物品进行盘存。 水平 2 [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车间开设“跳蚤市场”。 水平 3 [资源再生 1]对破裂、剥落的物品进行公开。 水平 4 [资源再生Ⅱ ]对磨损的物品也进行公开。 水平 5 [资源再生Ⅲ ]破损、磨损零部件中的大部分都是内部生产的,通过修补,又可以再次使用。 执行课题 3 专门保障的充实和加强 水平 1 [把握现状 ]整个组织共同拥有对于设备管理现状的把握和目标值。 水平 2 [保障的内部化准备 ]全体员工充 分理解专门保障的重要性,并指定了责任人 (制造科长 )。 水平 3 [保障的内部化 1)以责任人为中心任命具体干部职员,厂家保障内容的 50%可以由工厂内部承担了。 水平 4 [保障的内部化Ⅱ ]通过专门保障队伍的有组织的活动,几乎全部的厂家保障内容都可由工厂内部承担。 水平 5 [保障的内部化Ⅲ ]除了特殊的一部分外,其余部分的保障全部由内部承担,同时实现了改良保障。 执行课题 4建议自主保障 水平 1 [理解的渗 透 ]全体员工都理解制造的自主保障的重要性。 水平 2 [行动 1)进行清扫、检点、给油,在不合格的地方做记号。 水平 3 [行动Ⅱ ]针对污渍发生源和难以检点的地方制定了对策并实施,有改善的课题。 水平 4 [手册的整理 ]再制作或修改清扫和检点手册。 水平 5 [手册的执行 ]针对手册指出不足之处,并进行修正。 执行课题 5质量保障是全部 水平 1 [把握现状 ]着眼于设备、各产品的不良率、发生时间、差异范围、原因的推测等,把握发生不良的现状。 水平 2 [决定课题 ]决定应该研究的课题,制定开始顺序、对策方案、日程、 操作者、目标值等的计划。 水平 3 [分析原因 ]针对设备、人、物、方法、信息 (4M+10等,对发生不良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 水平 4 [对策方案 ]制定对策方案,并进行实施,其中包括为了再现情况而做的试验。 水平 5 [防止再次发生 ]讨论防止再次发生的对策并实施。 进一步对类似设备进行修正。 执行课题 6 工具是“工具保障”的主要内容 水平 1 [最优化的选择工具 ]工作人员能够使用最合适的工具,企业有技术和信息的结构。 水平 2 [最优化的工具保管管理 ]保持没有锈迹、腐蚀、丢失、库存不够的状态。 水平 3 [工 具的适当出库 ]消耗工具以最合理的单位出库 (太多则没法控制;太少会产生花在往返时间上的损耗 )。 水平 4 [角落管理 ]让操作者彻底实施“角落管理”,而不是进行零散的管理。 水平 5 [角落的条件监视 ]对保存在该角落的工具的使用寿命,通过精度、声音、振动、冷却水等进行监视。 执行课题 7 加工条件的最优化 水平 1 [加工条件的盘存 ]制作零部件的材质、工具的材料种类、切削速度、进刀、切人、光洁度等的一览表,根据工序表确认差异。 水平 2 [现状水平上的最优化 ]根据一览表对不同条件和寿命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和研究。 水平 3 [延长工具的寿命 ]对寿命最短或者价格最高的工具的切削条件进行修正。 水平 4 [运用诊断技术 ]通过对异常声音的分析、振动分析等将设备的诊断技术运用到切削点上。 水平 5 [延长寿命的对策 ]通过加工条件的最优化,延长机械主要部分、零部件、工具等的寿命。 执行课题 8 没有止境地保障良好状态 (措施无止境 ) 水平 1 [不关心 ]关于设备只是学习了必要的少量知识,对其他的方面都不注意。 总之,工作人员仅仅被告知不要受伤。 水平 2 [设备安全 ]针对设备的安全装置和润滑装置,反复地进行培训。 水平 3 [保障 教育 ]自从进行了自主保障的教育,工作人员开始对设备变得关心起来,还进一步了解了设备的机构和构造、油压、空压、制动等方面的知识。 水平 4 [自己“和”设备 ]了解了在制造中自己和设备的业务分工。 水平 5 [自己的设备 ]认识到只要基本条件具备,且能够正确地、爱惜地使用大型、高速的设备,这些设备同样会服从你的指挥;而且,稍微进行改造,这些设备会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V 质量保证 没有必要的质量保证,缩短交货期和降低成本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企业应把 ISO和 PL法作为推进工厂改善的工具积极地运用。 在这个基础上 ,对 QC的 7个工具以及传统的质量改善方法的作用重新进行全面的认识。 执行课题 1 追溯源头的质量检查 水平 1 接收检查、工序间的检查、甚至最终检查只是有名无实。 实际情况就 是,以“交货期来不及”为借口,胡乱地检查一番,不良晶的出现就 失控了。 水平 2 坚决地、努力做好最终检查,出现了不良则坚决不出厂。 但对于清理源头的工作还没有实施。 水平 3 收到顾客的不满投诉后,能在当场给出回答。 但并不追究根本的原因,也没有根本的对策,全依赖于作业人员个人对问题的注意程度。 水平 4 出现不良品时,能够调查直接原因 ,并制作防止再发生的对策。 由于人的注意力有限,因此开始实施“由粗心引起的错误的预防对策”。 水平 5 追究发生不良的“真正的原因和根本的原因”,针对发生的机制或者类似的产品、类似作业制定对策,建立一个能防患于未然的系统。 考虑到人本来就是会犯错误的,因此,企业需要采取适当的失效保护,即采取自动防止故障发生的措施。 执行课题 2 防止粗心和自动化 水平 1 没有“防止粗心”的意识和知识, 全依鞍作业人员的注意和感觉。 水平 2 “防止粗心”的方法。 水平 3 正在推进自动化进程,通过工具的组合,能够进行自动检查。 水平 4 改良经济型通用机械,不断地 “ 自动化”。 但是,对作业人员的监视作业仍然存在。 水平 5 完成了防患于未然的自动化操作,即使在没有人的情况下,处于将要发生不良晶的状态时,机械也将会自动停止作业。 执行课题 3防止再次发生 水平 1 处理完不良品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了。 水平 2 出现不良晶时,企业能够对整个流水线采取对策,以防止今后在流水线上再次出现不良品。 水平 3 调查发生不良品的原因,并要求提出解决方案。 水平 4 追究发生不良的真正原因,在要 求从设计开始提出对策时,将信息反馈到设计部门,采取防止再次发生的措施。 水平 5 解析发生不良的机构,彻底查明原因,并在生产类似产品的流水线或从事类似作业的车间,水平采取对策,以便通过这种预先采取的对策防患不良于未然;简单地说,就是采取预防措施。 执行课题 4成本和质量保证 水平 1 没有考虑让设计部门以外的全体相关人员参与设计的讨论。 水平 2 建立了由营业、材料购买、生产技术、制造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参加设计讨论的体制,并正在开始实施之中。 水平 3 在设计讨论中,会把其他部门提出的意见反映到设计的改善中。 水平 4在设计讨论会上,全体人员积极发育,设计部门则认真听取意见,将原有设计更改为易于制造的设计。 并通过此举来降低成本。 水平 5 收集“易于制造的设计”案例,对设计者进行定期的培训,使之能够从试生产开始考虑进行容易加工、容易装配的设计。 执行课题 5 工序设计和制造技术 水平 1 没有进行工序的设计讨论,仅仅是“冒失”地在完成作业。 水平 2 生产技术部门开始在考虑制造技术的实际情况下,进行工序设计。 水平 3 生产技术部门积极地吸取制造车间的经验知识,致力于进行易于操作的工序设计,同时还开始钻研制造技术。 水平 4 设计部门每次完成新产品的设计后,努力和生产技术、制造部门进行共同作业,有效利用最适合该产品的制造技术,使之成为作业效率高,并且材料浪费少的工序设计。 水平 5 走上了现场操作的自主改善以及现场和生产技术部门之间的合作轨道,不断地朝着较高作业效率,较少浪费,以及最小成本,短时间地完成产品的制造工序的方向改变。 执行课题 6产品责任 水平 1 对顾客的安全问题没有认识。 水平 2 理解我们所说的安全中包括了顾客的安全,但没有在具体的行动中表现出来。 水平 3 通过实施制造产品责任制,大家都站在顾客的 立场上考虑产品安全的对策。 水平 4 站在顾客的角度来考虑安全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防止粗心 ?并开始制定具体的产品解决方案。 水平 5 认识到人的注意力本来就是有限的,所以为了使用者的安全而绞尽脑汁,做到即便使用方法不当,也可以切换到安全的状态;同时还特别关注工具、生产设备以及制造技术,总之,将根本的安全融人到整个产品设计的思想中。 执行课题 7跟踪能力的确保 水平 1 发生问题时,工作人员慌张地查看资料,却什么都不清楚,非常被动。 他们完全不知道哪里有什么样的记录,以及是否有记录中所说的情况 ? 水平 2 保管了记 录的资料,但没有进行整理,因而不能随时找到所需资料。 水平 3 为了从原材料到制造工序,甚至到用户都能进行跟踪管理,重新确定了应该保管的资料,并开始了信息的积累和整理。 水平 4 为确保跟踪管理所需要的记录数据不断增多,使得信息量变得庞大起来,制定保管的方法以及可以迅速查询的体系成为当前的课题。 水平 5 从最上游到最下游,规定必要的记录数据井进行文件化或数据库化管理,在必要时可以迅速调出使用。 发生不良时可以迅速调查、追究原因;在需要回收时,可以参考最终用户清单。 将所有这些步骤都整理成手册。 执行课 题 8 规定和执行的一体化 水平 1 具备了一些规定,但是没有人遵守,也没有进行整理,处于不适合使用的状态;现场与规定没有关联,生产人员全凭感觉和经验,采用过去的老方法进行作业。 水平 2 企业认识到应该修改规定使之与实际相符合,但还没有着手实施,不过开始了ISO9001 的学习。 水平 3 作为实施 ISO9001 和准备质量手册的开端,首先制定了符合现场实际的规定,建立了与实际相吻合的体系。 水平 4 实现了所有的作业文件化,建立了 ISO9001的质量体系,正在实施内部质量检查,并建立质量体系。 确定了每次进行现场改善 、设计变更时,对制定的规定进行修改的原则。 水平 5 顺利通过 ISO9001 质量体系的申报审查,通过了每年两次的对保持状况的审查和之前的内部质量审查以及管理讨论会的评审,质量体系得以稳定并维持。 规定和执行保持一致,一体化的体系被完全固定下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