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党参人工种植技术(上)内容摘要:

伊犁河谷党参人工种植技术(上) )党参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根供药用,具有补气养血、和脾胃、生津清肺的功能。 伊犁河谷八县都分布有野生党参,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药材市场行情好,伊犁河谷野生党参的药用价值高,每年都有大批采挖者涌上山头,河谷地带野生党参的数量逐年减少。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资源,并满足中药材市场的需要,近几年,伊犁河谷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人工种植中药材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农户共同参与中药材基地的开发,在河谷境内先后建起了新源县、尼勒克县、巩留县三个比较大的中药材基地,逐步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标准”的生产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河谷地带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并向无公害生产方向发展,以尽快将伊犁河谷中药材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现将我地区党参人工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一、选地,整地党参种子小、出苗率低,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出苗率,人工种植党参往往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 育苗田应选择土壤较潮湿或有灌溉条件的沙壤土或腐植质多的土地和背阴坡为好;大田可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缓坡、生荒地及平地。 土层宜厚、肥沃、宜耕作,党参最喜黑钙土,忌沙土、盐碱土、低洼易涝地。 生荒地要于秋季将杂草灌木清除烧毁作肥料,然后深翻 30 厘米,整平耙细,做成宽 的畦田,畦宽 30 厘米,深 10 厘米占熟地可进行秋翻或春播前整地,结合整地可施入基肥,通常每 667 平方米可施腐熟农家肥 2000 千克。 二、育苗及播种 种子放入 40水中浸泡,边搅拌边撒种子,待水温降至手能伸入不烫为止。 然后将种子取出装入布袋中,用清水淋洗数次,与湿的细沙混合,放在瓦缸或花盆中,经 7,种子多数裂口露白时筛出供播种用。 新鲜种子发芽率可达 80%以上,隔年陈种发芽率极低,不宜作育苗用。 种育苗宜早不宜迟,早播苗齐,根系扎得早,抗旱能力强,移栽成活率高。 通常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育苗。 畦田育苗通常采用人工撒播,行距为 20 厘米,播种深度 3米,种子播前可混入细沙或细土,然后撒播在沟内,覆盖 1 厘米厚的细土,然后盖草保湿保温。 当土温在 15时,7即可发芽。 每 667 平方米用种 克。 撒播保苗率高,幼苗分布均匀,易移苗。 三、移栽伊犁河谷地带大都采用当年育苗当年移栽的方法,通常在 7份河谷山区正逢雨季时进行移栽,其苗移栽成活率高。 党参起苗后,要经过筛选,去掉无芽胞和断枝,捆成小捆,随栽随取。 移栽时于畦面横向开沟,行距 20 厘米,沟深视移栽苗的大小而定,将幼苗按 5 厘米株距斜放于沟内一侧,根头要深浅一致,根系要自然舒展。 用刨第二个沟的土将前一个沟覆盖,厚度约 3 厘米,然后镇压灌水。 每 667 平方米大田需党参苗 25克。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