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精密传动机械企业制度(管理标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规格等由负责部门统一制定。 厂办 3 办公室定置 统一挂牌 厂办 4 办公室风扇灯具定置 统一编号,建立台帐 5 绘制办公室平面定置图 按调整好的办公室绘制 桌、椅、柜、橱按平面外形绘制,其他对象按实际位置用符号标出。 各职能部门(或办公室) 6 建立办公室值日制度 确定卫生值日制度和门、窗、灯、扇管理制度 用表格张贴于墙壁 同上 :厂内及车间内各种仓库(包括露天仓库)内的定置范围。 :各仓库的定置图。 :各仓库内被存放的物件,被用于存放物件的柜、橱、架、容器等工位器具及被用于运输、传递物件的运输工具。 : ,库房内的办公场所与库 房区要明确区分。 、存放数量、存放时间、存放的安全程度、存取的方便程度决定存放位置并标识。 、有害、污染环境、易燃、易爆物品、化学物品 、消防器材等物品进行特别定置。 ,并对被存放的物品按相应标志进行编号,建立卡片和台帐,使帐、物、卡、图、号及存放定置相统一。 ,按下表要求进行。 序号 内 容 要 求 方法 负责部门 1 清理 除去报废物品和不相关物品 所有仓库 2 调整 将库房内的办公场所与存放区明确区分 围栏、隔离 同上 3 区 域 位 置的定置 按 、排、层、号 物品要分类摆放、同类物品按规格大小依一定顺序摆放,做到齐、方、正、直。 同上 4 库房通 道定置 保持库内道路畅通,存取方便,设立物件临时停滞区 同上 5 设置标志 按摆放的实际位置,建立区、排、层、号的位置标志必要时还要建立物件的规格、数量标志。 标志要设置在醒目位置,标志的式样、规格由仓库决定,但要相对统一。 同上 6 特别定置 对仓库内的 品要建立特殊标志。 标志的式样、规格色彩等由负责部门统一制定。 同上 序号 内 容 要 求 方法 负责部门 7 仓 库 定 置管理 建立台帐,对特殊物品要建立特殊台帐。 生产部 8 绘 制 平 面定置图 根据仓库的实际摆放位置 及确定的标志绘制仓库平面定置图 所有仓库 定置范围:各车间区域内的定置均属车间定置范围。 定置依据:车间定置图。 定置对象:各车间范围内的区域、工艺设备、工具箱、工位器具等。 定置要求: 区域定置: A、区域的划分,将车间划分为通道、各类物件的存放区域、各工序的加工区域三大类区域。 a、车间内通道的划分按车间定置图的要求进行,做到清晰、畅通,人、物流向合理、方便,最大限度减少或杜绝不安全因素。 b、各类物件存放区域划分按:原 材料、毛坯存放区、半成品存放区、成品存放区、废品存放区等进行划分,位置的设置要做到流向合理,存取方便。 c、各工序的加工区域按车间工艺流程将零部件加工和装配进一步分类、定名,如车加工区、钳加工区、焊接区、总装配区、检验区、油漆区等。 B、区域定置标记 ( 1) 采用白色的油漆或采用其它方式(各车间可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选取这些方式,但同一车间内选取同一方式)将区域与区域之间及通道明确划分。 ( 2) 各区域内制作统一的标牌进行标志、挂牌的式样、规格、大小、色彩、材料及挂牌方式按规范要求统一制订。 C、存放物件区域内的物件摆放, 加工面或使用面不直接接触地面,并做到防止零部件的磕、碰、划,可采用合适的工位器具或地面垫起的方式进行存放物件。 D、各车间需建立区域定置图。 工装设备定置 a、 车间需按生产部确定的工装设备的标准编号用统一方式标志在工装设备的醒目位置,并建立相应台帐,所建立的台帐反映工装的具体使用情况。 b、 对车间内的自制、非标准工装设备的定置要求同 a(如无统一的标准编号,则车间要会同技术部、生产部进行清理、清点,并按生产部的统一编号办法进行编号)。 c、 对能影响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关键的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生产部需进行 特别定置,设立禁令标志或警告装置和能反映这些调和极限能力的标志(如行车吨位、装配架限位高度等)。 工具箱定置 a、 各车间工具箱需按工序或生产班组集中摆放在各区域的四周并靠边放置,不得占道,不得占用工序加工区域和物件的存放区域。 b、 各车间工具箱必须做到区域和生产班组内的统一(统一规格、统一式样、统一色彩),摆放要有一定秩序。 c、 工具箱表面应清洁,无任何物品,工具箱内部应清除与工作无关的一 切物品(可存放少量的日常工作学习资料和日常生活用品)。 d、 工具箱需由车间统一绘制工具箱定置图、工具清单表,并张贴于工具箱门的内侧,做到工具箱号、使用人、图、表、卡、物及位置相符。 工具、量具、刀具等物品的摆放,应做到存取方便,整齐清洁,学习、生活(均少量)与工具、量具、刀具等物品要严格分开摆放。 工位器具定置 a、 工位器具的设置应符合工序要求和零部件存放要求,同类物件的存放应采用相同的工位器具。 b、 工位器具的位置放置应做到合理、正确、不占用通道,不占用加工区域。 c、 对车间现有的工位器具根据定置情况,对已经不适用的工位器具可以进行改制或更换,或按实际情况增添部分工位器具。 特别安全定置 ( 1) 生产部需对车间内 的要害区域进行特别定置。 对这些要害区域设立相应的禁令或警告装置。 ( 2) 生产部对各车间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进行特别定置。 确定特别定置区域,确保这些区域的通道畅通,拿取方便,确定专职人员进行定期检查,设立相应标志,建立特殊定置台帐,反映定置区域、数量、使用情况,交换情况及检查情况,要区别设置生产用和应急用的消防器材,并设立区别标志。 ( 3) 生产部需对车间定置区域内的易燃、易爆品进行特别定置,确定特别定置区域,确保特别定置,建立特别定置台帐。 ( 4) 生产部需对有明火作业的场所进行特别定置,确定特别定置区域,确保明火作业区远离易燃 、易爆物品的存放区域,并设立特别标志,明火作业区域界限明显、明确,必要时可采用围栏的方式加以限制。 特别说明: 各车间每天下午下班前十分钟,用于设备的保养清洁和生产现场的清扫整理,公司质量委员会对车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不按照规定执行的车间进行处罚。 各车间下班前必须关闭电源(总电源、设备电源),同时关好门窗。 每个职工应爱护公司的一切生产设施,如造成设施损坏,必须照价赔偿。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发放制度 QAT/ 目的与适用范围 对《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进行控制 ,确保在质量体系运行中的各个场所使用的文件是有效版本。 管理要求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发放由 办公室 负责。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分 受控 和 非受控 两种 ,发放前必须登记造册、编号、标识。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发放必须有签字手续并在封面上作好标记 ,确保持有者得到最有效版本。 :中层及以上干部。 与质量有直接关系的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和认证机构 (第三方〉。 、经管理者代表批准的外单位。 控版本由质检科签发 ,管理者代表批准 ,使用人签字后使用。 ,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签发。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持有者由于工作变动 ,不符合持有规寇的 ,应主动退还 办公室 及时注销。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制度 QAT/ 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确保在质量体系运行中的各个场所使用的文件是有效版本 ,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更改 ,发放和回收的管理。 管理要求 质办是《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在贯彻实施过程中若发现差距或不符合实际情况时 ,各职能部门要以书面形式反馈全质办 , 全质办向管理者代表提出更改报告 ,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 ,经管理者代表报准后进行更改、控版和回收。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按规定范围进行发放、更改和因收 ,对其使用和保管进行监控。 《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有关内容。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进行标准化审查。 《质量 手册》、《程序文件》持有者要保证其有固定的存放位置 ,以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其进行更改、回收等。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持有者要妥善保管 ,不得丢失 ,不准外借 ,更 不准私自提供他人转抄或复印 ,若发现类似问题 ,应予以追究责任。 质量记录管理制度 QNJ/ 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证明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有关质量记录 ,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有关记录。 管理要求 ,对质量 记录进行编号标识。 ,字迹清楚、工整、纸质优良 ,禁止使用铅笔。 ,归档时办理移交手续。 、防盗、防鼠、防虫、防潮等措施 ,确保质量记录完好。 ,应得到车间、部门的同意方可。 ,顾客可在商定期内查阅有关质量记录。 统计管理制度 QNJ/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 ,确保工 序及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达到改进工艺 ,提高质量的目的。 本制度适用于产品过程控制、质量验证、质量改进、售后服务过程。 管理要求 ,在保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 ,最太限度提高原、辅材料的利用率。 采用控制图等对制造过程进行控制 ,通过图表显示生产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质量波动情况 ,分析和判断是偶发性原因或系统性原因所造成的波动 ,提示相关人员及时作出对策、消除影响、恢复工序的稳定状态 ,防止废品的产生。 ,检查成品的合格率 ,成 品的一等品率 ,成品装配一次交验合格率 ,主要零件、主要项目抽查合格率、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不合格品率和不良品、废品损失。 ,(尤其是主要原材料的利用率〉 ,以及准确提供各项原辅材料与能源的耗用。 ,把本月的计划任务与实际生产挂钩。 所有规定使用统计技术的部门 ,须统计准确 ,表达正确且及时。 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QNJ/ 目 的与适用范围 认真开展工厂内外质量信息反馈 ,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 ,是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工厂的质量信息反馈工作正常进行 ,特制订本制度。 工作内容 质量信息反馈组织 全质办负责协调处理公司内外质量信息反馈,其中内部质量信息反馈是车间之间、科室之间以及科室与车间之间的质量反馈;外部质量信息反馈是用户访问、来函来电、市场调研、外出调研和维修的质量反馈。 质量信息反馈内容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本部门不能解决的(涉及到其它部门)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问题,应通过《 信息事务处理单》逐级进行质量信息反馈(班组向主管车间、科室反馈,车间、科室向全质办反馈);杜绝口头、电话通知(简单的查询除外)。 属于本部门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问题由本部门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分析,并采取措施或组织攻关解决。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成批返工、报废的质量事故、重大的工艺差错或成批错捡、漏检事故,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全质办反馈,由全质办协同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召集有关人员评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质量信息反馈的传递 有关部门对顾客来信来访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和 为顾客服务的情 况,每月作一次统计,把资料反馈给全质办。 外出维修和调试人员在外出维修调试后,应出具详细的维修或调试报告送全质办备案,作为报销的必备条件。 反馈部门填好《信息事务处理单》,并予以编号,反馈部门留存一份,其余由有关部门传递给被反馈部门。 被反馈部门接到《信息事务处理单》后,要认真研究,并及时进行处理,并作详细的记录。 对质量信息反馈单的管理要求 被反馈部门收到《信息事务处理单》后应迅速研究,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并将处理情况反馈给反馈部门,时间一般 不超过两天,较难的问题不超过一星期。 凡是反馈的问题影响到生产进度的,应随到随处理,不得拖延,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全质办对所有反馈的质量问题,有权督查问题的处理进度情况。 反馈的质量问题,经协调得不到解决的,提请管代组织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 全质办负责对各部门 /车间执行信息传递情况进行考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