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稻壳培菌和栽培天麻内容摘要:

怎样利用稻壳培菌和栽培天麻 壤”配料。 它配成的“土壤”即填充物,具有疏松、通气、透水性好、营养丰富,有利于蜜环菌生长的特点。 用它培养出来的菌枝、菌材上的菌索粗壮旺盛,用来栽培的天麻生长良好。 其方法是:(1)稻壳菌基培养用稻壳和黄沙各 1 份(体积之比为 1:1)或稻壳 3 份、黄沙 2 份,加水充分拌匀,湿度 40%,作为培养蜜环菌的基质培养料。 菌材培养:先在菌档底铺 1米厚的稻壳、黄沙混合的培养料,上面放 2 根新材和 1 根蜜环菌种材,相间并列铺满,然后覆盖 3 厘米左右厚的培养料,铺平并填满空隙。 如此方法一窖可叠 3,也可用菌枝和新材间隔培养,如搞固定功床,2即可。 为了防止菌床表面在浇水时冲掉稻壳和减少水分蒸发,床面可另加 米左右厚的沙或沙土。 培完后浇一次透水,以后加强管理,保持窖内足够湿度,在 20温度下,经 25,新材上便可长满菌索。 用此法培菌,发菌快,菌索粗壮旺盛,也无杂菌污染,同时就地取材,经济方便。 (2)用稻壳栽培天麻在栽培天麻时,原培菌用的填充物可以继续使用,也可以按上述方法另行配料。 但用水量要略少一些,以紧握配料手指缝能见水为宜。 如水分过多,对栽下的天麻有害;结果水分过少,对发菌不利,并影响天麻生长。 具体栽麻方法与其他栽法相同。 但窖、箱边上必须填实,才能保持一守湿度,而且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采用稻壳栽培天麻,只要管理得好,菌材发菌快,与种麻建立关系也早,天麻生长也正常,同样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3)用稻壳培菌和栽培天麻的管理措施由于稻壳、黄沙配成的填充物很疏松,保水性能较差,除在培菌栽麻时,窖或箱面增覆一层沙或土外,浇水次数要适当增加。 特别在天麻生长旺盛季节,天麻需水较多,如是旱季,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更要及时浇水。 浇水时应轻浇勤浇,避免大水浇泼,这样有利于蜜环菌和天麻生长,天麻产理也就高,反之,因湿度过小,会影响两者的生长,降低天麻的产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