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辽细辛人工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中药材辽细辛人工栽培技术 辽细辛,是一种原产长白山脉的中药材。 主要含有精油、细辛酮、软脂酸、细辛碱、甲基丁香酚等成分。 全草可入药,是散风寒、行水气的良药,具有镇痛、镇静、发汗、去痰等功效。 还被用来提取防虫剂。 1 生物学特征细辛种子寿命短,播种后发芽的种子能很快扎根,但是当年不出土,要等到第 2 年春天才能出苗。 自然成熟的种子,其胚尚未完全成熟,需要在含水量 30%70%的土壤或沙土中经过 4560 天的后熟,才能发芽。 细辛属阴性植物,怕夏日中午烈日直射,在平地栽培细辛必须进行遮荫。 但过度荫蔽对其生长也是不利的。 根据观察,在 5 月 20 日(小满)以前,不遮荫,5 月下旬以后必须进行遮荫。 细辛在腐殖质含量高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生育良好,它要求土壤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环境条件。 2 栽培技术 地准备。 人工栽培细辛应选择房前屋后或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不积水,方便管理和看护的地块,因为细辛生活周期比较长,从定植到采收卖大货至少需要 5 年时间,因此,既要管理细辛,还要管理资材,一定要建立围栏或院墙,防止自然和人畜的损害。 地施肥与作床。 细辛地块选定以后,要在定植前进行整地施肥和作床。 先把上茬根茬清除,每亩施腐熟优质的粪肥 2000 公斤,撒施均匀后深翻 20 厘米,做宽 的床,床长度 1520 米或根据地形而定,留 30 厘米宽的步道沟。 苗。 播种床的做法与定植床相同,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 撒播时每平方米播种量 150 克,用筛过的腐植土覆盖 1 厘米,上面再撒一层干树叶或薄薄地铺一层稻草,保持苗床的湿润。 条播时,横向间隔 10 厘米左右开沟,沟深 23 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 75100 克,覆土 1米,上面也要覆盖枯叶或稻草。 播种后第 2 年春天细辛开始出苗。 从出苗开始就要进行遮荫,要经常作好锄草和松土工作。 到第 3 年的秋天就可以进行定植了。 植 秋两季均可定植,春季在 4 月中下旬芽苞未萌动时进行。 秋季在9 月下旬10 月上旬进行。 植密度。 作好定植床以后,按 20 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进行定植。 为提前一年收获,在苗源充足的情况下,可增加密度,按 20 厘米×10 厘米的株行距进行定植。 刨 10 厘米深的沟,每穴栽 23 株。 栽时使根系舒展,提苗扶正,让芦头(芽苞)处在地表以下 3 厘米的位置,摁实,然后浇水,待水沉下后培土封埯。 然后,在株、行间撒一层半腐熟的枯枝落叶或铡碎的稻草,以防暴雨冲刷畦面和日晒板结。 植。 在生长季节进行定植,定植后要在叶子下面垫上稻草,防止叶片被土壤表面高温灼伤使叶片干枯、腐烂,要随定植、随浇水、随遮荫,防止叶片干枯,缩短缓苗期。 细辛苗叶片一旦干枯,当年不能发生新叶,就会造成整株因不出叶而死亡,出现缺苗断垄。 间管理 棚遮荫。 目前遮荫的方法有 2 种,一种是用木杆搭架,上面铺玉米秆。 架与畦面等宽、等长,高 80 厘米。 另一种是用钢丝或竹片做拱架,间隔 2 米,上面覆盖黑色塑料遮阳网。 遮阳网和玉米秆的透光率要随季节和细辛苗龄的大小进行调整。 定植后第 12 年苗龄小、郁闭度差,因此透光率以 40%为宜,定植 3 年以后,苗龄大、郁闭度高,透光率要适当大一些,以 50%为宜。 为增加早晚散射光的照射,用塑料遮阳网的,要在底角留出 2030厘米不遮盖。 肥灌水。 细辛是一种生长很慢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移栽后 45 年才能有收获,为使细辛速生、高产,必须施足底肥,并于每年结冻前上盖头粪,天气干旱时要进行灌水。 土、锄草及培土。 细辛在生育过程中,每年要松土、锄草 34 次。 灌水后要及时进行松土,以防畦面龟裂。 草同时要进行整畦、培土。 冬管理。 秋季结冻前,当细辛叶片干枯以后,即可撤下遮阳网,结合秋施肥,上“盖头粪”12 厘米,进行培土防寒。 子采收、贮藏。 细辛定植后第 3 年就开始开花结果,可以采收种子。 细辛种子在 6 月上旬成熟,成熟的果实会自然开裂,种子落地。 要在果实表皮由青变白,果肉是粉质状态,即用手捏果时,果实有点变软待要开裂,种子还没脱落时分期采收。 采收以后搓去种皮,用清水洗出种子,即可进行播种。 如果暂时不能播种,可将种子与 5 倍的细沙混拌均匀,保持 30%50%的水分,经 45 天后熟后再播种。 3 收获加工细辛定植 45 年以后即可收获。 收获一般在 7 月下旬8 月中旬的生长旺季进行。 收获时用镐将细辛全株挖出,抖掉泥土,勿用水洗以保持根的香气,烘干或置于通风阴凉处晾干,即可入库贮藏或销售。 4 注意事项 阳网拱架间距不能超过 2 米,要固定成隧道形,以免大风刮坏遮阳网,失去遮荫功能。 定植初期细辛苗较小时要及时除去田间杂草,防止造成苗荒。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