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工作实用手册(行政执法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变更。 登记表上的任何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酒类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 30 日内 (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 30 日内 )向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25. 《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 登记事项变更的办理时限是多长时间。 商务主管部门收到酒类经营者提交的 书面材料后,应当在 5 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手续。 26. 酒类流通溯源制度有哪些具体规定。 《办法》第 14 条设定了酒类流通溯源制度,要求经营者填写《酒类流通随附单》,详细记录酒类商品的流通信息,通过酒类商品自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信息的衔接使主管部门、经营者和消费者了解酒类商品的流通过程,防止假冒伪劣酒类商品流入市场。 27. 酒类流通溯源制度有什么意义。 这一制度的关键在于记录信息的真实及信息间的衔接,酒类经营者有义务完整、准确、真实地填写《酒类流通随附单》,并保证其经手的流通信息的衔接有效合理。 通过检查各项所记录信息 及其衔接是否真实、有效、合理,可以帮助主管部门识别信息的真伪,明确责任主体,追溯至问题的所在,增加抓获售假、制假者的机会。 28.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对酒类流通监督管理有哪些职责。 根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商务部负责全国酒类流通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酒类流通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委托相关机构从事酒类流通监督管理工作。 29. 商务主管部门在监督管理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商务主管部门在监督管理时,应出示有效证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在有证据或接到举报等情况下,执法 人员可以查阅账册或抽取样品。 抽取样品 16 的,应当向当事人出具有效凭证。 30. 未按照规定办理备案登记或者变更手续,商务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商务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对酒类经营者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并可向社会公告。 31. 未按照规定建立 溯源制度 ,商务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并可向社会公布;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处五千元以下罚款,并向社会公告。 32. 流动销售 或 储运 不 符合相关要求 ,商务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 可处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移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3. 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 或未 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 ,商务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34. 违反批发、零售和储运商品有关规定的,各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由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没收非法商品,并可视情节轻重处三万元以下罚款;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及侵犯商标专用权的,移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移送相关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35. 如果酒类经营者不配合监督检查,商务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酒类经营者应配合商务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情况,不得擅自转移、销毁待查受检酒类商品。 如违反, 由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17 特许经营 36.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 20xx 年 1 月 31 日国务院第 167 次常务会议通过,自 20xx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二)《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和《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20xx 年 4 月 6 日商务部第六次部务会 讨论通过 , 自 20xx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37. 什么是商业特许经营。 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 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 38. 商业特许经营的监督管理,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有哪些职责。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特许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 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特许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39. 商务主管部门受理商业特许经营投诉的范围包括哪些。 (一)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特许经营活动的; (二)应该备案而没有备案的特许人; (三)不符合备案条件的特许人已经被公告备案; (四)应该在备案时披露的信息没有披露或提供虚假信息、披露虚假信息的; (五)实际履行的合同文本与备案登记的文本不一致; (六)备案登记内容发生变化以后没有在法定期限内予以变更登记备案; (七)商务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的。 (八)其他违反《条例》应由商务主管部门投诉受 理的情形。 18 40. 除了商务主管部门可以受理的投诉,在实践中还有那些常见的商业特许经营投诉。 (一)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的; (二)以特许经营的名义从事传销活动的; (三)特许经营的产品或服务不合格; (四)利用特许经营合同骗取他人钱财等涉嫌欺诈的; (五)其他特许经营违法涉及犯罪行为的。 41. 上述非商务主管部门受理的投诉,由哪些职能部门受理。 (一)、(二)项属于工商部门受理;(三)项属于质检部门受理;(四)、(五)项属于公安部门受理。 42. 商业特许经营的备案机关是哪个部门。 国 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商务主管部门是商业特许经营的备案机关。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商业特许经营活动的,向特许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备案;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43. 备案制对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有何意义。 (一)便于商务主管部门及时了解、掌握特许人的有关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特许经营活动进行规范、监督; (二)有助于潜在的投资者了解特许人的基本情况,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防止欺诈和不实宣传; (三)有利于形成对特许人的社会监督。 44. 商业特许备案的办理时限为多长。 备 案机关应当自收到特许人提交的符合《备案管理办法》规定的文件、资料之日起 10 日内予以备案,并在商务部网站予以公告。 特许人提交的文件、资料不完备的,备案机关可以要求其在 7 日内补充提交文件、资料。 备案机关在特许人材料补充齐全之日起 10 日内予以备案。 45. 特许人未按规定备案的,商务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9 特许人自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 15 日内未进行备案的,商务主管部门将依法责令其限期备案,并处 1 万元以上 5 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限期备案和罚款可合并适用。 对于商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备案的期限问题,以不超过 15天为期限。 逾期 仍不备案的,处 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46. 特许人未按规定报告年度特许经营合同情况的,商务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 1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 1 万元以上 5 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47. 特许人在推广、宣传活动中欺骗或误导,应如何处理。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 3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 10 万元以上 30 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特许人利用广告实施欺骗、误导行为的,依照广告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48. 特许人未按 要求提供信息或合同文本的,商务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 1 万元以上 5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 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20 家电下乡 49. 家电下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由中央和地方财政以直补方式对农民购买试点产品给予销售价格 13%的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50. 实施家电下乡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实施家电下乡,是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积极探索,是一项重大的支农惠农政策,是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由投资、出口扩展到消费领域的 一项重大创新,是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新突破。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建立起面向农村市场的工业生产和流通体系,缓解顺差过快增长,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51. 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企业,如何确定。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推荐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企业,并通过邀请招标方式确定。 52. 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网点,应向哪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中标销售企业所属销售网点,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销售家电下乡产品。 53. 各级商务部门在家电下乡实施中有哪些主要职责。 (一)各级商务主管部 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中标销售企业及销售网点的监督管理,防止地方保护和市场垄断,协调中标生产企业的产品供应及中标销售企业的网点建设,维护家电市场流通秩序。 (二)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均应当设立投诉电话和信箱,受理农民及企业的举报和投诉,接到对销售网点的举报投诉后,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在 7 个工作日内查清事实并予以处理。 (三)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建立公示公告制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对销售网点违规信息以及举报投诉处理等情况,应当通过网络、媒体等向社会公告。 54. 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由谁承担。 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 其中,中央财政负担 80%,省 21 级财政负担 20%。 对新疆、内蒙古、宁夏、西藏、广西等 5 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及 “” 汶川地震 51 个重灾县,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上述地区可根据财力状况加大对家电下乡补贴力度。 55. 家电下乡实施期限是多长。 家电下乡在各地区实施的时间统一暂定为 4 年。 山东、青岛、河南、四川等 4 个省(计划单列市)执行到 20xx 年 11 月底。 内蒙古、辽宁、大连、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陕西等 1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从 20xx 年 12 月 1 日开始,执行到 20xx 年 11 月底。 其余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 20xx 年 2 月 1 日开始,执行到 20xx 年 1 月底。 56. 哪些行为应由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立即责令限期改正。 (一)店内没有家电下乡产品公示栏和农民购买须知。 (二)未在规定时间内给购买农民开具发票,未将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信息及时录入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造成农民申领补贴延迟或无法申领补贴。 (三)对农民的服务要求不能及时响应,以各种理由拖延,违反国家关于家电产品 “ 三包 ” 规定。 如在 规定限期内没有改正的,县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其家电下 乡销售网点资格。 57. 哪些行为应由县级商务主管部门立即取消销售资格。 ( 一 )抽取产品标识卡,将家电下乡产品作为非家电下乡产品销售。 ( 二 )擅自更换家电下乡产品型号,或以家电下乡名义销售非家电下乡产品。 ( 三 )在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过程中虚假宣传,误导或欺骗农民。 ( 四 )未遵守家电下乡产品价格规定,终端销售价格高于中标价格。 ( 五 )私自留用标识卡,留取或复印农民户口簿、身份证等领取补贴的有关资料,录入虚假购买信息等,骗取补贴。 58. 销售网点由于不良行为造成购买农民的损失 ,由谁承担。 在家电下乡产 品销售过程中,销售网点由于不良行为造成购买农民的损失, 22 由相关中标销售企业全部承担。 59. 12312 受理家电下乡投诉咨询的范围包括哪些。 12312 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重点接收对家电下乡过程中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虚假宣传、假借家电下乡名义坑农害农等行为,以及不履行中标承诺、市场垄断、相互压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举报投诉,向社会公众提供家电下乡方面的咨询服务。 23 零售商促销 60. 《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 何时颁布实施。 《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 20xx 年 7 月 13 日商务部第 7 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 9 月 12 日 公布,自 10 月 15 日起施行。 61. 零售商 促销行为的监督管理,由哪些部门来承担。 各地商务、价格、税务、工商等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促销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对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查处。 62. 零售商 促销活动的备案,应报请哪个部门。 单店营业面积在 3000 平方米以上的零售商,以新店开业、节庆、店庆等名义开展促销活动,应当在促销活动结束后 15 日内,将其明示的促销内容,向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含县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63. 《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何时颁布实施。 《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 》 20xx 年 7 月 13 日商务部第七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发改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和工商总局同意,现予公布,自 20xx 年 11 月 15 日起施行。 64. 《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涉及哪些监管部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