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合电器设备公司3c管理操作规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高压工频耐压试验:将试验变压器的输入端接在 单相交流输出端子上,将的仪表端子接在工频耐压 0~50KV 端子上,此时三块表分别指示试变输入电压( 0~200V),输入电流( 0~25A)及高压输出电压( 0~50KV),此时 A 相 B 相 DL32 应调到 8A10A 位置上。 5、 过流继电器为并联联接,应根据具体试验电流值进行调整。 6、 通电试验台必须可靠接地,以保证试验人员人身安全。 电气试验操作规程 THQC06 非试验人员不准参加试验操作。 电器试验操作至少两人以上同时参加。 试验操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和劳保用 品。 试验通电前,应对所有的试验设备是否完好进行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在即排除,尚未解决前不得操作启动电机。 试验通电前,应对接地线是否完好,进行检查,保证接地可靠。 启动试验电机,应密切监视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各种仪器仪表是否正常。 产品进行试验时,现场必须有醒目标志围起来,并启动试验信号装置。 高压试验现场必须有专人看管,非试验人员未经许可,严禁进入试验区域。 试验过程中,应随时监视设备仪表仪器和产品的正常情况,有应急情况,及时切断电源。 试验线路临时切换和接拆线路时, 必须有两人确定无电源时,方可进行操作。 试验完毕,切断全部试验电源,及时通知接线人员拆除线路。 设备管理制度 THQC07 目的: 为确保安全生产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设备的过程能力,必须对设备加强管理。 设备管理应遵循: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坚持维护与计划维护相结合:维修、改进和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3 .职责: 生产供应部是 本公司 设备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全 本公司 的设备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工作,安排设备的日常各项维护与和保养工作。 4 .企业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4 .1 .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 4 .2 .充分运用技术、经济和法律手段,管好、用好、维修好设备,不断改造和提高企业对技术装备的综合素质。 4 .3 .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以达到良好的设备投资效益,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 5 .主要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5 .1 .本公司总经理 5 .1 .1批准 本公司 设备更新的改造计划、批准设备维修的年度计划,并督促检查、实施。 5 .1 .2批准设备报废申请。 5 .1 .3组织对重大 设备事故的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5 .2生产供应部经理 5 .2 .1健全设备管理机构、组织制定设备管理制度。 5 .2 .2审查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和设备维修的年度计划,报 总经理 批准后组织实施。 5 .2 .3推行专群结合的管理原则,指导开展设备维修工作的检查、批评工作。 5 .2 .4主持重大设备事故的分处理。 5 .3设备管理员 5 .3 .1负责建立设备台帐、设备编号、设备建档。 5. 3. 2 参与设备选型 \安装验收、移交工作。 根据 本公司 的生产经营情况,编制设备的年度更新和修理计划,报生产供应部经理审批。 组织设备操作者的技术培训、定人定机。 协调车间主任检查、监督设备操作工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参与设备事故的分析处理,及时向领导汇报,并按规定填写有关记录。 负责办理设备封存、起用标志、机报废的申请手续。 负责填写有关设备管理的各种记录并整理、装订和保存。 格车间主任 认真贯彻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并督促检查。 按规定组织车间职工对设备进行日常的维护。 贯彻预防为主,先维修后使用的原则,保证检修计划实施。 参与设备定期坚持和评比。 对本车间发生的设备事故负领导责任,及时组织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并提出处理意见。 要检查、督促操作工做好日常点检记录。 设备维修 认真贯彻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按照年度的设备修理计划,积极负责实施。 认真做好设备保养工作。 接到车间的设备请修单后,立即组织进行修理,并对修理结果负责, 确保设备可以满足生产需要。 操作工 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操作规程,执行维护保养规定。 做好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协助维修人员做好设备的检修和定期的保养工作,保证设备达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实行日点的设备,认真做好点检和点检记录。 有权抵制违章操作的指令;对有故障的设备有权拒绝带病运转。 设备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持现场并立即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6 设备管理 设备固定资产的范围规定:凡价值超过 500 元, 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外购设备,均列入固定资产;凡价值超过 500 元,使用期在一年以上的自制设备,运行行情良好,能稳定达到工艺要求,主要技术图纸齐全,经鉴定合格的,亦列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凡价值超过 4000 元的设备,列入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管理。 设备的验收移交,由生产供应部门负责,有设备管理员组织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对设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