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环境下中国水果批发市场建设调查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蔬菜水果流通和批发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证,对促进农产品的规范化、多样化、标准化起到了积极的 推动作用,从总体上提高了批发市场的交易水平和运作效率。 特别在组织批发市场建设,促进批发市场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些城市的批发市场就是直接由当地的蔬菜水果协会组织建立的。 如马里兰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即是由马里兰水果协会建立的。 服务是美国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内部管理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为:出租交易档位给固定的批发商。 批发商相对固定,交易档位一般不能自行转让,只有在经营状况不好时才被其它批发商兼并;为批发商提供运输服务,主要是提供运输车辆;负责建筑物维修;负责市场环境卫生管理,组织清洁工人清理市场及周围的废弃 物和垃圾;负责市场的保安工作,维护市场内的治安。 批发市场的交易活动全然由批发商自己决定,进货对象、进货渠道、经营方式和交易方式也都由批发商自由选择。 市场一般在清晨 3时至上午 10点交易,方式一般为面对面的议价交易。 前一天的成交价是当天交易的重要参考价。 有时也采用电话预约。 用户按所需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标准,通过电话向批发商询价、定货,成交后由批发商送货。 本世纪 80年代以后,美国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已发展成为衔接产、需,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一方面促进了蔬菜水果种植业的发展和种植技术的提高,同 时对加工业提出了新要求,推动了加工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美国蔬菜水果进出口业务的发展。 20年前,美国的蔬菜水果流通基本上都是由批发市场来完成的。 近 20年来,由于超市和零售店的冲击,批发市场交易在蔬菜水果流通上所占比例有所缩小,但仍有 40%60%的蔬菜水果流通是在批发市场上实现的,批发市场仍起着主导作用。 美国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的几个显著特点。 政府重视。 美国政府特别是市级政府对批发市场的建设都非常重 14 视。 市场建设必须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由市政府统一规划后方可建立。 也就是说市场建设必须经过市 政府的批准。 一些大型市场的建立,有时连总统都要亲自过问。 1986年,美国西部最大的洛山矶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扩建时,需要在黄金地区占有 5万平方米土地,当时的总统里根就亲自过问了该市场的建设情况,要求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上予以支持。 批发市场一般由当地蔬菜水果协会在当地政府统一规划下组织建立,市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具有半公半私性质。 政府在政策上对市场予以支持,经营者按市场规律组织运作。 产供销衔接紧密。 批发市场在组织生产、衔接产需、促进经营,为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加工技术的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有效的推动作用。 批发 市场把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农产品生产者按照批发市场内批发商的订购合同,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商根据批发商对农产品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对生产者提供的产品进行加工,然后交由批发市场组织销售,这样,有效地实现农产品的流通,实现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联系,保证了农产品流通的顺利实现。 批发业务的规模化。 美国蔬菜水果批发市场中批发商的数量都不多,一般在 50家左右,但每个批发商的经营规模都很大,通常占用市场 50米开阔甚至更长的展位。 这些实力雄厚的批发商组织着大规模的蔬菜水果贸易。 美国西部最大的 洛山矶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拥有 25家批发商,他们经营着 500多种蔬菜水果,供应美国及世界各地的需求;东部最大的马里兰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只有 21家批发商,经营各类蔬菜、水果和水产品,主要供应马里兰周围 5个州的需求。 规模经营是批发商的宗旨。 冷藏技术被普遍使用。 在美国无论是蔬菜水果的生产者、加工者、批发商、零售商还是配送中心,都建有配套的冷藏库。 一般每个批发商的展位前方为蔬菜水果的样品展示厅,紧接后面就是冷库,供蔬菜水果冷藏用,运输车上也都有冷藏设备。 蔬菜水果的整个流通过程基本上都是在冷藏条件下进行的,从而保证了 蔬菜水果的质量和新鲜。 水果运输成本低廉。 卡车运输是从 1910年左右开始的,到了 20年代,短途运输卡车替代了铁路货车,两种运输工具之间发生竞争和替代关系。 3040年代推广带拖车的保冷卡车,促进了卡车运输的大幅度发展,但铁路运输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60年代建成跨州高速公路 15 网后,保冷卡车直接连结产地和城市,再度推进卡车运输的发展。 90年代,水果运输量中,卡车占 90%,铁路货车占 5%。 用卡车( 18吨)从加州中部运到纽约市平均运价是冬季 2800美元和夏季 4300美元。 每公斤分别为大约 ( 合人民币 ),运输时间为 34天。 某些品种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开冷却装置保持 5℃,则运费较贵。 水果价格信息服务完善。 最初是从 1915年对路易斯安娜州产的草莓信息提供服务开始的,目前信息服务包括水果、蔬菜和干果等 100余品种,调查全国 31家产地市场和 19家车站批发市场的成交价格,通过 “市场新闻报告 ”刊物公开发表,所有人都可以免费获得各个市场的报告。 通过产地市场交易的水果进入车站市场,其交易价格是由两个市场的坐商之间谈判后决定。 而超级市场从产地市场直接采购水果的价格,则是超市经营者与产 地市场的生产者或其他出货者谈判决定。 日本水果流通体系 日本水果流通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生产者将水果产品集中送到农协,由农协统一送到批发市场销售,这部分占整个流通的 50%;二是在产地直接销给一些中间商或零售商;三是通过产地市场销出去;四是生产者直接运到批发市场销售。 批发市场内的流通组织。 批发商。 批发商需要经过严格的资格认证(如资产在 500O万日元以上;企业未曾破产;遵守政府法令;有专门的知识),经农林水产大臣批准方可入场经营,每年度末要递交自己的资产情况表,经市场检查官核实审查后,可继续经 营。 通常一个市场内有 1- 3个批发商。 批发商接受生产者委托进行销售。 生产者与批发商是无条件委托关系,一般不能拒绝委托。 中间批发商。 中间批发商需要得到市场开办者的许可(申请者未曾破过产; 3年以上未触犯法律和受过罚款处分;曾被取消中间商资格的须经 3年以上;不得同时担任批发商),在市场内有自己的门店,向市场开办者交纳场租费而不交管理费。 他们从批发商手中购进货物,然后销售给零售商或大的消费团体。 买卖参加者。 买卖参加者大多是有一定规模的零售组织、贩运商、大的消费团体等,他们在批发 16 市场内没有自己的门店,但可以参加批发商 组织的拍卖活动,也可以从中间批发商手中进货。 批发市场的交易方法。 拍卖是日本批发市场内最具特色的交易方法。 绝大部分水果产品由批发商通过组织拍卖销售给中间批发商或其他买卖参加者,为了保证拍卖的顺利进行,原则上批发商不能贩卖市场以外的商品;同时,在批发市场营业的中间批发商,原则上不能从批发商以外的个人或组织进货。 拍卖过程紧张有序。 一般每天半夜开始,中间批发商和买卖参加者进入市场看样,拍卖时间在早晨 6: 30,市场内同时进行各种产品的拍卖,拍卖员事先将产品的产地、规格、数量等简单记录在小黑板上,从起价开叫,最后以竞 买者出的最高价成交,依次将小黑板上记录的商品全部售出。 一些未销完的产品可通过竞买者间的议价销售出去。 拍卖员都是经过专业训练并具有拍卖资格的人员。 中间商及买卖参加者也都具有一定经验。 日本水果产品的价格是在批发市场内通过拍卖的形式迅速形成。 其价格形成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来自农林水产省情报中心发布的全国价格行情;二是报纸、电视等宣传媒介报道的价格资料;三是根据本市场当时上市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等。 拍卖形成的价格成为同类商品价格的重要参数,同时影响到其他销售环节、销售渠道商品交易的进行。 日本政府规定批发商必须 在商品售出后第 2天将货款结算付给生产者,中间批发商与批发商必须在 3- 7d内结算货款。 市场的内部管理体制。 市场内部管理可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市场内各个流通组织内的管理,包括各个批发商对拍卖员、理货员、价格分析人员等方面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各中间批发商的组织与管理。 二是市场开办者对整个批发市场的组织管理。 产品的标准化。 日本的水果产品在生产地由农协组织对产品进行集中、分级和包装后,统一运送到各批发市场或零售店,因此,在批发市场和零售店内,很少有用秤计量的。 为商品在批发市场内进行拍卖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70年代初 随着《批发市场法》的颁布,政府第一次制订了标准化规划,由于标准定的较具体,各地产品规格和品种各不相同,因而使规划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90年代初对此规划又进行了修改,规定标准化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质量;二是大小;三是重量;四是包装。 信息采集和传递。 商品购销信息的采集主要在市场内进行。 依据 17 不同农产品的产地、规格等分别采集相关数据。 各地农协在各大批发市场内都设有办事处,将市场内的购销信息及时传递给生产者和农协内部。 另外,日本农林水产省或地方政府在市场内设有信息采集处,保证所采集信息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并提供给 政府作为分析决策的依据。 政府还设有 “全国鲜活食品流通情报中心 ”,每天将来自全国各地主要批发市场的市场信息集中起来,提供给用户使用。 政府对批发市场的扶持。 水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在日本作为一项重大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对市场建设及重要设施改善给予必要的扶持。 政府在实施批发市场整顿的基本方针时,努力做到加强 “批发市场流通高度事业 ”和 “批发市场职能高度化事业 ”等投资项目,并通过农业渔业金融公库以低利息贷款的形式,每年投入大量资金。 中央批发市场建设,政府补助约占总投资的 2/ 5,其他资金通过发行地方债券、银行贷款等 渠道解决。 地方批发市场建设,政府补助 1/ 3,地方政府补助 1/ 3,政府补助金不需要市场偿还,对市场建设所需的土地、贷款利率、期限以及税收等方面都给予优惠条件。 政府与生产者、农协的关系。 对于多数农产品生产者甚至农民合作组织来说,由于其经营规模和实力所限,希望能有一条安全、经济的途径实现从产品向商品的转换。 日本的农协和批发市场为生产都解决了这一难题。 通常情况下,生产者加入农协后,可将生产出的水果产品无条件地委托农协;农协将产品进行集中、分等定级、加工包装,再交给批发市场进行拍卖。 生产者、农协和批发商之间建立 在高度依赖的基础之上。 因此批发商代表的是生产者和农协的利益,市场的建立和运行为生产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英国水果流通体系 欧州各国的食品市场是随着城市的形成而确立的。 早在 1213世纪,伦敦和巴黎就建立了食品市场,到 1516世纪,逐渐分化为零售业和个体批发商,开始发挥批发市场的功能。 英国的水果流通体系传统上是以批发市场为主的。 但是, 20世纪7080年代,超市崛起后,确立了配送中心体系。 超市在城市郊区建立货物集中、配送中心,将产地批发商从生产者那里采购的货物集中起来 ,然后分级、包装后送往各连锁零售店。 这一体系确立后,批发 18 市场批发量的增长开始递减, 90年代初批发量也开始减少,出现批发市场衰退现象。 英国农场生产的农产品通过产地批发商、农协或生产者集团直接运到第一批发市场,进行委托销售。 第一批发市场里有众多的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和进口商社,他们各自在批发市场中拥有店铺、货物堆放处、仓库和办公室。 一级批发商接收从产地运来的货物,堆放在仓库。 翌晨,在交易开始前将货物陈列在店铺前,准时开始买卖交易。 交易中,卖方是一级批发商,买方是二级批发商、这个城市的零售商和从事食品 行业的人员。 也有允许一般消费者进入批发市场参加交易的市场。 买方可以自由地从多家卖方中选择最合适的,与其进行协商、决定价格,所以同一商品的价格因卖方和交易量的不同而有差别。 一级批发商从成交金额中扣除手续费后,将余额交给生产者。 手续费的比率不受政府和市场开设者的限制,是由生产者和一级批发商进行交涉后决定,因此各批发商之间以及随着需求状况的变化,手续费水平也不尽相同。 例如伦敦新考艾特花园市场水果的手续费是79%,部分批发商是固定收费。 生产者可以自由地选择最合适、最有利的批发商。 在第一批发市场 形成的交易价便是批发价格,这是英国传统批发市场流通的基本形态。 第一批发市场中有众多的卖方和买方,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进行交易。 过去曾经有通过拍卖方式进行交易的,目前在全国的市场中不再存在。 韩国水果流通体系 韩国的水果流通体系和我国的情况非常类似。 1983年至 1993年间,以小农为中心的农业生产逐渐发生变化,随着城市化和农产品消费高级化的发展,地域自给型的农业逐渐向远距离市场输送型的商品生产的农业转换。 主要是面积和单产的增加,水果的生产量也逐渐增加。 由此,国民人均水果 消费量也从 加到。 但是,主要由于财政的原因,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被推迟了。 因此,除一部分批发市场外,大部分农产品市场仍然沿用前现代化的 19 传统方法,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仍在进行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商人在传统的流通体系下进行水果的买卖,流通体系的改革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 韩国从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出发, 1976年在国会对原有法律进行修改,通过了《关于农水产品流通及其价格安定的法律》。 根据该法,废除了 1城市 1市场的原则和强制上市制度,强化农水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和集货调整 业务,以及农水产品价格安定基金的扩充运用,完善农水产品流通机构等措施开始实施。 目前在韩国,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