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化工工程公司高技能一线工人职业生涯规划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展规划与当前所处的环境以及可能获得的资源是否匹配。 2. 公司推行自我评价主要采取如下两种方式: (1) 心理测验:帮助员工确定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兴趣。 (2) 自我评估练 习:帮助员工确认自己喜欢在哪一种类型的环境下从事工作。 (模板见 附录 3) 3. 员工与公司的责任: (1) 员工的责任:根据自己当前的技能或兴趣与期望的工作之间存在的差距确定改善机会和改善需求。 (2) 公司的责任:提供评价信息,判断员工的优势、劣势、兴趣与价值观。 第十九条 进行现实审查 1. 目的:帮助员工了解自身规划与公司潜在的晋升机会、横向流动等规划是否相符合,以及公司对其技能、知识所做出的评价等信息。 2. 现实审查中信息传递的方式: (1) 由员工的主管人员将信息提供作为绩效 评价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员工进行沟通。 (2) 主管人员与员工举行专门的绩效评价与职业开发讨论,对员工的职业 兴趣、优势以及可能参与的开发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流。 (3) 所有的交流信息均应记载在员工职业发展档案中。 3. 员工与公司的责任: (1) 员工的责任:确定哪些需求具有开发的现实性。 (2) 公司的责任:就绩效评价结果以及员工与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相匹配之处同员工进行沟通。 第二十条 确定职业发展目标 1. 目的:帮助员工确定短期与长期职业目标。 这些目标与员工的期望职位、应用技能水平、工作设定、技能获得等其他方面紧密联系。 2. 目标设定的方式:员工与上级 主管针对目标进行讨论,并记录于员工的职业发展档案。 3. 员工与公司的责任: (1) 员工的责任:确定目标和判断目标进展状况的方法。 (2) 公司的责任:确保目标是具体的、 具有前瞻性 的、可以实现的 , 并帮助员工达成目标。 第二十一条 制定行动规划 1. 目的:帮助员工决定如何才能达成自己的短期与长期的职业生涯目标。 2. 规划方案 的 内容 :主要取决于员工开发的需求以及开发的目标,可采用安排员工参加培训课程和研讨会、获得更多的评价、获得新的工作经验等方式。 3. 员工与公司的责任: (1) 员工的责任:制定达成目标的步骤及时间表。 (2) 公司的责任:确定员工在达成目标时所需要的 资源,其中包括课程、工作经验以及关系等。 第四章 职业发展通道 第二十二条 根 据公司各 工种 工作性质的不同,设立 三 个职系。 即: 施工管理、技能专家、 质量管理 ,使从事不同岗位工作的员工均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发展通道。 1. 施工管理 系:适用于公司 现场施工管理 的员工。 2. 技能专家 系:适用于公司 具有丰富经验的主要技术工种的 的员工 3. 质量管理 系:适用于公司 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对施工质量管理有独到见解 的员工。 第二十三条 在每个职系内设置不同的职级和职档,使从事不同岗位工作的员工均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途径。 第二十四条 考虑公司发展需要、员工个人实际情况及职业兴趣,员工在不同通道之间有转换机会,但转换必须符合各职系相应 工种 任职条件,并按公司相关制度执行。 第二十五条 在员工进行 工种转换时,给予三个月的试用期限,试用期满合格时参加新工种的技能等级鉴定 ,否则不能进行 工种 转换。 第二十六条 确定新入职员工 发展规划职系 公司新进高职院校毕业生见习期满后,所在单位对其进行第一次评估, 高精尖技能工人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高技能工人 东北炼化技能专家 技能专家晋升 中油技能专家 班长 承包队长 施工经理 高级技师 技师 中级工 高级工 施工管理晋升 技能等级 质量检查员 质量管理 晋升 初步确定 发展规划 职系,并报人力资源部审核。 转正后 根据其绩效表现 和评估结果正式确定发展规划职系 ,经讨论决定后,将讨论结果通知本人。 第二十七条 员工在各职系的发展通道内应能上能下,保证公平竞 争。 同一职系内不同档级的升降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决定,经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或者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第二十八条 晋级条件(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 需担任本系列低一级职务,或其他系列同级职务满一年以上; (二) 年度考核成绩为“优”或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为“良”。 第二十九条 降级条件 年度考核成绩为“差”或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为“合格”。 第三十条 各 单位 对本 单位 人员的 晋升 资格和业绩进行动态管理,当人员的资格和业绩符合晋升条件时,填写《员工晋升申请表》(见附录 4) 第三十一条 职档的晋升一般只能晋升一级,特殊情况的越级晋升需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会同当事人所 在 单位 对其业绩进行详细总结审核,确需越级晋升的提 交 公司主管领导 审批。 第五章 员工开发措施 第三十二条 为 了帮助员工为未来工作做好准备,公司采取各种活动对员工进行开发。 第三十三条 员工开发主要通过 三 种方法实现:培训、绩效管理、工作实践。 第三十四条 培训 1. 包括专门为员工设计的 内部培训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