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饮食与营养学研究活动安排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 一周社区餐厅(食堂)食谱调查( 2) 收集日常季节性食物相关资料 第二周 校内交流学生的调查问卷表 一周个人食谱调查( 4) 一周社区餐厅(食堂)食谱调查( 3) 收集和日常饮食(涉及面宽泛)有关的营养知识; 第三周 对三、四月份的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 整理、汇报、上传相关调查表格与统计结果,网上交流与学习 第四周 4 月 27 日下午 3: 30 至 4: 30 学生在线会议:网上交流、讨论 4 月份各地家庭一般饮食习惯的差别; 4 月 29 日,召开协作学校指导教师在线会议,讨论总结第一阶段活动实施情况,落实第二 阶段具体活动。 20xx 五月 第一周 教师布置五六月份学习主题:地方特色饮食与文化内涵调查(含八大菜系及地方、民族特色小吃等文化特色调查) 学生讨论制定出本月活动的调查计划(由学生来完成); 调查地方特色菜的种类、制作方法; 第二周 教师针对“小吃”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培训(主要对小吃的范围进行界定),布置任务:调查本地特色小吃的种类,制作方法; 第三周 根据所调查的资料学习亲自动手制作一至两种本地特色小吃,得出体验报告;并整理、上传到网 络平台供协作学校交流及相互评价; 第四周 一周个人食谱调查及网上交流( 5) 根据协作学校在网络平台上所介绍的当地特色小吃的制作方法,学习动手制作一种外地特色小吃; 5 月 27 日在线会议:讨论暑期活动安排及专题网站的建设。 20xx 六月 第一周 教师布置本月任务:地方饮食文化内涵调查 学生分工多渠道了解本地特色小吃相关传说、轶闻、起源等有关文化特性; 第二周 学生分工多途径了解地方特色菜的起源、相关传说、轶闻等(每一特色菜了解其相关 信息可以通过两至三种途径去了解) 调查本地传统佳肴的种类及其文化特征; 校内学生分享各自所收集的资料,并进一步对资料进行丰富; 第三周 收集多个本地节假日的菜谱,分析传统佳肴及地方特色菜所占例; 对本月记录进行整理、上传、相互评价并及时反馈; 第四周 一周个人食谱调查及网上交流( 6) 6 月 17 日召开网络在线会议,总结五六月份课题实施情况;讨论暑期活动及夏令营的落实等相关问题。 学生分组制定暑假活动计划 6 月 24 日下午 5: 00 至 6: 30,学生在线交流本阶段学习成果;布置暑假学生活动任务; 20xx 七月 第一周 视情况,准备开展由实验学校自办的“夏令营活动” 报名与组织 第二周 学生在家中由家长指导,制作“家乡特色菜”,写出制作过程和体验汇报; 第三周 开展《饮食与营养夏令营( 1)》活动: 洋快餐的考查:调查、了解本地洋快餐店的种类、数量、规模等(包括西饼屋);同时了解各店洋快餐的种类等;调查洋快餐及传统饮食在他们日常饮食中所占比例; 专家访谈:采访营养专家,了解洋快餐与本地传统饮食营 养价的不同; 地方饮食名店的参观考查 美食讲座:美食与营养 动手制作“地方特色菜” 第四周 一周个人食谱调查及网上交流( 7) 学生对本月记录进行整理、上传、相互评价并及时反馈;学生对本校的夏令营活动写出总结汇报,上传到网络平台,与协作学校同学交流; 7 月 29 日下午 3: 304: 30 指导教师针对本月活动进行在线会议,得出活动感想及经验;讨论八月份活动内容; 注:暑假期间,教师解答学生问题及学生交流协作的方法如下: 网络学习平台 ISNET《饮食与营养》论坛开放, 供学生提问题; 暑假里每周三、周日(夏令营时间除外)下午 3: 30 至 4: 30 进行师生在线交流,教师统一指导(各协作学校指导教师在上述时间必须至少有一位教师在线,在线交流网址另行通知); 暑假里,学生也可以与指导教师之间进行。中国人的饮食与营养学研究活动安排表(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