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先进制造业技术指南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耐高温、耐盐聚合物驱油剂研发制造技术; (2)钻井液用化学品研发制造技术; (3)高效清防蜡剂和降凝降粘剂研发制造技术; (4)高稳原油破乳剂研发制造技术; (5)采油和炼油缓蚀剂研发制造技术。 天然气化工相关技术 上海是资源依赖型城市,西气东输工程竣工后,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可以大大优化化工原料结构。 (1)天然气制合成气技术; (2)天然气制乙烯及其衍生物技术; (3)天然气制液体燃料和芳烃技术。 工程塑料及合金技术 随着高分 子材料改性与合金技术的发展,通用塑料工程化、工程塑料合金化及高性能工程塑料产业化成为发展潮流。 (1)通用塑料( PP、 PE、 ABS、 PS、 PVC 等)的改性技术 (2)氟塑料成形加工技术 (3)交联聚乙烯材料和电器用合成树脂材料研发制造技术 (4)PA11 塑料、 PC 塑料、通信和电力电缆及油气输送用聚烯烃管材生产技术及设备 (5)通过纳米技术改性制备具有性能突变的高分子材料; (6)高刚性、高韧性、低成本的聚合物合金材料研发制造技术; (7)低成本、耐酸碱、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研发制造技术; (8)阻燃材料研发制 造技术。 新型纤维材料技术 19 纤维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在纺织、航空、汽车、信息、建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近期将重点发展: (1)用新型成纤聚合物制备功能性纤维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技术; (2)高性能纤维合成技术; (3)新型成纤聚合物的产业化技术; (4)天然纤维的高性能化及新型天然纤维的产业化技术; (5)环保及可生物降解型纤维生产技术; (6)复合超细短纤维及产品生产技术。 重要产业用纺织品生产技术 随着产业用纺织品的种类迅速增加,其耗用纤维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1)汽车配 套用纺织材料(汽车轮胎帘子布、气囊、内饰材料、新型蓬盖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车用非织造布和新型涂附磨具材料等); (2)过滤材料生产技术(高效过滤材料和阻燃、抗静电、耐高温型高性能过滤材料); (3)医疗卫生用功能性、舒适性防护材料生产技术; (4)新型建材(水泥阻裂纤维,结构性加固修复材料)生产技术; (5)农用纺织品生产技术。 大型合成橡胶及橡塑弹性体新工艺、新产品 充分应用高新技术在橡胶工业已取得的成果,重点发展: (1)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研发制造技术; (2)有机硅橡胶、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等特 种橡胶批量生产技术; (3)子午线轮胎制造材料以及技术。 新型聚氨酯系列配套材料生产技术 开发新型聚氨酯系列配套材料生产技术,促进聚氨酯材料向应用和环保方向发展。 (二 )精细化工 生物化工技术 生物化工技术是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结合的产物。 现代生物化工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传统化工产业提升,而且也符合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绿色化学的要求,代表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 20 (1)生物催化剂技术及产品 1) 酶催化的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 2) 高效酶催化剂新品种和新用途; 3) 新型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及反应器; 4) 生物手性化学品的合成技术; 5) 生物法合成多肽类物质技术; 6) 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糖类合成技术; 7) 可降解生物材料合成技术。 (2)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及产品 1) 微生物发酵生产新产品技术; 2) 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型反应器; 3) 新功能的微生物的选育方法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新方法; 4) 传统发酵产品的技术改造和生产新工艺等; 5) 重大发酵产品中可提高资源利用度, 6) 减少排污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3)天然物中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1) 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新技术; 2) 天然产 物有效成份的化学改性及深加工新技术; 3) 天然产物中分离高附加值新产品技术。 新型催化技术 催化技术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共性技术之一。 60%以上的化学品、 90%的化学合成工艺均与催化剂的使用有着直接关系。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化工深加工对新型催化技术的要求将更加迫切。 (1)精细化工催化技术; (2)碳一化工催化技术; (3)高分子聚合物催化技术以及生物催化技术; (4)纳米催化技术; (5)光催化技术; (6)电催化技术; (7)膜催化技术; (8)等离子催化技术; (9)催化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 技术,包括贵金属和有毒害元素的替代技术。 21 新分离技术 分离是化工生产过程中获得高质量,高纯度化工产品的重要手段。 当前分离技术主要是向降低设备投资高,减小分离能耗,提高分离效率,增加分离的纯度方向发展。 (1)膜分离技术; (2)分子蒸馏技术; (3)催化精馏技术; (4)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5)高效结晶技术以及开发新型吸附分离技术; (6)生物分离技术; (7)化工生产中有毒物质的分离回收技术。 膜材料技术 膜材料及组件在能源、电子、石化、轻工、医药、环保、海水淡化和有色金属工业等领域均起着 重要作用。 (1)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及成套装置技术; (2)均相系列荷电膜及装备技术; (3)聚烯烃类微滤膜及应用; (4)纳米结构敏感膜; (5)液体脱气膜、装置及应用技术; (6)氯碱用膜材料生产技术。 新型电子信息化学品相关生产技术 电子信息化学品是一类加工精细、技术含量高,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的化学品的总称。 其技术发展重点是: (1)高分辨率光刻胶研发生产技术; (2)印制电路板( PCB)加工用化学品生产技术; (3)超净高纯试剂及特种电子气体生产技术; (4)高档封装材料生产技术; (5)彩色 液晶显示器用化学品生产技术。 新型煤化工生产技术 发展新型煤化工技术、建设新型煤化工产业对保证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超细煤直接催化加氢生产液体燃料的关键创新技术; (2)煤干馏及煤焦油生产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新技术; (3)新型煤气化净化剂(催化剂); 22 (4)合成气制含氧化合物及烃类化合物新工艺技术。 新型农用化工产品生产技术 农用化工产品是农业稳产增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开发高效、低残留、无公害农用化工产品是新型农用化工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 (1)直播田、抛秧田用除草剂及玉米、大豆、油菜等旱田用除草剂生产技术; (2)取代高毒有机磷的新型杀虫剂、新型杀菌剂生产技术; (3)吡啶,氯氟化吡啶等系列农药中间体生产技术; (4)系列高浓度复混肥、专用肥生产技术; (5)大氮肥增产节能改造技术; (6)优质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工业化技术; (7)低品位磷矿石综合利用工业化技术和提高化肥利用率技术等。 专用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专用精细化学品产品品种复杂,范围广,产业关联度大,具有卓越的功能性和突出的专用性,是化学工业最具活力的新领域之一。 重点发展科技含量 高、产业关联度大和经济拉动效应明显的精细化学品。 (1)环境友好的新型水处理剂生产技术; (2)新型造纸专用化学品生产技术; (3)新型表面活性剂研发生产技术; (4)高性能、水性化、功能涂料生产技术; (5)新型感光材料研发生产技术; (6)新型油墨研发生产技术; (7)新型染料生产技术; (8)油品添加剂、特种粘合剂生产技术。 三、精品钢材 钢铁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物资,其生产和消费集中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高强度和长寿命是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研究热点,也是当今世界钢铁材料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一代钢铁材 料具有三个特征:一是超细晶化,达到微米级组织;二是高洁净化,达到经济洁净度;三是高均匀化,消除宏观偏析(中心偏析)。 (一)炼铁技术 23 直接熔融还原炼铁技术 近年来钢铁工业的发展受到焦炭资源与环境等的严峻挑战,因此,都把直接熔融还原炼铁技术作为发展重点。 (1)COREX 炼铁技术; (2)FINEX 炼铁技术等。 高炉富氧喷煤技术 高炉喷煤已成为高炉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喷煤技术的发展目标是大幅度提高喷煤量,大幅度降低焦比。 (1)高炉冷却及水质稳定技术; (2)新型高炉冷却器设计和制造技术; (3)优质 碳砖生产技术; (4)高炉喷补技术; (5)高炉精料以及炉料分布控制技术等。 (二)炼钢技术 高洁净钢生产技术 提高钢的洁净度可以明显降低薄板的表面缺陷,提高钢的内在质量及钢材的加工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1)完善铁水 “三脱 ”预处理工艺,转炉采用顶底复吹和少渣冶炼技术,实行静态和动态模型控制; (2)开发采用多功能炉外精炼技术,满足钢水深脱碳、深脱硫、脱氧、成分精确控制和夹杂物变性处理等要求; (3)优化结晶器振动技术,开发结晶器内液面控制和钢水流动控制技术、钢水的电磁搅拌技术以及凝固末端液芯轻压 下等技术,提高连铸坯表面和内在质量。 超细组织钢铁材料的热加工技术 钢铁工业正朝着 “高洁净、高均匀化、超细晶 ”的技术要求发展。 目前,高强度低合金钢( HSLA)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充分发挥 HSLA钢的优越性,合理的热加工工艺是提高 HSLA 钢性能的关键因素。 (1)控制轧制( CR)技术; (2)加速冷却( ACC)技术; (3)热机械轧制( TMCP)技术等。 Consteel 连续炼钢技术 Consteel 电炉炼钢技术具有连续加料、连续预热、连续熔化、 24 连续冶炼的特点,具有周期短、能耗低、噪声小、投资成本低等 优点,在炼钢领域里是一种具有较强生命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先进技术。 (1)连续加料技术; (2)连续熔炼技术; (3)废钢预热技术; (4)炉气综合利用技术等。 特种冶炼技术 采用真空冶炼、精炼等特种冶炼工艺,能有效控制特种金属及其合金的化学成分和气体等杂质含量,确保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1)改进真空感应炉、真空自耗炉、电渣炉等特种冶炼工艺设备技术; (2)掌握真空自耗炉超短弧控制及氦器冷却技术、电渣重熔气相保护技术; (3)优化并提高合金成分的均匀性、降低气体含量和夹杂物含量的技术,并加强微量元素对特种 金属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特种不锈钢材和高性能电工钢材料生产技术 采用抗辐射性、耐不同介质腐蚀的特种不锈钢材料,可大幅度提升核电、化肥、石化等行业的装备水平,正日益成为研发热点。 (1)解决不锈钢冶炼中脱磷的难题,采用高合金化、纯净化、高氮化冶炼技术,开发生产各类特种不锈钢材; (2)开发双相不锈钢及无镍、少镍的铬、锰、氮系列经济型不锈钢的生产技术; (3)研究高硅钢( %Si)和高磁感应强度的冷轧取向硅钢片的生产技术,试制生产高性能电工钢材料。 氧化物冶金技术 氧化物冶金技术的实用化研发是当前 炼钢技术发展的重点,正在一步步走向实用化。 (1)脱氧技术(脱氧元素的种类、添加顺序、添加时间、添加前的钢水成分、温度、镇静时间); (2)铸造技术(铸造方法、温度、凝固速度、冷却速度、钢水的流动性、偏析和裂纹等冶金缺陷的防止条件); (3)凝固后的加工处理技术(冷却速度、温度变化、加工条件)。 高效连铸技术 25 连铸技术是钢铁企业实现优化生产流程的关键技术。 在高质量的基础上,以高拉速为核心,实现高连浇率、高作业率。 (1)电磁连铸技术; (2)接近凝固温度、高均质、高等轴晶比的优化浇铸技术; (3)全数字 化控制技术; (4)薄板坯连铸、薄带连铸技术等。 冶金综合自动化技术 (1)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1) 焦炉燃烧过程控制技术; 2) 高炉过程自动化系统; 3) 转炉炼钢过程自动化系统; 4) 电炉炼钢过程自动化系统; 5) 精炼过程自动化系统; 6) 连铸过程自动化系统等。 (2)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 1) 冶金行业信息网络建设; 2) 企业管控一体化系统( CIMS); 3) 企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 4) 企业数据库系统; 5) 企业信息管理软件包等。 (3)控制系统智能化技术 1) 加热炉模糊控制与 热风炉燃烧智能控制系统; 2) 连铸浇注计划调度智能系统; 3) 连铸结晶器液位模糊控制及拉漏神经网络预报系统; 4) 连铸坯打印识别及质量判断专家系统; 5) 带钢层流冷却模糊控制技术等。 (三)轧制技术 尺寸精确、板形平整、通板的机械性能均匀、表面缺陷与粗糙度可控是提高金属带材,尤其是精密冷轧带材质量的关键。 (1)完善紊流酸洗与酸轧联合技术,形成独具特色的板形控制技术,全面提升金属带材和轧制精度和板形质量; (2)采用轧辊毛化技术和织构优化技术,生产表面无缺陷或粗糙度可控的轿车面板、冷轧高强度深冲薄板 ; 26 (3)采用激光拼焊技术,开发轿车用异钢种、不等厚冷轧钢板。 (四)热处理技术 热机械控制加工与热处理技术 热机械控制加。上海先进制造业技术指南手册(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