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紫文食品ssop卫生标准操作规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包装材料及区域间的交叉及二次污染。 1 培训: 对员工进行定期的不同层次的良好卫生操 作规范的培训,使其了解卫生操作要求及规定,培训情况要记录在《 培训记录》上。 要求员工正确理解交叉污染存在普遍性、危害性和复杂性。 2 人员污染: 所有员工应遵守 ZWSSOP20xx07 之规定。 员工在接触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之前都需要保持手的洁净。 工作中在处理废弃物、接触地面或其他污染物后,在接触产品之前必须清洗和消毒手和手套。 人员实行定岗管理,不得串 岗。 3 器具、设备及包装材料的污染: 食品的接触器具的使用 实行专工序 专用,原料箱 (塑料桶) 、半成品箱 (塑料框) 、废弃物 箱 (垃圾篓) 等要专箱专用。 食品接触的器具、设备表面被废水、污物等污染时或碰到了地面及其它不卫生的物品时,必须立即清洗和消毒。 用于制造、加工、包装等设施与器具使用前应确认其已被清洁消毒。 已清洗过的设备和工器具应避免再受污染,食物容器必须放置在离地面 15 厘米以上。 外包装材料不允许直接接触地面,应放置在垫板上。 4 原料和废弃物的污染: 低 洁 净级别 区的原料处理无论如何不得在高 洁净级别 区处理。 废弃物的容器必须有盖,且标识清晰,远离产品区域。 未加工的原料和已加工的成品必须分开存放。 严格区分和标记原料、成品的不合格品和合格品。 5 参考资料: ZWSSOP20xx02 、 ZW SSOP20xx07 、 员工培训计划。 6 记录: 《 培训记录》 、 《 签到表 》。 洗手消毒 ( A) 和卫生间 ( B) 设施的维护 ZWSSOP20xx04 A 目的:保证员工能有效的、充分的进行洗手消毒。 设施配置: 在加工车间的入口处设 有完善的洗手消毒设施 , 洗手液、 84 消毒液 (浓度 50ppm) 、浸泡时间 ( 30 秒) 、更换频次 (每天更换 二次 ) ,以便于所有人进入加工车间时都可以使用。 在加工车间入口的洗手消毒处设有标牌,明示洗手消毒流程 :浸润 洗手液洗手 洗清 消毒 清洗 烘干。 在加工车间入口处设有 更鞋、更衣柜 、私人物品存放柜等。 维护: 质检员 要维护所有这些设施的完好,以及保障洗手液贮存器内的洗涤溶液的量和 消毒设施 内消毒液的量及其浓度,并记录 《消毒液配制记录》。 在生产期间, 质检员 要经常对卫生设施清洗和消毒,同时也要循环检查这些设施,以保证其卫生和设备完好、齐全。 洗手消毒设施应保持洁净。 质检员、 车间主任负责监督检查。 B 目的:保证员工能及时的进出卫生间,消除卫生间对员工的污染。 设施配置: 卫生间与加工车间是相连的,卫生间开门不得朝向加工车间。 卫生间的墙壁、地面需用瓷砖贴附,地面排水通畅。 分别设有间隔的男、女卫生间,与加工区卫生设施分开,卫生间通风良好。 设施要确保上水充足、下水通畅,卫生设备状况良好。 维护: 质检员 要 保障洗涤剂贮存器内洗涤溶液的量和 消毒设施 内消毒液的量及其浓度,并记录。 由维修部门负责使卫生间设施处于可使用的良好状态,并妥善保养。 质检员 要定期、及时的清洗卫生间内的设施,使其达到卫生标准。 员工应遵守卫生间使用制度,确保卫生间的清洁。 车间主任负责监督、检查。 参考资料: 《洗手、消毒流程》 记录: 《 每周食品 质量 安全卫生 检查记录》 《消毒液配制记录》 防止外来污染物的进入 ZW–SSOP20xx05 目的:防止外来污染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产品上而造成污染。 加工场所设施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