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济南万邦软件有限公司程序文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定下年度的 《年度 培训计划 》 (包括培训内容、对象、时间、考核方 式等内容),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各部门,并监督实施。 4. 3. 2 每次培训各相关部门应填写《 培训记录 表 》,记录培训人员、时间、地点、教师、内容及考核成绩等,培训后将有关记录、试卷或操作考核记录等交 管理 部存档。 4. 3. 3 各部门的计划外培训,应提出培训申请,经总经理批准,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5.相关文件 5. 1 各部门工作手册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5. 2 各部门《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 6.记录 6. 1《 培训记录 表 》 WBSQR- 05- 001 6. 2《年度培训计划》 WBSQR- 05- 002 6. 3《员工 培训 档案》 WBSQR- 05- 003 6. 4《培训申请表 》 WBSQR- 05- 004 六、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 l 目的 对提供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以确保其具有保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持续满足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对生产所需的 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 采购控制;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价和控制。 3 职责 管理部(采购) A)负责按公司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组织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价,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对供应商的供货业绩 定期进行评价; B) 负责对供应商的日常管理。 总经理批准《供应商选择评定记录表》。 4 程序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是指对产品的安全、环保、主要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元器件和材料,如认证实施规则中的“关键零部件清单”。 对供应商的 调查、选择、 评价 采购人员根据关键元器件的一致性控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要求,再 对供应商提供产品 的质量、价格、供货期等进行 调查 比较 并编制《供应商调查表》 ,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填写《供应商评定 表》。 在符合性的基础上,对同类的关键元器件和材 料,应尽量多选择几家合格的供应商。 经本公 司相关部门确定后,对选择和评价合格的供应商登记入《合格供应商名录 》中。 评价供应商主要针对其能力;对影响程度不同的采购产品可采用不同的评价准则;公司在评价供应商时一般可考虑以下因素: A)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后续服务、历史业绩等; B)质量保证能力; C)来自外部方面的信息(如同行的评价、相关部门的推荐、第三方认证等); D)满足法规的要求; 若涉及采购产品中有强制性认证的,还应有认证的证书和质量证明等。 对第一次供应 关键元器件 和材料 的供应商,除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外,还需经样品测试及小批量试用,测试合格才能供货: A) 新供应商根据相关要求提供少批量原料; B)交生产车间试用, 并将试用结果 反馈给供应部; C)小批量进货验证或试用不合格则取消其供货资格。 小批量试用合格的,必要时再经试用,均合格的,经总经理批准后,可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 供应商的日常管理 采购人员应对供应商的供货业绩进行进行跟踪,及时与品质部进行沟通。 品质部及时把物资检验记录反馈至采购部,并填制《采购物资检验记录》。 供应商产品如出 现严重质 量问题, 应取消其供货资格。 管理 部 采购负责人 每年对合格供应商至少进行一次跟踪复评,填写《供应商业绩评定表》, 采购人员时常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当供应商的产品变化会影响获证产品一致性时,供应部应采取相关措施,以确保该变化符合认证规定的要求。 5 相关文件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 /验证控制程序》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清单》 6 质量记录 《供应商调查 表》 WBSQR- 06- 001 《供应商评定 表》 WBSQR- 06- 002 《合格供应商名录》 WBSQR- 06- 003 《 采购计划单 》 WBSQR- 06- 004 《 采购物资检验记录 》 WBSQR- 06- 005 《供应商业绩评定表》 WBSQR- 06- 006 《 销售合同台帐 》 WBSQR- 06- 007 《 合同变更通知单 》 WBSQR- 06- 008 七、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及定期确认检验程序 l 目的 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 器件和材料进行检验或验证,以确保其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对获证产品所涉及到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 3 职责 品质 课 负责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 管理部(采购)负责对检验或验证中出现问题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处理。 4 程序 检验或验证 对获证产品生产所需购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等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送货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通知品质部检验员进行检验或验证。 检验员根据《进货物资检验标准》进 行检验或验证,并填写相应 的检验或验证记录: A) 仓库管理员根据检验或验证记录办理入库手续; B) 验证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根据本公司的检测要求,编制 《进货物资检验标准》,在此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检测项目、 检验内容、检测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对于无检测能力的项目,由供应商自行检验或验证。 对重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并且本身是生产厂家的,本公司要求其提供产品的检验标准,若是中间商的则要求提供质量保证协议、每批产品的检验记录、合格证明等文件。 定期确认 检验 定期确认检验的频次 一般情况每年进行一次,碰到下述情况时: A)当本公司在使用其产品中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时; B)当关键元器件的材料或结构发生变化等情况会影响本公司获证产品的一致性时; 可立即进行确认检验。 定期确认检验的项目 确认检验的项目一般按照该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该供应商的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确认检验。 定期确认检验由提供该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来完成,若该供应商也无法完成,则委托有能力的第三方完成。 本公司只对检测记录进行验证。 对于 供应商完成的检验,其记录应包括所涉及的产品、所覆盖的数量、检验的项目和结论及供方检验人员或授权人员的签名或盖章,否则无效。 5 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进货物资检验标准》。 《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 6 质量记录 《进货 检验记录》 WBSQR- 07- 001 《 零部件 确认检验记录》 WBSQR- 07- 002 八、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程序 l 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获证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及认证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的形成、过程的确认、产品的 防护及放行、产品使用已交付后的活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等。 3 职责 生产部负责指导车间进行生产和过程控制, 对关键工序应编制作业指导书,负责产品标识的维护和产品的防护,对 现场工作环境进行监督、检查。 品质 课 负责编制相应的工艺规程。 4 程序 过程 确认 由计划部编制年月日生产计划,经总经理审批后发送至相关部门。 关键生产工序的识别 在以下情况时,公司应对其作为关键工序予以对待:工序对最终产品的安全质量、主要性能有重大影响。 本公司生产的关键工序是 SIM卡与线路板与模块的绑定 、生产测试、成品测试等工序。 对这些过程应进行确认,证实它们的过程能力。 这些确认应包括: A) 过程鉴定,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 B)编制与之相适宜的作业指导书。 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根据公司实际,工 作环境主要包括配置适用的生产车间、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安全、洁净度等。 并根据生产作业需要,创造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 A)配置适用的厂房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入和潮湿; B)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职业卫生、安全; C)生产部及仓库对各类设施和物资实行定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D)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 E)对作业现场进行整理,保持现场卫生状况,加强卫生管理水平,防止因卫生状况差而 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提高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在产品的搬运工具、 存放场所应尽量做到防护措施后再工作。 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控制 生产 技术对关键工序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对这些参数等工艺要进行评审认可,如发生工艺变更时,应对工艺参数重新进行评定。 对这些过程的生产监控应进行记录。 对数据库应经常查看并维护,防止出现偏差。 确保软件的正常使用。 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 各部门应使用合适的生产设备,并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执行《生产设备维护保养程序》的有关规定。 过程检验 本公司的过程检验均在岗位上进行,除对过程产品质量进行 检验外,还应检查各过程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等是否与获证产品一致,在生产过程中用图样、型号、描述等方法予以标识,确保所生产的产品与获证产品的一致性。 互检 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巡回监控 生产过程中,专职检验员应对操作者的自检和互检进行监督,认真检查操作者的作业方法、使用的设备、辅具等是否正确;根据需要进行抽检,填写《工序抽检记录》,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操作者;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执行《不合 格品控制程序》。 产品包装、搬运和储存 应针对顾客及认证的要求,对获证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应包括搬运、包装 (包括装箱 )、储存。 对于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都应不影响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产品搬运的控制 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应考虑: A) 不得破坏包装,防止跌落、划伤等现象; B) 保持搬运通道畅通;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 C) 对外协单位加强搬运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防护意识,如遇到下雨天应盖上防雨工具,防止在运输途中淋湿而影响产品质量。 包装控制 A) 品质 课 负责确定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要求,根据需要编制相应的包装作业指导书。 B) 在包装过程中应注意核对产品保修卡、说明书等;保持产品外观清洁;包装后加上正确的标识, 包括认证标志的正确使用。 储存控制 A) 编制仓库管理制度,规范材料区、半成品及成品区,按照不同型号和批次做好标识,保证先入先出。 B) 仓库应对储存物品的环境及安全有明确要求,配置适当的设备 (如消防设备等 ),以保持安全适宜环境; C) 所有贮存物品应建立仓库的出入库制度和台帐,并做好定期盘点工作,保持 帐 、卡、物一致;仓管员应经常查看库存物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 相关文件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程序》 《仓库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 生产计划 》 WBSQR- 08- 001 《终端检查书》 WBSQR- 08- 002 《 出货清单 》 WBSQR- 08- 00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