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多品牌战略解析内容摘要:

科龙多品牌战略解析 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科龙多品牌战略解析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作者: 伏海波 , 访问人数: 2470前言科龙,这个一直倍受关注的家电名企,经历了阵痛和转型后,迎来了属于她的春天。 无疑,多品牌营销战略的成功运用,居功至伟。 其实,在改制之前,科龙的多品牌战略,一直处于飘摇动荡之中,许多享誉世界的跨国咨询公司比如罗兰贝格等都为此把脉,结果却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由此,科龙陷入了品牌战略选择的痛苦之中,从罗兰贝格给科龙制定的“2+X”多品牌战略到的“3单一品牌战略,再回归到现在的多品牌战略,经历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后,终于有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释然与收获。 历史,让科龙扛起多品牌的大旗在科龙的旗下,拥有科龙,容声,华宝,康拜恩等品牌,具体而言,在冰箱方面,有科龙,容声,康拜恩等品牌;空调有科龙,华宝,康拜恩等三个品牌。 以冰箱、空调等制冷家电为主业的科龙公司由此形成了一个高中低全面覆盖,较有竞争力的品牌阵营。 很多媒体到科龙采访时,都会问及她的多品牌运作。 的确,这里面有着值得玩味的故事。 因为,科龙不同于宝洁和联合利华,她是在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是历史让科龙不自觉的走上了多品牌之路,是历史,让科龙第一个扛起了多品牌运作的大旗,当然,截今为止,也是唯一的一个。 科龙的多品牌运作,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许多业内人士指出,在多品牌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分散,平均用力的问题。 的确,科龙也为之苦恼过,而且在科龙高层中一度产生过放弃多品牌战略的想法。 因此,科龙的多品牌之路,亦并非坦途。 众所周知,科龙是靠容声冰箱起家的,19 年,风雨与阳光,成就了容声在消费者心中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2 年,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具的一份调研报告中,容声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第一提及率和潜在购买用户的指标,高居行业首位。 那么,既然历史将容声这个品牌拭亮了,为什么又增加科龙呢。 这是因为,科龙公司在改制之前属于容桂镇政府,具体来讲,应该是容声电器集团,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体制。 容声商标的所有权不归属上市公司,而是镇政府。 在这个前提下,当时科龙的高层就决定发展“科龙”这个品牌。 无庸讳言,科龙既是企业的品牌,又是产品(冰箱、空调)的品牌。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科龙不自觉的将容声定位为大众型品牌,而科龙作为一个高端品牌,可以说,科龙将所有尖端前沿的技术都运用在科龙冰箱和科龙空调上了。 “科技的巨龙”,这是潘宁时代留下的财富,至今仍然享用。 因此,科龙便一直默默的承担着家电行业内技术领先的角色,也代表了中国制冷产业的发展方向。 但其企业文化中的务实与低调,让这些可以传播的资源闲置与浪费,没有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明确的定位。 华宝呢,作为中国最早的空调品牌,曾经在空调市场独占鳌头。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格力、美的、海尔等后起之秀,在空调市场上风生水起。 由于体制的羁绊,华宝逐渐失去了当年的锐气与优势。 在顺德市政府的安排下,98 年,科龙并购华宝,但华宝的所有权不属于科龙。 目录第 1 页第 2 页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而康拜恩,这个带着洋味的新品牌,涵盖了冰箱、空调和小家电等领域。 在 2002 年底推出,甫一上市,便在消费者和经销商层面掀起狂澜。 这个针对中低端市场的品牌,已经在市场上攻城掠池,极具威慑力。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康拜恩冰箱已经串升至行业第五位。 业内人士认为,康拜恩是中国家电行业价格战的产物,亦是科龙成本领先优势的集中体现。 由是观之,科龙多品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非开始时的选择。 是历史让科龙第一个扛起了多品牌运作的大旗。 科龙多品牌战略,在历史的阵痛中分娩科龙的多品牌战略,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彷徨与迷茫,有人说,科龙的多品牌战略是在历史的阵痛中分娩出来的。 这其中交织着科龙不同时代的变迁和高层迭换带来的迷茫。 众所周知,科龙电器的发展是以“容声”品牌的发展壮大为基础的。 “容声”是原容奇广播器材厂的品牌,寓意为“容奇之声”。 改为容奇电饭锅厂后,“容声”商标成为“容声”小家电产品的商标。 商标所有权归其所有。 1983 年,容奇镇政府成立冰箱试制组,开始生产冰箱,沿用“容声”商标。 1984 年,广东顺德珠江冰箱厂成立后,容声电冰箱的销量迅速增长, “容声容声,质量取胜 ”广告语深入人心,容声品牌知名度急剧提高。 1991 年至 1998 年,容声冰箱连续八年保持产销量全国第一,成为科龙电器的主要利润来源。 99 年 1 月,容声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据悉,在科龙品牌刚推出的几年中, “科龙”品牌未能达到所期望的形象和知名度。 随着“科龙”企业形象的上升,“科龙空调”的销量出现转机,并逐渐成为空调业的强势品牌。 1999 年,科龙集团推出科龙牌冰箱,以抢占高档冰箱的市场份额。 科龙电器以“科龙”品牌改变了品牌不能独有的状态,树立品牌高档形象,建立和保护自有的品牌资产,为其参与国际竞争做出了准备。 99 年 12 月,科龙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华宝空调”是 1998 年新加盟科龙的品牌。 该品牌在空调市场经营多年,有着很好的市场基础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其专业制冷形象使其仍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上述一切让科龙的高层左右为难。 在王国端时期,当时他聘任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罗兰贝格,给沉疴已久的科龙作诊断咨询。 罗兰贝格基本的思路是“2+X”的多品牌发展战略,这是科龙在历史上第一次对品牌从战略上给予明晰的定义。 什么是“2+X”呢。 根据罗兰贝格的建议,科龙的品牌战略以科龙、容声品牌为主,科龙作为高档品牌,而容声定位为大众性品牌。 应该说,这是科龙人能够接受的品牌战略。 但历史的步伐总是迂回曲折的。 当徐铁峰接过科龙的权杖时,他确定的是“3单一品牌战略,也就是做一个从“科龙、容声、华宝科龙、容声科龙”的品牌减法。 其实,这样一个决策多少带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和对市场的漠视。 一直以来,科龙是战略性品牌,而容声才是盈利性品牌,华宝作为策略性品牌。 如果说,让华宝品牌弱者愈弱,笔者认为,这或许可以理解。 但是,让容声这个拥有 18 年历史的品牌,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这是科龙人和 2000 万消费者(容声的老用户)不能答应的,而科龙的现状也不允许。 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科龙人对容声品牌的感情,可以用这样一句在科龙内部流传至今的话来表达:“谁让容声品牌受到损害,谁就是科龙的罪人”。 如果说华宝品牌的渐弱,容声品牌的逐渐老化在改制之前的科龙已成为事实的话,那么,徐的品牌递减策略是这一硬伤最大的内因之一。 让科龙真正回归到多品牌战略,认识且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是在科龙体制转型后。 以顾雏军为首的新管理层入驻科龙,首先确定的六大战略中,将多品牌战略纳入其中。 科龙第一次真正运用多品牌战略征战市场,并卓有成效。 科龙的多品牌战略,便是在历史的不断反复和迂回中演绎。 这中间有面对多品牌在管理上的困惑,有过在实施单一品牌战略时留下的遗憾。 正像前言里所说,是在历尽了孤独后,迎来了鲜花的芬芳与美好。 科龙迎来多品牌战略的春天从理论上讲,实施多品牌战略,能够三个方面赢得主动。 首先是对总体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其次,可以加强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细分市场的针对性,从而形成稳固的品牌忠诚度和新的竞争壁垒;第三,增强竞争的灵活性和对竞争对手的反应能力,抵御风险。 这样可以增强科龙对衰老/衰败品牌处置的灵活性,提高对不同竞争对手的针对性。 但是,一直被多品牌所困惑的科龙,只是在转制后,科龙才迎来多品牌发展战略的春天。 转制后,新的管理层将多品牌战略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 科龙的高层认为,在家电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多品牌不但不会对科龙形成羁绊,反而会成为科龙主动出击,赢得胜利的武器。 从历史沿革划分,现有的科龙品牌阵营可分为两个,一个是传统品牌,即科龙、容声、华宝;另一个是康拜恩。 之所以说科龙迎来多品牌的春天,是品牌差异化策略的成功运用。 首先是科龙品牌,科龙是一个高端品牌,但一直以来没有很好的确立她的高端品牌地位。 从 2002 年的春天开始,分立多循环冰箱技术在科龙冰箱上的运用,以及科龙双高效空调的面世,赋予科龙高科技和高品质的品牌内涵。 而将科龙的竞争对手指向世界著名品牌西门子,使这个品牌在定位上彻底完成了向高端的升华。 其次是容声品牌。 作为大众性的品牌,容声无疑具备了强大的产品阵容,产品线的长度和宽度在业界均为首屈一指。 但是,容声品牌消费者的年龄层次过大,价格敏感度较强这一特征,使其陷入了品牌力有所下滑的境地。 如何恢复容声的品牌活力,焕发其青春,无疑是科龙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提升容声的品牌价值,从市场表现来看,则需要提升其电脑冰箱的市场份额。 在中国冰箱市场上,更多的是机械冰箱,电脑冰箱远没有普及,电脑冰箱的市场份额被洋品牌占据。 而被誉为“电脑冰箱之父”的科龙,无论从技术、规模乃至实力上都具备了普及电脑冰箱的条件。 这是提升容声冰箱的最好途径,科龙新的管理层显然已经看到这点。 2002 年 6 月 28 日,科龙在广州中国大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一场名为“中国电脑冰箱的普及运动”拉开帷幕,容声电脑冰箱全线降价,幅度高达千元之巨。 给一向以稳健自居的冰箱业撕开了一道价格的缺口。 容声,从此占据了国内电脑冰箱市场份额的 40%,这个一度陷入中低档境地的大众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了中高档品牌。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产业部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经济运行司、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等四家权威机构共同组成的“20012005年中国城市家电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出具的报告表明,科龙(容声)在冰箱品牌的“第一提及率”、“知名度”、“市场占有率”、“未来五年内家庭预期购买率“等四项指标中,科龙(容声)均居第一位。 华宝品牌,这个中国空调行业的元老,在 2002 年开始焕发出青春。 由于各种因素,华宝不可能与美的、格力等全国性的强势品牌比肩,但在华南、华东这些空调市场的重镇,华宝的市场占有率却高居前列。 定位为区域性品牌,不仅符合现实的客观情形,使有限的资源效益最大化;同时,“一线品牌,三线价格”的价位,成功的担负起让科龙空调这个一线品牌健康成长的重任。 有人说,科龙空调能够在 2002、2003 年连续居于行业三甲,华宝功不可灭。 那么,康拜恩呢,科龙品牌阵营里的老幺,不到半年的时间,迅速成长为业内的知名品牌,且没有投入一分钱的广告费用。 据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表明,2003 年,康拜恩空调的销量可以和一些二线品牌比肩;而康拜恩冰箱,在冰箱业的排行榜上,仅仅次于 行业第五位。 毋庸置疑,科龙空调能够在 2003 年冷冻年度稳居三甲;科龙(容声)冰箱能够重回第一的宝座;康拜恩功不可灭。 因为,康拜恩已经占据了科龙总销量的 1/3 强。 短短半年时间,康拜恩何以迅速成长为业界的一匹黑马呢。 顺应趋势。 家电业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在大中型城市等一级市场已经出现了饱和,空调行业虽然是家电行业中增长最快的,但是,在一级市场里,格力、美的、科龙、下等扎堆在一起,形成了十分残酷的竞争局面。 而二三级市场空间很大,却被一些三线品牌和杂牌占据,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不成熟,这些品牌仍然可以偏安苟活。 作为一线品牌的科龙,自然不甘心坐视不管。 一线品牌一旦开始重视二三级市场,那么,一些三线品牌和杂牌将很快被淘汰出局。 康拜恩定位中低端,剑指二三级和农村市场,显然是针对这点而来。 而在冰箱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困绕农村空调、冰箱消费的电力已经不再成为障碍。 电费的下调,使得空调、冰箱的农村市场变得十分开阔。 正如科龙董事长顾雏军所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