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博深咨询5s推行培训教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目的: 定置存放,实现随时方便取用 不方便取用的情况举例说明: a) 多种物品混放,未分类,难以寻找; b) 物品存放未定位,不知道何处去找; c) 不知道物品的名称,盲目寻找; d) 不知道物品的标识规则,须查对; e) 物品无标识,视而不见; f) 存放地太远,存取费时; g) 不知物品去向,反复寻找; h) 存放不当,难以取用; i) 无适当的搬运工具,搬运困难; j) 无状态标识,取用了不适用的物品等。 整顿的实施方法 整顿的主要对象在“场所”而工作场所最大的时间浪费是在“准备工作时间”,在工作中“选择”和“寻找”花费一定的时间。 所以,要想消除“选择”和“寻找”带来的时间浪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落实整顿工作,根据“整理”的重点进行 决定放置场所 a) 经整理所留下的需要东西,物品要定位存放; b) 依使用频率,来决定放置场所和位置; c) 用标志漆颜色(建议黄色)划分通道与作业区域; d) 不许堵塞通道; e) 限定高度堆高; f) 不合格品隔离工作现场; g) 不明物撤离 工作现场; h) 看板要置于显目的地方,且不妨碍现场的视线; i) 危险物、有机物、溶剂应放在特定的地方; j) 无法避免将物品放于定置区域时,可悬挂“暂放”牌,并注明理由时间。 决定放置方法 a) 置放的方法有框架、箱柜、塑料篮、袋子等方式; b) 在放置时,尽可能安排物品的先进先出; c) 尽量利用框架,经立体发展,提高收容率; d) 同类物品集中放置; e) 框架、箱柜内部要明显易见; f) 必要时设定标识注明物品“管理者”及“每日点检表”; g) 清扫器具以悬挂方式放置。 定位的方法 一般定位方式、使用: a) 标志漆(宽 710cm); b) 定位胶带(宽 710cm)。 一般定位工具: a) 长条形木板; b) 封箱胶带; c) 粉笔; d) 美工刀等。 定位颜色区分: 不同物品之放置,可用不同颜色定位,以示区分,但全公司范围必须统一。 黄色:工作区域,置放待加工料件 绿色:工作区域,置放加工完成品件 红色:不合格品区域 蓝色:待判定、回收、暂放区 定位形状,一般有下列三种: a) 全格法:依物体形状,用线条框起来 b) 直角法:只定出物体关键角落 c) 影绘法:依 物体外形,实际满者 开展活动注意事项 a) 刚开始大家摆放很整齐,可是不知从谁,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又乱了; b) 识别的手法只有自己看得懂,别人看不懂,识别手法不统一,有和没有一样; c) 摆放位置转移今天换一个地方,明天又换一个地方,很多人来不及知道; d) 一次搬入现场的物品太多,在摆放的地方都没有。 清扫( SEISO) 定义: 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现场无垃圾,无污秽状态; 对象: 主要在消除工作现场各处所发生的“脏污” 目的: a) 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干净; b) 保持整理、整顿成果; c) 稳定设备、设施、环境质量、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 d) 防止环境污染。 清扫的推行方法 例行扫除、清理污秽 a) 规定例行扫除时间与时段,如: b) 每日 5min5S; c) 每周 30min5S; d) 每月 50min5S; e) 全员拿着扫把、拖把等依规定彻底清扫; f) 管理者要亲自参与清扫,以身作则; g) 要清扫到很细微的地方,不要只做表面工作。 洗净地面油污; 清除机械深处的端子屑; 日光灯、灯罩或内壁之擦拭; 擦拭工作台、架子之上、下部位; 窗户或门下护板; 桌子或设备底部; 卫生间之地板与壁面等。 调查脏污的来源,彻底根除 确认脏污与灰尘对生产质量的影响,如: a) 在产品无防护层的外表面上造成腐蚀班点,使外观不良; b) 在通电体造成开路或短路或接触不良; c) 造成产品成形时表面损伤,影响外装质量; d) 对光、电精密产品造成特性不稳右发生变化; e) 对精细化工产品性能变化。 废弃物放置的区规划、定位 在室内外规划与定位设置垃圾 桶或垃圾箱。 废弃物的处置 不需要之物品作废品处理清除掉。 建立清扫准则共同执行 a) 规定组别或个人“清扫责任区”并公布说明; b) 责任区域的划分定期进行轮流更换,以示公平; c) 建立“清扫准则”供清扫人员遵守。 开展清扫活动注意事项 a) 只在规定的时间内清扫,平时见到脏物也不当一回事; b) 清洁保持是清洁工或值日人员的事,与自己和其他人无关; c) 不把所有废弃东西立即清扫掉,扫干净这个地方,会异脏另一个地方; d) 清扫对象高度过高、过远,手不容易 够着的地方,于是就不清扫; e) 清扫工具太简单,许多脏物无法除去。 清洁( SEIKETSU) 定义: 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员觉得整洁、卫生 对象: 透过整洁美化的工作区与环境,而产生人们的精力充沛 目的:; a) 养成持久有效的清洁习惯 b) 维持和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 清洁的实施方法 整理、整顿、清扫是“行为动作”清洁则是“结果” a) 在工作现场彻底执行整理、整顿、清扫之后,所呈现的状态便 是“清洁”; b) 清洁,在清扫方面呈现“清净整洁”,感觉上是“美化优雅”,在维持前 3S 的效果同时,通过目视化的措施来进行检查,使“异常”现象能立刻消除,使工作现场一直保持在正常状态; c) 清洁的维持与工作场地环境之新旧没有关系,一个新工作场地如果5S 没有做好,也只能算是三流的工作场所,反之一个 30 年的老场地,如果 3S 持续彻底执行,虽然并不起眼,但是内部却是干净清爽,一尘不染,则属一流一工作场所,这其间的区别,只在有无“决心”与“持续”而已; d) 一个按制度规定清扫的场房设施,除了可使员工感觉干净卫生,精力充沛之外,更可以此提高产品质量与公司形象。 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和主管门应特别加以重视。 落实前 3S 执行情况 a) 撤底执行前 3S 各种动作; b) 如果前 3S 实施半途而中止,则原先设定之划线标示与废弃物之盛桶,势必成为新的污染而造成困扰; c) 主管要身先士卒,主动参与; d) 多利用标语宣传,维持新鲜活动气氛。 设法养成“整洁”的习惯 a) 没有“整洁”的习惯,则地上纸屑、机器污物就自然地视若无睹,不去清扫擦拭; b) 环 境设备,不去清拭,也就懒得去做点检; c) 懒得做点检“异常”发生了,也无法查觉,当然现场经常产生毛病和问题; d) 整洁是清洁之母也是零异常的基础; e) 设法通过教育培训,参观 5S 做的好的现场等方式使员工因“看不惯脏污”而养成“整洁”; f) 3S 意识的维持,有助于整洁的习惯养成。 建立视觉化的管理方式 a) 物品整顿之定位、划线、标示、彻底塑造一个场地、物品明朗化之现场,而达到目视管理的要求; b) 如一个被定为存放“半成品”的地方,放了“不合格品”或是一个被定为放置“垃圾筒”的地方, 而放了“产品箱”都可以视为异常; c) 除了场地、物品的目视化管理之外,对于设备、设施则同样要加强目视管理,以避免产生异常。 设定“责任者”,加强管理 “责任者”(负责的人)必须以较厚卡片的较粗字体标示,且张贴或悬挂放在责任区最明显易见的地方。 配合每日清扫做设备清洁点检表 a) 建立“设备清洁点检表”(根据不同设备制订); b) 将点检表直接悬挂于“责任者”旁边; c) 作业人员或责任者,必须认真执行,逐一点检,不随便、不作假; d) 主管必须不定期复查签字,以示重视。 主管随时巡查纠正,巩固成果 有不对的地方,一定要沟通予以纠正。 开展清洁活动应注意事项 a) 为了应付检查评比搞突击,当时效果不错,过后谁都不愿意继续维持,称“一阵风”; b) 简单停留在扫干净的认识上,以为只要扫干净就是清洁化,结果除了干净之外,并无其他改善; c) 清洁化对象只考虑现场的材料和设备方面。 修养( SHITSUDE) 定义: 通过进行上述 4S 的活动,让每个员工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到“以厂为家 、以厂为荣”的地步 对象: 主要在通过持续不断的 4S 活动中,改造人性、提升道德品质 目的: a) 养成良好习惯; 加强审美观的培训; 遵守厂纪厂规; 提高个人修养; 培训良好兴趣、爱好。 b) 塑造守纪律的工作场所 ; 井然有序 c) 营造团队精神。 注重集体的力量、智慧 修养实施方法 修养是 5S 的重心。 因此,修养不但是 5S,更是企业经营者和各级主管所期待,因为,如果企业里每一位员工都有良好的习惯,并且都能遵守规章制度。 那么,身为经营者或主管一定非常轻松 正常,工作命令的执行贯彻,现场工艺的执行,推动各项管理工作,都将很容易地贯彻落实下去,并取得成效。 继续推动前 4S 活动 a) 前 4S 是基本动作、也是手段,主要籍此基本动作或手段,来使员工在无形当中养成一种保持整洁的习惯; b) 通过前 4S 的持续实践,可以使员工实际体验“整洁”的作业场所的感受从而养成爱整洁的习惯; c) 前 4S 没有落实,则第 5S(教养)亦无法达成; d) 一般而言, 5S 活动推动 58 个月即可达到“定型化”的地步,但必须认真落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