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20xx年中国新网民网上行为调研分析报告互联网信息中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因此如何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规避互联网存在的弊端,引导该群体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保证其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关注的问题。 图 5 20xx年新网民与网民总体年龄分布对比 从城乡新网民的年龄分布对比来看,农村新网民更偏于年轻化,农村新网民中 30 岁以下群体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城镇。 其中, 19 岁以下群体在农村新网中所占比例高达 %,比城镇高 9%。 互联网在农村未成年人群中的高渗透率,使加强农村网吧管理、完善农村网络教育任重道远。 12 图 6 20xx年 城乡 新网民年龄分布对比 (三 ) 学历结构 从 20xx 年新网民的学历分布来看,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群体占新网民总体的一半以上,该群体的快速发 展表明互联网正在日益向低学历群体普及。 在这个过程中,针对非学生新网民中的低学历群体,在积极推广互联网在该群体中应用的基础上,应该着重强调对该群体使用互联网的技能和素养的强化,使其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具有的信息储量大、信息全面、查询方便、信息更新及时等优势,弥补自身在信息资源获取和使用方面的劣势,增强该群体在信息时代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13 图 7 20xx年新网民与网民总体学历分布对比 20xx 年新网民中学生群体所占比例为 %。 通过对学生与非学生群体学历结构的对比分析发现,在校初中生所占比例高达 %,这是引致新网民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群体所占比例较大的重要原因。 另外,学生新网民和非学生新网民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群体所占比例都很高。 由此可见,初中、高中、中专等学校是互联网的重要培养基地,必须不断加强和完善学校的网络教育,大力推进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 表 1 20xx 年新网民中学生和非学生群体各自的学历分布 学历 学生 新网民 非学生 新网民 新网民总体 小学及以下 % % % 初中 % % % 高中 /中专 /技校 % % % 大专 % % % 大学本科 % % % 硕士及以上 % % % 合计 % % % (四 ) 职业结构 学生是 20xx 年新网民的主体,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动力。 与网民总体相比, 新网民中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农村的生产劳动者,以及个体户所占的比重 略高, 两者分别代 14 表了互联网在中国农村和商业活动领域内的需求,而农业信息 网络和电子商务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因此,应该不断加强互联网在农业信息方面的建设,不断推进中国商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图 8 20xx年新网民与网民总体职业分布对比 (五 ) 收入结构 20xx 年新网民中,月收入在 500 元以下的群体所占比例为 %,新网民的收入水平低于全国网民总体的收入水平,互联网正在逐步向低收入群体渗透。 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低收入群体对实用型网络应用的使用,将有助于该群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优势,改善自身的经济地位,从而提升互联网的有效 价值。 15 图 9 20xx年新网民与网民总体职业分布对比 16 本章小结 20xx 年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新网民人数达 8800 万人。 新网民的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对城乡新网民的对比分析发现,城镇新网民占新网民总体的比重较大,城镇依然是促进互联网发展的主要阵地。 广大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网民基础薄弱,但从农村网民人数的年增长率来看,农村网民规模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市场前景广阔。 20xx 年新网民的结构特征明显。 首先,新网民中女性所占比例较高,尤其是城镇女性网民发展快速。 互联网在女性群体中的快速普及和应用,一方面促进了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女性群体较为青睐的网络应用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互联网给女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的深远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次,新网民结构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更加年轻化,一方面年轻群体的大量存在活跃了互联网应用,但另一方面也使互联网面临更多的挑战,未成年、学生等青少年群体接触和使用互联网引起了社会、学校、家庭的广泛关注,青少年网络生活健康成为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与网民总体相比,新网民中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农村产业劳动者和个体户所占的比例略高 ,其对涉农信息和商务信息的需求,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但目前国内针对农村生产、生活、农民务工的就业信息和技能培养,以及个体商户的商务信息和应用等提供的网络服务匮乏,无法满足这部分人群生产、生活需要。 因此,针对农村产业劳动者、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互联网使用技能和需求特征,使互联网与农业的生产和农民生活紧密结合,是农村信息化的关键。 而针对个体户的网络应用需求,应该在加强商业信息网络化的基础上,更要强调建立互联网上的诚信机制,这是促进个体户从“网民”到“网商”的关键环节。 17 第二章 新网民的网络接入 一、 上网地点 家庭和网吧是新网民上网的最主要场所。 通过对新网民和网民总体上网场所的对比发现,新网民对各种上网场所的使用率均低于网民总体,其上网场所的选择空间较小。 进一步分析表明,新网民上网场所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在网吧和单位上网的新网民中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而在家庭和学校上网的新网民中女性的比例则高于男性。 图 10 20xx年新网民与网民总体上网场所对比 二、 上网设备 从新网民上网设备可以看出,与网民总体相比,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 PDA 等设备在新网民中的使用率略低,而手机上 网在新网民中的使用率较高。 新网民是促进 20xx 年手机上网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手机的快速普及, 3G 应用的迅速发展, 手机上网和中国互联网发展已经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手机上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孕育了手机上网发展的巨大生命力。 通过对新网民上网设备的进一步分析,男性更青睐于手机上网,新网民中男性手机上网的比例高于女性 %,而女性则更青睐于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上网。 18 图 11 20xx年新网民与网民总体上网设备对比 三、 接入方式 (一) 新网 民 网络接入方式 从网民总体来看,使用宽带接入互联网的网民已经占到总体网民的 90%以上,宽带上网已经成为绝对主流。 与网民总体的网络接入不同,新网民中使用宽带接入的比例为 %,而使用过窄带接入的新网民所占比例为 %,高于网民总体中窄带的使用率。 图 12 20xx年宽带和窄带在新网民和网民总体中的普及率 根据 CNNIC 的研究,窄带接入更多的是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接入。 从只使用窄带接入的 19 新网民用户的上网设备来看,窄带新网民比全国窄带网民总体使用的上网设备更为集 中,手机的使用率高达 %,成为该群体最经常使用的上网设备。 随着手机的普及, 3G 应用的发展,使用手机等终端设备上网的新网民将会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图 13 仅使用窄带接入的新网民使用的上网设备 (二) 城乡 新网民网络接入 方式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信息化工程的全面推进,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 但是,将城乡网民的网上条件进行对比发现,农村网民上网的场所、使用的网络设备等选择空间较小,网络接入方面宽带的使用率远低于城镇,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还 有待于完善。 但另一方面,在上网条件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农村网民手机上网的使用率较高,手机上网成为农民上网的有益补充,因此广大农村地区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市场。 20 本章小结 与网民总体相比,新网民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较短,其上网场所的选择空间较小。 在此过程中,家庭和网吧在互联网的推广和应用中作用突出,因此,从家庭着手带动互联网的推广,营建良好的网络应用氛围,提升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生活辅助、学习工具的价值。 从 20xx 年新网民使用的上网设备与相应的网络接入方式来看,与网民总体相比,新网民中使用手机设备上 网的比例略高,窄带接入的使用率也略高。 随着手机的快速普及, 3G应用的发展,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网络硬件设施相对落后,手机上网成为人们上网的有益补充,这将促使农村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市场。 21 第三章 新网民的网络应用 一、 新网民 上网时间 CNNIC 研究发现 , 网民在网上花费的时间与网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网龄越长,在网上花费的时间越长。 上网时间是各种网络应用的基础和使用程度的客观反映。 由于新网民上网时间较短, 使用的网络应用数量相对也较少,因此从新网民的互联网使用技能层面分析,其网络行为成熟度较低。 关于此观点, 将会在新网民的网络应用和网络生活形态中进一步得到验证。 图 14不同网龄网民平均上网时长 二、 新网民总体的网络应用行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对互联网各种应用所做的分类,将网民的互联网应用分为如下几类:网络媒体、互联网信息检索、网络通讯、网络社区、网络娱乐、电子商务、网络金融和网络教育等。 由于新网民往往从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应用开始进入网络世界,较 少使用其他网络应用,所以,新网民的网络应用数量低于全国网民总体的网络应用数量, 22 平均为 个。 (一) 网络媒体 20xx 年网络新闻用户人数年增长 7900 万人,在总体网民中的使用率比 20xx 年增长了 5个百分点,达到 %,在各互联网应用中位列第二。 20xx 年新网民中使用网络新闻的用户人数达 5945 万人,使用率达 %,即 20xx 年新增的网络新闻用户中有 %来自于新网民。 与网民总体相比,新网民的网络应用侧重略有不用:网络新闻在新网民的各种网络应用中次于网络音乐和即时通信,位列第三。 表 2 新网民与总体网民网络媒体使用率对比 类型 具体应用 新网民网络 媒体 使用率 新网民网络媒体 用户规模 (万人) 网民总体使用率 年净增长量 (万人) 网络媒体 网络新闻 % 5,945 % 7,900 (二) 信息检索 20xx 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总体规模保持增长,年增长 5100 万人。 新网民中有 5305 万人使用搜索引擎,对比分析发现, 20xx 年搜索引擎原有用户流失了 205 万人 2,流失率为%3。 20xx 年,新网民中搜索引擎的使用率为 %,低于搜索引擎在网民总体中 的使用率。 搜索引擎是网民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根据 CNNIC 研究表明,搜索引擎的使用存在明显的地域、年龄、学历、收入差异:其在城镇网民中的使用率高于农村;在 2040 岁网民中的使用率高于其他人群;学历越高,搜索引擎使用率越高;收入越高,搜索引擎使用率越高。 由于新增网民年龄更偏年轻化,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低于网民总体,且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较短,所以,搜索引擎在新网民中的使用率低于其在总体网民中的使用率。 20xx 年网络求职全年净增用户 3300 万人,新网民中网络求职的使用率为 %,用户规模为 964 万人 ,即 20xx 年网络求职新增用户中有 %来自于新网民群体。 2 网络应用原有用户流失: | 某种网络应用新增的用户人数 使用该网络应用的新网民人数 | 3 网络应用流失率:网络应用原有用户流失人数 /网络应用原有的用户人数 23 表 3 新网民与总体网民 对互联网信息检索的 使用率对比 类型 具体应用 新网民网络。20xx年-20xx年中国新网民网上行为调研分析报告互联网信息中心(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