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m-戴尔供应链之解说(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不住了,这个面板就会倒下去。 我们的工程部就做了一些分析,发现铰炼是有技术的问题,再经过科学的计算预估大概有 30%要回收。 可是在美国一旦不良,一台台退回来,运费、人工,加上零件的成本,每一件产品的回收成本要 200300 美金。 但这时候戴尔的直销优势又看出来了,因为是直销,我们马上查出来过去所 卖的对象都在哪里,哪一个客户买多少台,在资料里都非常清楚。 我们组织了一个小组,让他们巡回服务一遍,帮所有买这个机种的客户更换零件。 这样一趟服务下来,达到几个效果:第一,集中服务,成本大幅度降低,你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把这些笔记本计算机修好,第二,客户非常满意,他说戴尔能够那么贴心地帮我们维修这些计算机,对戴尔的满意程度大幅度提升。 第三, OEM 制造商也非常高兴。 如果我们要等 OEM 制造商一台台回来换,他们要负担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我们主动出击帮他们修好,在成本方面都控制得非常低。 对于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先生我非常有兴趣。 重视品质的公司才能生存,他亲手砸碎 76 台电冰箱的经典案例是海尔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他使海尔所有员工学会了品质第一、品质至上的观念。 我个人认为这可以说是中西典范的相互辉映 ? 重视均衡地成长。 它不是盲目地追求利润,除了利润以外同时要求三个东西。 戴尔的季报表里总会出现金三角,一个是流动比率是多少、成长率是多少,你的获利能力有多少,这三个极度要求均衡,绝对不能失衡掉。 曾经有一次印象我非常深刻,欧洲的一个公司毛利率将近 30%,结果过了一个礼拜, OCEO 就发出一个通知,说我们要检讨这件事情。 因为你有 30%的获利率存在, 表示你这里的定价不够精准、积极,在赚取高额的利润的同时也失掉了一些业务的机会。 还有Selffunding,这一点外界的人可能不大了解,这是在戴尔内被称为最甜美的一块。 刚才我提过产品零库存,产品一出厂就直接到客户手上,客户付款给戴尔的时间是 45 天,戴尔付给零售厂商也是 45 天,这边很短的时间就出去了,没有什么营运资金的积压,他的资金周转时间大概 45 天。 很多企业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需要增加营运资金来应付他的周转,但是戴尔就不大需要,更妙的是, 除了 这8085%是企业用途, 另外 1520%之间是 end user,他 们的采购是通过 Inter的,换句话说他们采购的同时信用卡已经刷了,戴尔卖出产品的同时已经收到付款了,之后戴尔再付给零件商,所以这 15%是收到以后再付,这在全球企业当中很难找到这样一种企业模式。 我个人判断, 95 年以前戴尔也是一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电脑公司,除了营运的地方比较特殊,制定策略比较精准以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 95 年有了一个分水岭。 95 年大家都开始意识到 Inter 会对人类的生活甚至对相关产品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上网的人多了,所以跟 Inter 有关的东西需求量都会增加,但是这一 块门槛是比较低的,是竞争非常激烈的一块领域;但同时Inter 风行以后,会出现一些 ISP、 IDC、 ASP,为了要应付 Inter 整体会成长一块,这一块就是竞争门槛比较高的企业产品。 1995 年戴尔定好这个策略以后一直没有优先发展低价电脑,戴尔选择了门槛高而获利较佳的企业产品,在这一块很快就占领了全美第一全球第二的地位。 在长期竞争很激烈的市场里面,也许在某些产品里面增长率比较低,但是门槛比较高这一块增长率一定是很高的。 大家知道在卖场卖有什么效果。 卖场卖是直接面对消费者,但是这些采购行为也有一部分是冲动 性地采购、冲动性地购买,看着喜欢就买回家。 在美国,对消费者的保护是没有条件的,如果这个产品用着不满意在一定的时间内退回来,是100%无条件退货的。 在市场上零售的产品有很高的退货率,这个退货回来的产品依据法律是不能重新包装当作新品来卖的,要当作次级品在很大的折扣下来卖,这是很大的损失。 戴尔避开了这一块。 另外,在卖场是卖给很多没有经验的使用者,他们买回家以后问题一大堆,会不停地打电话来问,戴尔避开了大卖场也就避开了没有经验的使用者。 使用网络下订单的这种人,要求的档次比较高,所以卖出去的产品通常是比较稳定的,也避 开了无理退还的动作,所以在这方面产生了一些过滤的机制。 我们平常会看到戴尔在打价格战争,戴尔在不断地争取市场,但是在幕后到底有哪些这样的成功,是特别值得我们大家去探讨的。 彻底地运用网络可以带来一个很重要的商机,当然最有名的就是电子商务。 从 1996年下半年开始戴尔把产品在网络上销售,但并不是以电子商务为主,最主要一块是专属网站,就是采购人员或者经理人员、 IT 人员可以通过专属网站直接看到他跟戴尔之间的合约关系、采购关系、定价,还有多少台等等情况,这些都可以查的到,完全是自动化的一种互动。 最终成长率已经达到 60% ,这是一个没有时差,没有距离的一种互动,所有的资料都能做最及时最精确的统计,没有经过任何人工统计,你要怎么样分类、怎么样排序都可以达到最精确,可以达到很多增长率。 我们常说如果达到 90%甚至达到 95%的话,戴尔就已经有了金刚不坏之身了,最大幅度地节省人工,效率和制度性的作用都发挥到最高极限了。 1997年 3 月的一个晚上戴尔的交易金额达到 100 万美金,到今天为止每一天的营业额达到 6500 万美金。 6500 万美金相当于 5 亿人民币, 5 亿人民币相当于一个中型企业每年的营业额。 谈到组织文化方面,据我个人的观察,戴尔的高阶 领导精英应该是通才,常常会调动,中间的领导干部比较少调动,每个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高阶经常会轮调,轮调就会产生一些动力。 我个人在戴尔计算机工作 11 年,我的老板换了 12 任,有 9 个不同的人当了我 12 任的老板,这之间的互动是相当频密的。 我们有一位从苹果计算机加入戴尔的笔记本计算机事业部副总,两年以后就调到日本去当日本分公司总经理去了,日本分公司总经理跟产品设计完全没有关系,他要做市场、销售、策略等等,两年之后又回到美国总公司担任采购副总裁,那个工作担任了一年半又调回一个新的产品线,他担任事业部的首长,现在 他又回到笔记本电脑,绕了一大圈,在九年之内轮调了不同的工作职务,可以说他已经是一个种子成员,因为他见多识广,经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