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的概念和手法简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小组解决课题所涉及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 ( 1)遵循 PDCA循环。 我们每做一件事,搞一项活动或解决一个问题,都有一个做法或思路,它都是按照 PDCA 的活动规律(程序)进行的。 P( Plan)表示计划, D( Do)表示执行, C( Check)表示检查, A( Action)表示处理。 P 阶段通常包括含着四个步骤,即: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制订对策。 D 阶段包含着一个步骤,即按照制订的对策实施。 C 阶段包 含着一个步骤,即检查所取得的效果。 A 阶段包含着两个步骤,即:制订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的内容。 PDCA 循环有两个特点:一是循环前进,阶梯上升,见图 31。 也就是按 PDCA 顺序前进,就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新的水平上再进行 PDCA 循环就又可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二是大环套小环,见图 32,即 PDCA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可有它本身的小 PDCA循环。 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为什么选这个课题。 为什么制定这个目标。 问题的症结在哪儿。 为什么确定这几条主要原因。 所制定的每一条对策是否完成,有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等等,都要有证据来说明,而这些证据应是客观而不是主观的。 为此要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 3)应用统计方法。 为了取得证据,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其中有的是有效数据,有的则是无效数据。 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就需要应用统计方法;我们要判断总体质量,不能做到全数检验时,可以随机抽取一定数量作为样本,从样本的质量状况,就可以判断总体的质量水平,这也需应用统计方法;我们要优选一些参数进行试验验证时,怎样才能做到试验次数最少而得到参数的最佳搭配,这也需要应用统计方法。 现在可供选用的统计方法较多,有 老七种工具 ,分别是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 、散布图、调查表、分层法;有 新七种工具 ,分别是关联图、系统图(也称树图)、亲和图(也称 KJ 法 A 型图解)、PDCA 法(也称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矢线图;还有一些简易图表(包括柱状图、饼分图、折线图、带状图、雷达图等);此外,价值工程、正交试验设计法等等,都可以被选用。 对于这些方法,作为 QC 小组成员不要去追究它的来龙去脉,因为统计方法本身就是一门科学。 我们只要把这些方法拿来应用就可以了。 但是应用必须做到正确、恰当。 所谓正确,就是方法不能用错,例如因果图是针对单一问题来分析原 因的方法,假如课题是两个问题而用一个因果图来分析原因,就必然产生所分析的原因针对性不强,因此,这就属于方法应用错误。 所谓恰当,就是要恰如其分,不要盲目追求用新的方法和复杂方法,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 为此, QC 小组成员要学习它,了解它,才能很好地掌握及应用。 总之,应遵循 PDCA 循环,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开展 QC 小组活动。 QC 小组活动的具体程序如图 33 所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示。 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一、选择课题 QC 小组组建后,就要开展活动。 首先是选择课题,也就是 大家一起来改善什么。 课题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指令性课题。 即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需要,以行政指令的形式向 QC 小组下达的课题,这种课题通常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攻关性的课题。 二是指导性课题。 通常由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实现经营战略、方针、目标的需要,推荐并公布一批可供各 QC 小组选择的课题 ,每个小组则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开展活动,这是一种上下结合的方式。 三是由小组自行选择课题。 前两个方面的课题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迫切解决的问题,既然已经下达给 QC 小组,就应该发动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去完成。 但是这些课题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 QC 小组则要自己去寻找、选择课题。 只要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在生产、服务和工作现场,需要改善的课题是很多的。 QC 小组在自选课题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 1)针对上级方针、目标在本部门落实的关键点来选题。 从这方面来选题,能更好地得到领导的支持。 如上级要求降低消耗,甚至限定本部门的消耗不超过多少,而本部门在某些方面消耗超过指标很多,部门领导正为实现这个指标犯愁, QC 小组如能主动选择这方面课题,解决其中的些问题,做到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办领导所需,就肯定能得到领导的支持。 这样,在 QC 小组活动需要的时间、物质、费用方面,与外部协调方面,就会得到领导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 2)从现场或小组本身存在的问题选题。 由于生产、施工、服务现场或小组本身在管理上、效率上、质量上、环境及文明生产上多有问题存在,而这些又多是小组身边或 自身的问题,领导也顾不上花更多的精力来解决。 如果 QC 小组选择这些问题作为课题,把它解决,自己解放自己,自己享受成果,就能提高成员们参加 QC 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 3)从用户(下工序也是用户)不满意的问题中去选题。 用户是上帝 ,把用户不满意的问题选为课题加以解决,就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选题常用的方法有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亲和图、头脑风暴法、水平对比、流程图等。 选题还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 1)课题宜小不宜大。 这就是应尽量选择解决具体 问题的课题。 搞小课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好处: ① 小课题易于取得成果,活动周期短,能更好地鼓舞小组成员的士气。 ② 小课题短小精干,大部分对策都能由本小组成员自己来实施,更能发挥本组成员的创造性。 ③ 小课题大部分是在本小组的生产(工作)现场、是自己身边存在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改进,取得的成果也是自己受益,能更好地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④ 小课题容易总结成果,在发表成果的 15 分钟时间里,能把小组活动时所动的脑筋,所下的功夫,克服困难的毅力充分表达出来,因此 可以发表得很生动、很精彩,对别的 QC 小组更有启发。 ( 2)课题的名称应一目了然地看出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可能抽象。 课题名称应直接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如 降低 不合作品率 , 降低 消耗 , 提高 效率 ,简洁、明了、针对性强。 目前在课题名称上有两种偏向需要纠正。 第一种是为了让大家印象深刻和说明课题的重要程度,把课题名称抽象化并加上一顶 大帽子。 如有一个 QC 小组发表的课题名称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勇夺全国最佳。 其实,其内容乃是他们的产品一次合格率低于国内同行业平均 水平,造成很高的返修费用,经他们努力改进后,产品一次合格率达到了前列水平。 因而,课题名称如叫 提高 产品一次合格率 就很简洁明了。 又如某小组发表的课题名称为 一分为二 技术改造 ,还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 其实,其内容就是生产线上某设备故障停机台时高,影响了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生产的正常进行,他们便对设备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停机台时,保证了生产正常进行。 若把课题名称改为 降低 设备故障停机台时 ,就能使课题名称一目了然。 第二种是把所采用的主要对策冠以课题名称。 有的 QC 小组的课题名称 为 提供特殊服务,提高顾客满意率 ;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提高产品性能 39。 采用 PC 机改造设备,降低设备故障率 等。 这里的 提供特殊服务。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 , 采用 PC 机改造设备 都是对策。 小组在选题时,还没有完全掌握现状,还不知问题的症结所在,还没有集思广益地分析原因,还没有找到是什么主要原因影响的,更没有研究用什么对策来解决它,怎么能把主要对策作为题目名称呢。 小组这样例题无非是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小组立题时已经带着要上这个措施的主导思想,这样就必然在活动的过程中从现状调查到原因分析,采取对策,都受这个 主导思想的束缚,就不能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就会排斥更经济、更有效的对策,就不能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和创造性。 二是小组通过活动解决了问题,取得了效果,在总结时,为了强调某一对策起了主导作用而后加上去的。 开展 QC 小组活动一定要 实 ,要实事求是。 上述两种情况均是不实的表现,为此要加以纠正。 ( 3)关于选题理由,应直接写出选此课题的目的和必要性,不要长篇大论地陈述背景。 为什么要选这个课题,在发表时是要交待清楚的,这对别的小组会启发。 要说清理由,只要把上级方针是什么,或本部门有什么要求,实现这 个要求的症结是什么,差距有多大,用数据把这些事实表达出来,以说明只要把这个症结解决了,就可达到本部门的要求。 这样,选题的目的及必要性就很充分了。 有的小组,为了强调所选课题的重要性,从国际的发展趋势讲到国内的先进水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讲到市场经济的特点,密密麻麻的文字写了一大篇。 在发表时,用了三、四分钟,还没说到小组活动情况。 有的小组甚至把中央领导人的讲话。 题词都作为选题理由,这样做反而显得不 实。 二、现状调查 课题确定之后,就要掌握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这就要对现状 进行认真的调查。 通过对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把症结找出来。 然后就可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等,一步一步进行下去。 现状调查做得好,就给解决课题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因此,现状调查这一步骤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整个 QC 小组活动程序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现状调查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 1)用数据说话。 用数据来表示事实,非常重要。 它能准确地掌握实际情况,原来隐隐约约感到有什么疑问,通过核实数据,就能澄清问题,进一步了解现状。 如果在选题时已收集了一定程度的数据,可在这基础上再收 集有关的数据,以便更详细、准确地掌握实际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