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基础知识培训讲义(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2 页 共 50 页 A、 使员工了解他们贡献的重要性和在组织中的作用; B、 识别影响他们工作的制约条件; C、 在解决问题时,应让员工作主并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 D、 针对每个人自己的目标,评价其业绩; E、 积极寻找机会来提供员工的能力、知识和经验; F、 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 ③ 本原则在 20xx版标准中的体现举例 A、 ISO 9001标准中, “人力资源”的 )为:“确保员工意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B、 ISO 9001 标准中, “人员的参与”中详细阐明了组织应如何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培训”中,也提到提高人们的参与意识的培训。 过程方法的原则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过程方法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某些较简单的过程,也适用于由许多过程构成的过程网络。 在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时, 20xx版 ISO 9000 族标准建立了一个过程模式。 此模式把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作为体系的四大主要过程,描述其相互关系,并以顾客要求为输入,提供给顾客的 产品为输出,通过信息反馈来测定的顾客满意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 ① 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 A、通过有效地使用资源,使组织具有降低成本并缩短周期的能力; B、可获得改进、一致的和可预测的结果; C、可集中注意改进的机会并按其优先次序进行改进。 ② 组织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A、 利用已形成的方法确定为取得所期望的结果所必需的关键活动; B、 为管理关键活动规定明确的职责和义务; C、 了解并测量关键活动的能力; D、 规定在组织内各职能部门之间关键活动的接口; E、 管理上应注意一些 改进关键活动的因素,如资源、方法及器材等; F、 评价风险、后果及对顾客、供方及其它相关方的影响。 ③ 本原则在 20xx版标准中的体现举例 A、 ISO 9001标准和 ISO 9004引言 “过程方法”中介绍了以标准第 5– 8章的内容为代表的过程模式。 内部交流资料 请注意保存 温 志 凡/ 广东省惠州市质量保证咨询服务中心 培 训 部 /咨 询 部 ISO 9001; 20xx 标准理解要点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3 页 共 50 页 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 针对设定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相互关连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在 ISO 9000 的 ,包括: 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确定过程和职责; 确定过程有效性的测量方法 并用来测定现行过程的有效性; 防止不合格; 寻找改进机会; 确定改进方向; 实施改进; 监控改进效果; 1评价结果; 1评审改进措施; 1确定后续措施。 这种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的方法,既可用于新建体系,也可用于现有体系的改进。 此方法的实施可在三方面收益: 提供对过程能力及产品可靠性的信任; 为持续改进打好基础; 导致顾客满意,最终结果是组织获得成功。 ① 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 A、使各过程彼此协调一致,能最好地取得所期望的结果; B、增强了把注意力集中于关键过程的能力; C、能向关键的方向提供对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的信任。 ② 组织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A、 建立一个体系,使之以最高效的方法实现组织的目标; B、 了解体系内诸多过程的内在依赖关系; C、 关注并确定在体系内特定过程应如何运作; D、 通过测量和评价持续改进体系。 ③ 本原则在 20xx版标准中的体现举例 A、 ISO 9001标准的第 4章“质量管理体系”的 “总要求”中把本原则具体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中; B、 ISO 9004标准的第 4章“质量管理体系指南”的 “体系和过程的管理”也阐述了本原则在体系中的应用。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4 页 共 50 页 内部交流资料 请注意保存 温 志 凡/ 广东省惠州市质量保证咨询服务中心 培 训 部 /咨 询 部 ISO 9001; 20xx 标准理解要点 持续改进的原则 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改进指产品质量、过程及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 持续改进应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更改纳入文件等活动。 ① 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 益 A、通过组织能力的提高而增强竞争优势; B、提高对改进机会快速反应的灵活性; ② 组织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A、 在整个组织内采用始终如一的方法来推行持续改进; B、 对员工提供关于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的培训; C、 使产品、过程和体系的持续改进成为组织内每个人的目标; D、 为跟踪持续改进规定指导和测量的目标; E、承认改进的结果,并对员工通报表扬和奖励。 ③ 本原则在 20xx版标准中的体现举例 A、 ISO 9001标准的 “改进”包括“持续改进的策划”( )、“纠正措施 ”( )和“预防措施”( )三个内容; B、 ISO 9004标准的 “改进”包括“总则”( )、“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 )和“改进过程”( )四个条款,较之 ISO 9001有更多的内容。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的原则 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 以事实为依据做决策,可防止决策失误。 在对信息和资料做科学分析时,统计技术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统计技术可用来测量、分析和说明产品和过程的变异性。 统计技术可以为持续改进的决策提供依 据。 ① 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 A、能提供有信息根据的决策; B、增强通过实际历史证实过去决策的有效性的能力; C、增强对各种意见和决策进行评审、质疑和更改的能力。 ② 组织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A、 明确规定收集信息的种类、渠道和职责; B、 通过分析,确保资料和信息足够准确和可靠; C、 资料能为需要者得到;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5 页 共 50 页 D、 根据对事实的分析,过去的经验和直觉判断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 ③ 本原则在 20xx版标准中的体现举例 A、 ISO 9001标准的第 8章“测量、分析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 事实的决策方法,其中 “策划”中提出统计技术是适用的方法之一; 内部交流资料 请注意保存 温 志 凡/ 广东省惠州市质量保证咨询服务中心 培 训 部 /咨 询 部 ISO 9001; 20xx 标准理解要点 B、 ISO 9004标准的第 8章“测量、分析和改进”中,特别是 “通用指南”的 “引言”和 “需考虑的事项”中,对信息的收集、分析、汇总和沟通以及采取的适当措施也做了详细的阐述,其中也涉及统计技术。 互利的供方关系的原则 通过互利的关系,增强组织及其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供方提供的产品将对组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处理好与供方的关系,影响到组织能否持续稳定地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 对供方不能只讲控制,不讲合作互利。 特别对关键供方,更要建立互利关系。 这对组织和供方双方都是有利的。 ① 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 A、增强供需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B、增强对变化莫测的市场做出联 合一致反应的灵活性和速度; C、成本和资源的最优化。 ② 组织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A、 识别并选择关键供方; B、 在建立与供方的关系时,即要考虑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 C、 与关键伙伴共享专门技术和资源; D、 创造一个通畅和公开的沟通渠道; E、确定联合改进活动; F、激发、鼓励和承认供方的改进及其成果。 ③ 本原则在 20xx版标准中的体现举例 本原则主要体现在 ISO 9004 标准的 “供方和合作者”中,在此列举了各种与供方加强合作的方式和方法。 九、 20xx 版标准增加的内 容 管理者承诺(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50 页 以顾客为中心; 质量目标(建立可评价目标的要求); 内部沟通; 资源(强调了企业的可用资源,确定培训的有效性); 顾客需要的识别; 顾客沟通(外部沟通); 顾客满意和测量(监控顾客满意度的信息); 过程测量和监控(对体系、过程和产品的评价); 数据分析(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1持续改进; 1考虑法律法规要求; 内部交流资料 请注意保存 温 志 凡/ 广东省惠州市质量保证咨询服务中心 培 训 部 /咨 询 部 ISO 9001; 20xx 标准理解要点 十、 20xx 版标准实施的删减要求 不能影响能力; 不解除责任; 只能在第 7 章中的删减: ① 有产品设计活动的,不能删除设计要求; ② 设计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不能删除设计要求; ③ 设计质量不能在其后验证的,不能删除设计要求; ④ 组织没有得到 产品策划过程所需信息,必须通过设计活动达到,不能删除设计要求; ⑤ 工艺设计的界定:成熟、复杂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如化妆品应有工艺设计,而水泥(流程性材料)生产则不需工艺设计; 服务业原则上不得删减 条要求(包括软件业); 硬件生产多数在原有生产工艺上拼装的,可删减 条要求; “采购”在一定程度上可删减要求; “过程确认”中的特殊工序可删减; “顾客资产”可删减; “测量和监控设备” 删减; “外包过程”的控制,原应由组织承担责任的,却外发加工,必须: ① 通过 条来控制 至 ; ② 外包方必须是合格的分包方; ③ 组织需对其实施监控; ④ 有证据显示其加工过程符合 ISO 9001 的相关要求;。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基础知识培训讲义(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