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物流中心生产力评估指针100诀(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订单数量 □ 顾 客 退 货 率 □ 顾 客 折 让 率 应用目的 检测公司货品销货退货情况,以便尽早谋求改善。 计算说明 顾客退货率 = 顾客退货数 出货量 或 客户退货金额 营业额 顾客折让率 = 销货折让数 出货量 或 销货折让金额 营业额 □ 客 户 取 消 订 单 率 □ 客 户 抱 怨 率 应用 目的 检测客户满意度。 计算说明 客户取消订单率 = 客户取消订单数 订单数量 客户抱怨率 = 客户抱怨次数 订单数量 指针意义 「客户」是每一家公司之所以存在的门户,而「客户订单」更是每一公司能够继续营运的基本要件,因此设法降低客户取消订单率及抱怨次数的确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缺 货 率 应用目的 反映存货控制决策是否得宜。 应否调整订购点与订购量的基准。 计算说明 缺货率 = 接单缺货数 出货量 指针意义 指客户订货时,查寻 库存缺货以至无法接单或无法按时出货的比率。 短 缺 率 应用目的 反映出货作业的精确度。 计算说明 短缺率 = 出货品短缺数 出货量 指针意义 短缺率为在出货前或交货后才发现货品短少的比率。 拣 货 时 间 率 应用目的 衡量拣货耗费时间是否合理。 计算说明 拣货时间率 = 每日拣货时数 每天工作时数 指针意义 拣货时间花费过高或过低,其影响因素不外乎: (1) 出货量多寡 (2) 拣货员数量多寡 (3) 人员、设备、作业方式配合所导致的效率高低 每 人 时 平 均 拣 取 能 力 (每 人 时 拣 取 品 项 数 每 人 时 扱 取 次 数 每 人 时 拣 取 材 积 数 ) 应用目的 衡量拣货的拣取效率,来找出隐藏在作业方法与管理方式中的问题所在。 计算说明 每人时拣取品项数 = 订单总笔数 拣取人员数 每日拣货时数 工作天数 每人时扱取次数 = 拣货单位累计总件数 拣取人员数 每日拣货时数 工作天数 每人时拣取材积数 = 出货品材积数 拣取人员数 每日拣货时数 工作天数 指针意义 每人时平均拣取能力需同时考量「每人时平均拣取品项数」、「每人时平均拣取量」、「每人时拣取材积数」三指针。 在物流中心中,一般拣货都是以品项为单位,一个品项拣完再寻找下一品项,因此,对较人工、机械化物流中心,或是出货多属于少量多样的物流中心而言,其走行寻找时间可能较动手拿取货品的时间来得长,所以「每人时拣取品项数」之指针较能代表拣货效率,其数值高即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每位人员的拣货效率不错。 反之,对已采行自动化拣货系统之物流中心,或出货多属于多 量少样的物流中心而言,并不需花费太多时间在走行寻找品项上 ( 有自动指示系统的帮助,拣货员将能快速找到欲拣取品项 ),反倒是动手拿取的时间相对较长,其中有可能是要动手拿取的次数较多,也有可能是对象材积大不容易快速拿取或与设备配合不良,因而以「每人时扱取次数」及「每人时拣取材积数」将较能反映出公司的拣货效率,其数值高表示单位时间内每位人员的拣货效率佳。 此外,若公司觉得不论走行寻找或动手拿取之时间对公司影响皆大,则可以「每人时拣取品项数」、「每人时扱取次数」及「每人时拣取材积数」三指针之乘积做为判断拣货效率的指针。 □ 拣 货 时 间 率 □ 每 人 时 平 均 拣 取 能 力 应用目的 同时观察此二指针,由如今所花费的拣货时间及运作的拣货效率来决定目前公司应着手改善的方向。 计算说明 拣货时间率 = 每日拣货时数 每天工作时数 每人时平均拣取能力: ‧ 每人时拣取品项数 = 订单总笔数 拣取人员数 每日拣货时数 工作天数 ‧ 每人时扱取次数 = 拣货单位累计总件数 拣取人员数 每日拣货时数 工作天数 ‧ 每人时拣取 材积数 = 出货品材积数 拣取人员数 每日拣货时数 工作天数 拣 取 能 量 使 用 率 应用目的 检测拣货能量及其使用率,以判断如今的业绩是否与投入资 源相配合。 计算说明 拣取能量使用率 = 订单数量 一天目标拣取订单数 工作天数 (「一天预期的标准拣货量」为在现有的人员、设备下,公司预期一天的标准拣货量。 ) 指针意义 「拣取能量使用率」是实际拣货量与预期标准拣拣货量的比率,也就是计画与实绩的比较,可反映出公司业绩能再扩张及目前现有拣货人力、设备能量的运用程度。 □ 拣 取 能 量 使 用 率 □ 每 人 时 平 均 拣 取 能 力 应用目的 检查公司目前设定之标准拣货量合不合理。 亦即公司对于拣货人员、设备产能的预估需不需要做调整。 计算说明 拣取能量使用率 = 订单数 一天目标拣取订单数 工作天数 每人时平均拣取能力: ‧ 每人时拣取品项数 = 订单总笔数 拣取人员数 每日拣货时数 工作天数 ‧ 每人时扱取次数 = 拣货单位累计总件数 拣取人员数 每日拣货时数 工作天数 ‧ 每人时拣取材积数 = 出货品 材积数 拣取人员数 每日拣货时数 工作天数 拣 货 责 任 品 项 数 应用目的 衡量拣货员的工作负荷与效率是否得当。 计算说明 每位拣货员负责品项数 = 总品项数 分区拣取区域数 指针意义 一般在面积过大,同一拣货单货品可能分散颇远的情况下,我们可考虑采行「分区拣取」或「接力拣取」的拣货策略。 所谓 ‧ 分区拣取: 将拣取作业场地做区域划分,每一作业员负责拣取固定区域内的商品。 ‧ 接力拣取: 先决定出数字拣货员各自分担的产品项目或料架责任范围后,各个拣货员只拣取理货 单中自己所负责的部份,然后以接力的方式将拣货单交给下一位拣货员。 使用此种分工合作一张理货单的方式,将可能缩短整体的拣货动线, 减少人员及设备移动的距离,更可提升拣货效率。 拣 取 品 项 移 动 距 离 应用目的 检讨拣货的走行规划是否符合动线效率,且目前储区 ( 拣货区 )的布置是否得当。 计算说明 拣取品项移动距离 = 拣货行走移动距离 订单总笔数 ( 行走移动距离可利用计步器测定。 ) 指针意义 在物流中心中,除了流通加工及销售才会产生附加价值外,其余作业不是附加价值 低,就是没有附加价值。 因此,多余的走行、搬运只会造成公司人力、时间的平白损失,应尽可能避免。 □ 拣 货 人 员 装 备 率 □ 拣 货 设 备 成 本 产 出 □ 每 人 时 拣 取 材 积 数 应用目的 观察公司对拣货作业的投资程度,以及检讨如今有无相对贡献的产出。 计算说明 拣货人员装备率 = 拣货设备成本 拣货人员数 拣货设备成本产出 = 出货品材积数 拣货设备成本 每人时拣取材积数 = 出货品材积数 拣货人员数 每日拣货时数 工作天数 指针意义 当进行机械设备投资时,要仔细地做投资的经济计算及稼动率计算,并且引进设备后,应设法充份加以利用。 批 量 拣 货 时 间 应用目的 衡量每批次平均拣取时间,可做为如今分批策略是否适用的判断指针。 计算说明 批量拣货时间 = 每日拣货时数 工作天数 拣货分批次数 □ 每 批 量 包 含 订 单 张 数 □ 每 批 量 包 含 品 项 数 □ 每 批 量 扱 取 次 数 □ 每 批 量 拣 取 材 积 数 应用目的 衡量每批次拣取的能力及负担,检讨应否增加或减少每次拣货的负荷量,调 整现有的拣货策略。 计算说明 每批量包含订单数 = 订单数量。bpm-物流中心生产力评估指针100诀(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