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药品使用的潜在风险及解决方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对于广大的消费者而言,如何通过自我判断来正确的选购合适的 OTC药品显得尤为重要。 二、 OTC 本身的特性和局限性 俗话说“是药三 分毒” , 非处方药也是药品,故也具有药品本身的风险性。 尽管相对于处方药品来说具有较高的安 全性 , 但其作为处方药品本 身所具有 的风险也 会延续( 如药品的 不良反应 及质量不 合格等)。 例如 , 马来酸氯苯那敏在作为处方药时具有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其在转变为非处方药时该不良反应仍存在 ; 龙胆泻肝 丸中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导致肾损害 , 也是其作为药 品所具有的风险。 而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1]① 在新药上市前的临床研究阶段,由于试验人群数量较少,且条件受限,一些不良反应未能发现; ② 药品上市后短时期内,由于研究和使用的有限性,仍有未发现的药品 不良反应; ③ 随着上市后药品使用时间的延长,某些不良反应发生的频率可能会增加,罕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增高。 三、 OTC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 从 厂商而言 ,新药少, 另起商品名、同药不同名,抬高价格、混淆视听 ,铺天盖地做广告却忽视疗效的现象严重。 [1] 夏东胜: 《 非处方药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规避策略探讨 》 ,中国药物警戒, 2020 年 , 第七期 ,第四页第九行。 6 药品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严重不规范。 由于 OTC 药品本身的独特性 , 使药品标签的一致性和标识的统一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OTC 药品标签内容应包括生产厂家、经销者的名称和地点、内容物 (即活性成分 )的规格、数量或容量、药品统一的标准名称、使用说明、与药 物有关的副作用、禁忌症、注意事项、警示用语及有效期等。 然而,有部分厂家对药品中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或有意回避或含糊其词 , 项目名称五花八门有的把“ 药理作用”称做“ 特性”;有的把“不良反应”称做“ 药物其它的可能作用”;有的把“ 注意事项”称做“ 请注意”或“ 警告”等。 药物用量上 , 说明书只写有成人用量和一句“ 儿童酌减” , 怎么个“ 酌”。 该“ 减”多少让人无所适从。 (二) 从 患者自我药疗而言 OTC 药品时不注重细节。 OTC 药品虽然是经过医药学家的严格遴选,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 ,但在使用 时同样必须十分谨慎。 由于 OTC 药品不需经医师开处方即可选购使用 ,所以消费者能否正确使用 ,主要取决于消费者有否选择能力 ,是否具备基本的医药卫生知识 ,对一般疾病是否有诊断能力,对药物的成分、作用是否了解,是否掌握了一般的用药原则等等,而且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目前有很多消费者都达不到以上的要求,也有好多消费者并不太重视这些细节,也不以为然,其实恰恰是这些的不以为然可能危害自己的健康。 如有很多疾病初期都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头痛、无力等,经过一段潜伏期进而发展,如果不能及时确诊和治疗 ,病情加剧而难以控制,可导致生命的危险。 OTC 药品现象严重。 OTC 药物存在的滥用现象比较严重 ,如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炎痛喜康、布洛芬等 ) ,这类药物的应用相当广泛。 而造成许多患者对解热、镇痛药物滥用或成为依赖者 ,主要因为患者为了解除疼痛症状 ,往往在数周至数月或更长时间连续服药 ,或者是超计量用药。 而使部分患者则产生精神依赖性和耐受性 ,使之成瘾(是药三分毒)。 另外长期滥用解热、镇痛药物,可因积蓄而导致急性毒性反应 ,如头痛、眩晕、视力、听力模糊 ,胃肠出血、高热、脱水、血压下降、昏迷乃至 危及生命。 还可破坏胃肠道黏膜 ,导致溃疡形成或使原有的溃疡灶扩大 ,引起或加重胃肠道出血 ,亦可导致中毒性肝损害。 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对 OTC 药物存在的滥用情况的估计和预防措施还很不足。 而这种 疏忽所造成的损害是难以估计的。 为此,慎用尤其是药物室不容忽视的。 常见有两种情况: ① 消费者在服用一种非处方药同时 , 由于治愈心切, 与 其他同类非处方药并服; ② 消费者在因其他疾病而用药过程中, 又出现新的不适, 未经咨 询医师或药师而自行增加使用非处方药。 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药物的相互作用, 引发不良反应。 [1]。 非处方药的使用是有期限的。 终止自我药疗的。otc药品使用的潜在风险及解决方法(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