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空调业渠道策略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据悉,目前外省一级城市的空调销售, 60%已集中在大卖场, 40%在空调专营店。 在欧、美、日的流通业,家电销量 70%集中在电器专 营店, 30%在超市,百货店只有电器形象店。 目前世界知名的电器流通商,一是大型超市,如沃尔玛;二是电器专营店,如美国的 bestbuy,日本的山田电器、小岛电器,它们以专业性、规模化的采购优势,形成旺盛的生命力。 :加速空调业洗牌 由于空调业今年洗牌进程加快,一些品牌可能会半途倒下,甚至有人预测 80%的空调企业都会从此退出。 因此,空调经销商在 20xx年,将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A、不要踩了地雷 目前中国空调的产能布局不合理,全国还存在着几百家供应商。 国内彩电业经过三五年洗牌,如今只剩下 5—6家彩电大厂,所以说,从生产环节看,今年空调洗牌已是必然。 “今年国美非常谨慎地选择合作品牌,因为不但要看今年,还要看 3 年以后。 ”据王俊洲透露,国美今年在全国只选了八九家空调厂,各区分店再选了三五家区域空调厂,一共才经销 10—15只空调品牌。 松厦冷气今年经营的品牌也已经从去年的 30多个,减少到 20多个。 唐以扬说,“一旦看到厂家在资金链、人事上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要小心,避免踩到地雷。 ” B、抬高进入门槛 由此,今年厂家对商家的渠道争夺也激烈了很多。 一位三线空调品牌的营销老总,日前就曾说,宁愿少做一些广告,也要集中资源,保证进入主流渠道, “顺着它的推力走 ”。 据了解,为了避免因厂家倒闭、全盘负责空调售后维修的情况发生,今年东泽电器开始向空调厂家收劝质量保证金 ”,成立基金,以便应付日后出现类似的售后服务问题。 这种做法,固然有助于 “后向整合资源 ”,但无形中也抬高了厂家进入主流渠道的门槛。 据悉,今年东泽也只做了 25只空调牌子,比去年少。 C、渠道与行业洗牌互动 主流渠道门槛抬高,对原本就背负竞争激烈、原材料涨价 “两座大山 ”的 小空调厂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随着大卖场在空调销售中的比重日渐提高,小空调厂已被逐步排挤到空调市场的边缘。 与此同时,厂家也有风险,因为小零售商一旦倒闭,厂家的铺货就会血本无归。 “大商家会找大厂,供应可靠的空调;大厂家为增加市场份额,也会找大商家。 强强合作是趋势。 ”苏宁的周晓章如此看待未来空调流通的发展形势。 王俊洲则断言, “两三年内,渠道可能只剩下两三家,厂家只剩下 10 家,其它的商家、厂家成为区域供应商,作为补充。 ”因此,空调业洗牌与渠道的洗牌,仿如两个咬合的齿轮,相互推动,相互加速 ——也就是说,今年,空调 行业洗牌将加速渠道的洗牌,渠道的洗牌也将加速空调行业洗牌。 空调售价谁说了算。 商家 VS 厂家 吴裕庆:商家不一定有绝对话语权。 如彩电,现在在广东设分公司的中外彩电企业只有20家,不做他们,做谁。 事实上,目前,几家大彩电企业之间,也已经有了默契。 王俊洲:厂家与商家双赢的前提是消费者满意,因此,空调价格,市场说了算。 包销订制 趋势 VS 陷阱 王俊洲:包销订制的空调,在国美空调销量中已占三成。 主要由商家提出外观、功能、品种的要求,由厂家核选成 本。 它的核心是,商家借助渠道优势,垄断上游优质资源,拿到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 对厂家来说,则可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