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10月上半月通信行业综述(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欺诈短信、色情短信等垃圾短信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将减少利用手机短信进行的违规、犯罪行为。 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四亿,据估计未实行实名登记的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6 页 共 12 页 手机用户超 过二亿。 目前,韩国、欧盟的一些国家已经实行了手机实名制。 据统计,大多数手机犯罪使用的都是非实名的预付费手机。 目前短信息服务投诉是电信服务投诉中最多的业务,投诉的主要内容是垃圾短信和服务提供者的不规范经营。 实行手机实名制,旨在遏制违法短信、诈骗短信、色情短信等垃圾短信,规范经营,减少通过手机短信进行的违规、违法行为。 手机实名制短期内增加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因为实行手机实名制之后,运营商将在技术、设备上进行改动,扩充现有的数据库。 此外,营销模式、业务流程、产品设计也要跟着变化。 但从长远角度看,实行手机实 名制对运营商来讲是利大于弊。 因为它不仅能减少用户欠费风险,还可以对客户进行精确管理。 从目前来说,客户资料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实名制恰巧提供了这样的契机。 手机实名制对正规 SP 影响较小,但违规 SP 面临淘汰。 诈骗短信、垃圾短信等业务随着实名制推行将受到迅速遏制,从而将打击非法经营的 SP 的收入。 因为短信是目前主要的移动数据业务,占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也是支持 SP 收入的主要来源。 对那些不依靠违法、违规短信业务赚钱的正规 SP 来说,手机实名制影响并不大,其影响远小于信息产业部及两大运营商 对 SP 业务的规范和管理制度调整。 SP 监管:电信增值业务 “职业索赔 ”引发争议 近日,在 20xx 全国电信用户委员会座谈会上,电信运营商代表江苏移动表示,目前,在大部分投诉妥善解决的前提下,两类 “投诉专业户 ”最令企业 “头疼 ”。 一类是胡搅蛮缠型,第二类是高学历高智商型用户,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7 页 共 12 页 这类用户在发现 SP 的问题后,也会向运营商投诉,购买服务并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以索赔为目的,这类投诉是新出现的情况。 江苏就有这么一位 “职业 ”投诉用户,该用户熟悉电信业务和相关法规,经常利用 SP 经营中的漏洞进行高额索赔。 SP 要么高额 索赔,要么面对摘牌危险,在权衡二者利弊后,多数 SP 忍痛放血。 据介绍,这位用户每月收入少则几千,多则数万。 信产部电信管理局服务监督处处长游建青表示, SP 高额赔付收买用户会滋生行业不正之风。 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索赔。 对 SP 违规行为的处罚,也应按照正常程序进行,不会因为SP 收买了用户而姑息。 不过游建青同时认为,用户的投诉也是企业的财富。 通过用户的投诉,企业能够看到流程、管理方面的问题。 邱建国认为,消费者提出的问题能够推动问题的解决,如电话卡余额问题的解决就是由消费者首先提出并推动的,目前中国市 场经济还不成熟, “投诉专业户 ”有存在空间。 点评:虽然移动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但由于初期 SP 门槛低,造成了 SP 质量不齐。 SP 行业存在泡沫,其违规经营行为已经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 为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信息产业部在 20xx 年发布了《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20xx 年又以部长令的形式发布《电信服务规范》,其中包括对信息服务业的规范; 20xx 年又开展移动信息服务整治专项。 通过警告、书面限期整改、社会公开通报、吊销经营资格等几个层次对 SP 进行处置。 今年一季度,信产部通报 10 家 SP,要求整改 30 家,二季度,再次通报 10 家 SP,要求 41 家 SP 整改。 但 SP 行业的规范,不仅仅要依靠自上而下的监管,还要依靠消费者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8 页 共 12 页 对自身利益的自觉维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