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冠通信建设公司维护部安全工作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外在静电源的感应,而造成其正负电荷的分离;若此中性物体是导体,可经感应将其带电;若此中性物体是非导体,则易极化而吸引另外的带电 体,如灰尘。 ( 5)静电防护的基本方式 〈 1〉接地: 是在 ESD 防护 中 最重要的方法,包括人员、桌面、椅子、地板。 〈 2〉防静电腕带: 可 用以泄放人体的静电。 由防静电松紧带、活动按扣、弹簧软线、保护电阻及插头或夹头组成。 松紧带的内层用防静电纱线编织,外层用普通纱线编织。 使用防静电腕带需要注意的问题: A、使用腕带操作时不允许断开,否则会失去接地作用。 腕带扣得不紧会造成人体皮肤与腕带的接触电阻变大。 B、腕带应用专门的带插座的接地线与地连结,不能夹在桌面或桌边的金属体上,因为这些金属体对地的电阻可能很大。 C、要经常检查腕带的电阻。 第三 章 巡线篇 一、 交通 道路交通安全 ( 1)通过路口或者穿行道路时,应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 的路段穿行道路时, 应当在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 2)不得跨越、 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有扒车 、强行拦车或者其他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 ( 3)坐长途汽车时要注意:汽车太破旧不坐;避免乘坐超员车辆;上车后第一排不坐;坐下后要抓住把手。 如果发生车祸,要紧紧抱住前面的椅子背不放。 ( 4)乘坐摩托车要戴头盔,后座位者要紧紧抓住驾驶者。 铁路交通安全 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 人员的指挥通行;没有交通信号和管理人员的,应当在确认无火车通过后,方可迅速通过。 严禁在铁轨上行走。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严禁横穿高速公路 , 高速路上巡线必须穿反光背心 并征得当地高管局的同意,且行走时须与车逆行。 二、 迷路 陌生路段需有明确指示路标才能出行。 天气情况恶劣时,需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 谨记随身携带一些必需物品,例如水、食物、手电筒、雨具、收音机、急救药、哨子、手机、记事簿和笔等。 在山路行进时,须设法记住曾经走过的路径。 如不能辨认位置,应往高地走,居高临下较易辨认方向,亦容易 被救援人员发现。 切忌走向山涧深谷,身处深谷不易辨认方向,要再折回高地时也困难,会消耗大量体力;如确定迷路时,应留在原地等候救援,切勿再往前进,以免消耗体力及增加救援的困难。 如果天气寒冷而御寒装备不足,或者遇到雷雨、山火等危险情况时,可暂离高地待情况好转时,再到较高位置等候救援。 三、 浓雾 尽量少在雾中活动,不要在雾中锻炼身体。 穿越马路要当心,看清来往车辆。 驾驶车辆和骑车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乘车(船)不要争先恐后,遇渡轮停航时,不要拥挤在渡口处。 四、 中暑 当环境温度高,而人 体无法借出汗调节体温时,便会中暑。 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燥热、晕眩、不安宁、甚至不省人事。 因此要注意: 行程中如果长时间受到太阳直射,必须要保证有适当的休息,不应过度疲劳。 要多喝水。 中暑时, 应 让患者躺在阴凉处,脱掉衣物,双足翘起。 若患者是清醒的,便给其摄取流质饮品,注意不要让人群阻碍空气流通。 如有必要可采取浸水、敷湿衣物及吹风等能迅速降低体温的方法,直至症状消失为止。 如果患者大量流汗、抽筋 ,可在水中加盐(每半公升水加半茶匙盐),为其补充水分,必要时须 尽早医治。 五、暴寒 身处寒冷的地方又没有足够的衣服,便会出现体温过低现象,即使在夏天,当寒雨或暴雨引起气温急降时,也容易引致暴寒。 暴寒的征象:疲倦、无精打采、皮肤冰冷、步履不稳、发抖、肌肉痉挛、口齿不清、产生幻觉等。 因此要注意: 在寒冷季节 巡线 的前 晚必须充分休息。 暴雨时要找地方躲避风雨,尽快更换湿衣服。 可用衣服把头、脸、颈和身体包裹以保暖。 可食用热饮及高热量的食物,以保持体温。 六、蛇咬 一般蛇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它们认为受到威胁,只要处理得当,它们多数会逃走,因此: 在蛇出没的地方巡线要 着长裤和有高帮的鞋。 沿有现成的小径行走,切勿自行闯路,走草丛和杂树林。 遇蛇时,保持镇定不动,让受惊的蛇尽快逃走。 因为蛇在受到快速动作的刺激时,多数会立刻反击。 被蛇咬后的处理方法: ( 1) 如果带有蛇药,应尽快内外服用。 ( 2)除非是专业人士,否则不要割开伤口的皮肤吸吮或洗涤。 ( 3)让伤者躺下,停止伤处活动,不要抬高伤处。 ( 4)不可喝酒,亦不应做 不必要的活动。 ( 5)在可能情况下,用绷带缚扎伤口以上的部位。 如伤口在手脚 处 ,可用宽阔的绷带包裹伤口以上的部位。 ( 6)安慰伤者。 ( 7)尽快到 医院求治。 如有可能的话,辨别毒蛇的种类,颜色和斑纹,如咬人的蛇已被捕捉,应一并送往医院,以便医护人员辨认,使用适合的血清。 七、蜂螫 在山野地方,经常会有蜜蜂、大黄蜂或马蜂等 出没, 应 小心避免误触蜂巢,引致蜂群的攻击 而受螫伤。 沿现成的小径行走,切勿自行闯路,避免走蕨丛,那里通常是昆虫和黄蜂聚居的地方。 不要打扰蜂窝,切勿以树枝拍打路边树丛。 在身体和衣服上喷涂防蚊油。 避免使用芬芳味的化妆品,因为可能吸引蜜蜂。 若遇蜂巢挡路,可绕路前进。 若遇一、两只黄蜂在头上盘旋 ,可以不加理会,照常前进。 如有螫针,可用钳子拔除,但不要挤压毒囊,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皮肤。 若遇群蜂追袭,可用外衣盖头、颈,蜷曲卧在地上不动,待蜂群散开后 再离开。 可用冷水湿透毛巾,轻敷在伤处,减轻肿痛。 严重螫伤应尽快求医。 八、危险 植物 山野间有些 常见 植物会对巡线者构成危险。 例如:漆树会令皮肤过敏;两面针会剌伤手脚;进食有毒的野菇 /野果会致命。 因此要注意: 避免走入生长茂密的丛林中。 巡河道时最好带上手套,避免皮肤接触到危险的植物。 必须穿过丛林时,要用手巾或衣物包裹头 和外露的皮肤。 切勿用手接触漆树,如 触摸到漆树 引起皮肤敏感时,应立刻求医诊治。 用手抓植物时,留意是否有针刺。 不可随便采摘野菇或野果食用,如误食中毒,应立即求医诊治。 第四 章 抢修篇 一、 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是一项复杂、危险的工作,因此,要特别做好如下防范 措施: 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凡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症以及其它不适应高空作业的人员,均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施工人员在 3 米以上的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在陡坡施工时要拉好保险绳。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所用材料必须放置稳妥。 所用工具必须随手装入工具袋,以防高空坠落伤人。 非操作或非抢修 排障 人员 ,不得攀爬线杆、绳索或随同吊物上下。 二、开挖作业 动土作业前,应注意地方管线的防护,统一协调组织。 应根据需要设置护栏和警告标志,夜间应悬挂红灯示警; 挖掘土方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准采用挖底脚的办法挖掘; 在挖较深的坑、槽、井、沟时,严禁在土壁上挖洞攀登。 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 要视土壤性质、湿度和挖掘深度设置安全边坡或固壁支架。 特别是雨雪后和解冻时期,如发现边坡有裂缝、松疏或支撑有折断、走位等异常危险征兆,应立即停止工作,并采取措施。 作业时应注意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保持 通风良好。 发现有毒有害气体时,应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如有人员发生 中毒现象,应立即向“ 120”急救 中心求救。 在坑、槽、井、沟的边缘,不能安放机械、铺设轨道及通行车辆。 如必须时,要采取有效的固壁措施。 所有人员不准在坑、槽、井、沟内休息。 三 、 抢修车辆安全规定 高速公路上通行 ( 1) 应严格遵守右侧通行的交通规则。 在行驶方向的右侧车道(即两车道的行车道)或中间车道(即三车道的行车道)行驶 ,最左侧的车道为超车道。 不得长距离压分道线行驶。 ( 2)应该避免在高速公路行驶中急打转向盘或紧急制动。 如发现坠落危险品或大件物品时,不要自己搬移。 高速公路上出现阻滞时,不可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上行驶,以免妨碍交警与救援车辆的通行。 ( 3)选择恰当的行车间距。 一般以车间距离的米数与车速( km/h)的数值相同为宜,即车辆以 80 公里的时速行驶时,车间距离应保持在 80 米为宜。 在此,应注意观察车速表指针的指示情况和 利用道路一侧的距离判定标志,适当的修正车间距离。 若遇路面有水、 冰时,其车间距离应增加 1— 3 倍。 ( 4)高速 公路上禁止掉头、倒车、逆行。 需要超车时,应先观察和判断前车是否也要超车, 后面是否有车超上来。 如果条件允许,超车 变道时,应先向左发出转向信号,夜间还需变换使用远、近光灯,稍停片刻后,一边注意被超车的动向,一边平缓地驶出行车道,适当加速超越。 超车后返回行车道前,要在超车道行驶至驾驶员从后视镜 能观察到被超车的全车时,方可向右发出转向信号,平缓地向右转动转向盘驶入行车道,关闭转向灯,恢复正常行驶。 车辆正常行驶时,不应长时间占用左侧车道,以免后车无法超 越。 应按照整个车流的动态谨慎驾驶车辆,不得随意提高车速频频超车。 不 准长时间超速行驶。 高速公路上停车 ( 1) 除遇有障碍、发生故障等必须停车的情况外,不准随意停车。 车辆因故障或事故等原因不能离开行车道或在右侧路肩停放时,必须点亮危险报警信号灯,并在行驶方向的后 100 米处设置故障车警告标志,夜间还需同时打开视宽灯和尾灯。 ( 2) 为确保安全,车辆夜间在紧急停车带上停放时,也应打开危险报警信号灯、视宽灯和尾灯。 车辆在路肩上排除故障时,应留一人在车后监视车后公路上行车的动态。 ( 3) 车辆在行车道上停车时,应在确认后方的车辆动态不影响安全后,再打开车门,乘客应从车辆右侧下车,在乘 客下车时,应有人在车后担任警戒,乘客在路肩上不得随意走动。 车辆使用安全 ( 1) 系安全带。 事实证明,安全带能在翻车事故中极大地减少死亡或受重伤的危险,因为翻车事故的受害者大多因部分或完全被抛出汽车而导致死亡,故而在翻车事故中使用安全带较之在其他事故中更能减少致死率。 ( 2) 避免可能导致失控的情况。 包括在酒精或药物的影响下驾车;昏睡时或警惕性不高时驾车;在一定状况下行驶速度过快。 ( 3) 避免极端的转舵。 在高速行驶时,过度调整或转舵都可能使驾驶员对车辆失去控制,从而导致汽车侧滑出去而翻车。 如果要开出道路, 应该逐渐减速直至安全时再将车灵活地开回到道路上。 ( 4) 正确保养轮胎。 因为在减少翻车事故几率中保持对车辆的控制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不正确的轮胎气压和过度磨损的轮胎都是危险的。 过度磨损的轮胎可能导致车辆在湿滑路面上侧滑,从而导致汽车滑出道路而增加翻车的危险。 不正确的轮胎气压会加速轮胎磨损,并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正确地保养轮胎并在必要时更换轮胎 是十分重要的。 ( 5) 正确装载车辆。 查阅车辆使用手册,了解所驾驶汽车的最大安全装载量以及装载时合理的分配。 在使用任何种类的车顶行李架时都要特别留意汽车厂家的说明和重量限度。 放在车顶的任何负载都将处于汽车的重心之上,从而增加翻车的可能性。 第五 篇 意外事件 篇 一、 烫伤 若 发生烫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手足皮肤烫伤后,立即把酒精倒入盆内,将伤处全部浸入酒精中,即可止痛消红,防止起泡。 如伤处不在手足,又不在容易浸泡的部位,可用一块药棉浸入白酒中, 取出后贴敷在伤处,并随时将酒淋在药棉上,以防干燥。 数小时后即能收到良好效果。 烫伤后,马上抹些肥皂,可暂消肿止痛。 切上几片生梨,贴于烫伤处,有收敛止痛作用。 先用凉水把伤处冲洗干净,然后把伤处放入凉水中浸泡半小时,一般说,浸泡时间越早,水温越低(不能低于 5℃,以免冻伤),效果越好。 但伤处已经起泡并破了的,不可浸泡,以防止感染。 若发生小面积烫伤时,立即涂点牙膏,不仅止痛,且能抑制起泡。 已经起泡处也会自行消退,且不易感染。 用淡盐水轻轻涂于灼伤处,可消炎。 用鸡蛋清、熟蜂蜜和香油混合 调匀涂敷在受伤处,有消炎止痛作用。 可马上将受伤部分浸泡在煤油里,数分钟后就可止痛,并有消肿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用金霉素眼药膏涂在伤处,数分钟后即可消肿止痛。东冠通信建设公司维护部安全工作手册(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