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心得体会8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进行认真梳理。 从人群看,主要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从区域看,主要是深度贫困地区;从领域看,主要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明显。 文章指出,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一是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二是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 三是要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 四是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 文章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 各地发展水平有差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的工作也应各有侧重。 要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客观真实反映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形成良好预期,坚定发展信心。 我们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 “ 最后一公里 ” ,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 “ 两个一百年 ” 奋斗目标有机衔接。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 “ 两个一百年 ” 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步,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严峻形势,强化政治担当,瞄准短板弱项,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 最后一公里 ” ,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战。 决胜全面小康补短板、强弱项,必须抓牢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建成 “ 繁荣富足 ” 的小康。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决胜全面小康补短板、强弱项,必须打好重点战役,努力建成 “ 成色十足 ” 的小康。 当前我村尚未达标的指标,都是 “ 硬骨头,都是 “ 难中之难 ”“ 坚中之坚 ” ,我们要按照 “ 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 ” 的原则,明确主攻方向,精准攻坚突破。 要坚决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持续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聚力攻克“ 三保障 ” 堡垒,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坚决打好农房改善主动战,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全力加快工作节奏,一体推进功能配套,让农民 “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 ;聚焦群众最想解决的问题,用功发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决胜全面小康补短板、强弱项,必须坚持实干苦干,努力建成 “ 群众认可 ”的小康。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 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只有一年零一个季度时间,时间紧迫。 我们必须以决战决胜的奋斗姿态和不胜不休的坚韧毅力,保持 定力不折腾,务实推进不浮躁,稳扎稳打向前走。 要强化系统思维,正确处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补短板强弱项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更加注重将 “ 全面性 ”“ 广覆盖 ”“ 高质量 ” 目标要求贯穿始终。 对照任务清单具体抓,逐条逐项 “ 过筛子 ” ,不达目标决不收兵。 要力求高质量,坚持高标准、追求高水平,既 “ 量 ” 上达标, “ 质 ” 上也要过硬,既有数字 “ 高度 ” ,更要有老百姓感受的 “ 温度 ”。 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 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弘扬 “ 三真 ” 精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关键措施,切实凝聚决战决胜全面小 康的强大合力。 【篇五】 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 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 今年仅剩七个月,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 “ 工匠精神 ” ,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坚决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 《爱师网,原文链接 要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 “ 匠心 ” 补齐短板。 《诗经》中的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 琢磨的工作精神,是 “ 匠心 ” 所在。 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无论是 “ 两弹一星 ” 、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 “ 匠心 ”。 “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如此。 党员干部要使出 “ 绣花功夫 ” ,找准本地的发展短板,要沉下心来分析研究补短板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步骤。 要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中间,把准真症结、找准真需求、定准真措施。 要牢牢把握 “ 精准 ”二字,深耕细作,把短板补精细,确保无沙眼、无毛刺、无瑕疵。 要用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 “ 匠人 ” 补好短板。 完成一项大的工程,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必须团结协作才行。 协作是团队精神的要义,爱岗敬业是团队协作共进的根本,这是一种 “ 匠人 ” 精神。 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需要全社会的团结协作。 广大党员干部要与困难群众心连心,争取各级组织和群众的大力支持配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