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32万吨年苯—甲苯连续精馏装置工艺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ax   精馏塔的塔径mVD S   按标准塔径圆整取mD  精馏塔高度: 精馏塔有效高度:  mHNZ T  )( 精精 提馏塔有效高度:mT )116( )( 提提 在进料板上方开一人孔,其高度为 600mm 故精馏塔的高 度为mZZZ  提精 精馏塔的总高度: 塔顶空间 DH 取塔顶 2 0 .4 5 2 0 .9DTH H m    进料板高度 FH 0. 00 8 0. 9 0. 00 8 0. 90 8FDHH     塔底空间 WH 假定塔底空间依储存液量停留 10 分钟,那么 塔底液高: mALth TSW .  取塔底液面距最下面一层板多预留 490mm,故塔底空间mH W  封头高度 1H 由塔径 =700mm,取椭圆形封头,曲面高度 h=,直边高度 h’= 裙座高度 2H 取一个平台高度 2  塔壁厚计算 取每年腐蚀 ,因限制用年数为 15 年,年寿终了的最低 4mm 那么壁厚 m in ( 4 1 . 5 1 5 ) 2 6 . 5m m m m     故按标准,取壁厚 28mm。 塔总高度(不包括裙座) mH )(  塔和塔板的工艺尺寸设计 溢流装置 因塔径为 ,所 以采用单溢流型的平顶弓形溢流堰、弓形降液管、凹形受液盘,且不设进口内堰。 溢流堰长(出口堰长)wl 取mDl w  精馏段堰上溢流强度    hmmhmmlL wh ./100./3339。 ,满足强度要求 提镏段堰上溢流强度    hmhmmlL wh ./100./3339。 ,满足强度要求 出口堰高wh owLw hhh  , 对平直堰  3/2/0028 whow lLEh  精馏段: 由Dlw及wh LL,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图如下得 1E   mmh ow 3/2 (满足要求) mhhh owLw  验证:owwow hhh  (设计合理 ) 提镏段: 由Dlw及,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图 55 得 1E, 于是:  mmh ow 3/239。 (满足要求) mhhh owLw 39。  验证:39。 39。 39。 owwow hhh  (设计合理 ) 降液管的宽度dW和降液管的面积fA 由Dlw,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P120 图 57 得/ 2 , / 5d f TW D A A, 即:md ,22 DAT  , mAf 。 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 精馏段:)( 提馏段:)( 降液管的底隙高度oh 精馏段: 取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流速 ,则有: mmhmlLhwwh 039。 00   在 合理范围之内 提镏段: 取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流速m/ou,则有: mmhhmlLhwh.. 39。 039。 39。 039。 39。 0 故合理 选用凹形受液盘,深度mmhW 5039。 。 塔板布置 塔板的分块 本设计塔径为mmmD ,故塔板采用分块式,塔板分为 3 块。 边缘区宽度确定 取39。 s  SWW取 Wc 开孔区面积计算 2 2 2 12 ( sin )180a xA x r x r r      其中 : mWDrmWWDxCsd )(2 )(2 故 2222 ) (2 mA a   浮阀数计算及其排列 精馏段: 预先选取阀孔动能因子10oF,由 F0=vu 0可求阀孔气速u, 即smFV/   F1 型浮阀的孔径为 39mm,故每层塔板上浮阀个数为 )(44 200  udVN S 浮阀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 取同一横排的孔心mmt 75 则排间距mmNtAt a 39。 1  考虑到塔径比较大,而且采用塔板分块,各块支撑与衔接也要占去一部分鼓泡区面积,因而排间距不宜采用 ,而应小一点,故取mmt 5039。 ,按t 75,mmt 5039。 以等腰三角叉排方式作图得阀孔数52N 实际孔速 smNdVuoS /4 2239。 0   阀孔动能因数为 39。 39。 00  VuF  所以阀孔动能因子变化不大,故此阀孔实排数适用。 )(52)(/ 2200  DdNAA T 此开孔率在 5%~15%范围内,符合要求。 所以这样开孔是合理的。 塔板压降 气体通过干板的压降ch 精馏段: 由式 vcU 可计算临界阀孔气速ocU,即 smVOC/   39。 00 cUU ,可用39。 39。 202 39。 Lvcc gUh 算干板静压头降,即 mh c 2  计算塔板上含气液层静压头降fh 由于所分离的苯和甲苯混合液为碳氢化合物,可取充气系数 , 已知板上液层高度 ,所以依式Ll hh 0 8 40l    计算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静压头降h 由于采用浮阀塔板,克服鼓泡时液体表面张力的阻力很小,所以可忽略不计。 这样,气流经一层,浮阀塔板的静压头降ph为 mhhhh lcp   kpapaghp Lpp   液泛计算 精馏段: ( 1)计算气相通过一层塔板的静压头降 ph ,前已计算mhp  ( 2)液体通过降液管的静压头降d 因不设进口堰,所以可用式20  hLLhwsd 式中mhmlsmL ws ,/ 03  mh d 2   ( 3)板上液层高度: 则mH d  为了防止液泛,按式:)( wTd hH ,取安全系数, 选定板间距,mhW    mhH wT )(  从而可知mhHmH wTd 358.)(  ,符合防止液泛的要求 (4) 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校核 应保证液体早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大于 3~5 s,才能使得液体所夹带气体释出。 本设计ssLHA STf ,可见,所夹带的气体可以释放出来 雾沫夹带的计算 判断雾沫夹带量Ve是否在小于 10%的合理范围内,是通过计算泛点率1F来完成的。 泛点率的计算时间可用式: %%10011 TFVLVsPFLSVLVsAKCVFAKCZLVF 和 塔板上液体流程长度 mWDZ dL  塔板上液流面积 mAAA fTp  精馏段: 苯和甲苯混合液可按正常物系处理,取物性系数 K 值, K=,在从泛点负荷因数图中查得负荷 因数FC,将以上数值 分别代入上式 %%  F 及%%   为避免雾沫夹带过量,对于大塔,泛点需控制在 80%以下。 从以上计算的结果可知,其泛点率都低于 80%,所以雾沫夹带量能满足干气)(液) /kg( kge V 的要求。 塔板负荷性能图 雾沫夹带上限线 对于苯 甲苯物系和已设计出塔板结构,雾沫夹带线可根据雾沫夹带量的上限值干气)(液) /kg( kge V 所对应的泛点率1F (亦为上限值 ),利用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