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医疗产业机会与风险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因 ............................................................................................... 31 图 中国农村居民前十死因 ............................................................................................... 31 图 我国医疗保健与消费支出趋势图 ................................................................................. 42 第一章 医疗行业概述 医疗行业是提供医疗服务的行业。 医疗机构为该行业主体,行业产品为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的范围包括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 我国医疗行业处于仍处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初期。 疾病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使整个行业无明 显的生命周期;行业技术密集、基本技术发展缓慢;同时“以药养医”的医疗状态,频繁的医疗纠纷等行业问题也很突出。 第一节 医疗行业概述 在我国,能够提供医疗服务的行业我们统称为医疗行业。 一、医疗机构与医疗服务 医疗是针对健康保健提供的一种服务。 医疗机构是指提供各类医疗服务的各种类型的法人机构。 它是医疗行业的主体,整个行业的平台,由其提供整个医疗行业的产品,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的种类,质量与医疗机构的大小和优劣息息相关。 我国医疗服务的范围仍然是传统的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 医疗机构包括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 诊部、诊所 /卫生保健所 /医务室、专科防治所 /站等多种形式。 根据不同的特异服务的提供又可将医疗机构分为综合医疗、专科医疗;依据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卫生改革的目标模式分为盈利医疗和非盈利医疗机构;依据医疗机构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核心,分为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等;依据投资者的不同,还有国有医疗,合资医疗和独资医疗的区分。 二、相关行业介绍 上游供给:医疗设备与 器具生产、医药制造产业(医和药本身属于两个方面,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 这里的药是指医疗服务中使用的药品,所以,这里的医药是医疗服务和药品两方面的内容)、投资资本金市场。 下游需求:医疗卫生服务。 保健美容服务。 第三方主要以医疗保险的形式存在,一般有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国家医疗保险和储蓄医疗保险四种模式。 监管方以政府以及社会机构为主体。 第二节 我国医疗行业的行业特征 一、疾病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令整个行业没有明显生命周期 医疗行业的主要产品是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的种类和特点取决于疾病的种类,而疾病的变化多样以及病种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还达不到彻底消灭一切疾病,因此,医疗行业始终不同程度地处于成长期,是永远的朝阳行业同时难以体现出明显的生命周期。 二、医疗市场分布不均,产品价格弹性弱,对买方控制力强 我国医疗行业中机构众多 ,但布局并不合理,分布很不均匀,城乡差异显著。 设施先进环境优越,医疗人员齐备的综合医院集中于城市中,在人口众多 的乡村分散着卫生院,防疫站等低端医疗机构。 农村人口的就医就诊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于是出现大量乡村医患源涌向城市的特殊现象。 医疗机构提供的产品是种特殊产品,它的质量与人的健康和生命相关,它有自己独特而固定的标准。 医疗服务产品虽然有差异,但差异度同工业产品相比小很多。 同时,人们对医疗服务产品的需求不会因整个市场上产品的多少变化而变化巨大。 从长时间看,市场上对该产品的需求是在一个固定区间范围内波动的,而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取决于市场因素,在于人们的健康状况。 因此,反映在产品的表现就是,医疗市场上价格弹性弱。 需求 的相对固定和价格弹性弱,价格的上升和下降与需求没有强相关性,产品在市场上必然处于相对的强势地位,表现出其价格对买方很有控制力。 因为价格即使持续走高,需求也不会同比例降低,市场中存在大利润空间。 三、技术密集、基本技术发展 缓慢、高新技术更迭 医疗行业属于技术密集的行业,我国医疗机构中基本诊断治疗技术发展相对已成熟而技术进步却比较缓慢,在一些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高新技术不断应用,更迭发展。 四、我国的医疗正处在市场化和产业化过程的初期 随着医药分家、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医疗服务业开放、 中外合资 、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等措施的出台,非营利性医院的涌现和企业化运作,无疑为我国医院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带来了契机。 按照产业的概念,产业就是所有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并提供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群体。 我国的营利性医疗机构还刚刚兴起,中国的医疗正处在市场化和产业化过程的初期。 这为在寻找投资渠道的社会资本敞开了全新的产业大门,但同样是产业化的初期,政策法规并不完善。 尤其缺乏政策支持,这成为产业化道路上的障碍。 第三节 宏观经济环境与医疗卫生产业 一、 20xx 年宏观经济的发展及 20xx 年预测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 的数据, 20xx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136515 亿元,比上年增长 %,没有出现大的起落。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0744 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72387 亿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43384 亿元,增长 %。 国内经济呈现如下特征: (一)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获得丰收。 全年粮食总产量 4695 亿公斤,比上年增产 388亿公斤,增长 %,扭转了 1999 年以来连续 5 年下降的局面;粮食单产 308 公斤 /亩,比上年增长 %。 粮食单产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棉花产量 632 万吨, 比上年增长 30%;油料 3057 万吨,增长 %;糖料 9528 万吨,下降 %。 肉类总产量 7260 万吨,增长 %;水产品产量 4855 万吨,增长 %。 (二)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效益继续改善。 全年工业增加值 62815 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增速比上年略有回落。 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 %;重工业增长 %,轻工业增长 %。 分主要产品看,原煤、发电量分别增长 %和 %,生铁、粗钢和钢材分别增长 %、 %和 %,微型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机、空调器等增长 %%,汽车产量 520 万辆,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 %。 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 11342 亿元,增长 %。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有所回落。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70073 亿元,比上年增长 %,增速比上年回落 个百分点,呈逐步平稳回落态势,一季度增长 43%,上半年增长%, 13 季度增长 %。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58620 亿元,增长 %;农村增长 %。 投 资结构有所改善。 第一产业投资由上年下降 %转为增长 %;第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 %和 %,分别回落 8 个和 个百分点。 部分增长过快行业的投资增速明显回落。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速回落 个百分点,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回落 个百分点,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回落 个百分点。 农业、能源等行业投资力度加大。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增长 %和 %。 (四)市场物价涨幅有所提高。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 比上年上涨 %,涨幅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主要是受上年涨价滞后因素的影响。 其中,城市上涨 %,农村上涨 %。 从构成看,食品价格上涨 %,其中粮食价格上涨 %,肉禽及其制品上涨 %,蛋上涨 %。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 %。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 %。 (五)消费市场稳中趋活。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3950 亿元,比上年增长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比上年加快 1 个百分点。 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 %;餐饮业零售额增长%。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汽车类增长 %,石油及其制品类增长 %。 (六)外经外贸快速发展。 全年进出口总额 11547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 其中,出口 5934亿美元,增长 %;进口 5614 亿美元,增长 %。 全年贸易顺差 320 亿美元,比上年扩大65 亿美 元。 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 606 亿美元,增长 %。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 6099 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 2067 亿美元。 (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422 元,比上年实际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936 元,实际增长 %,是 1997 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 11955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5929 亿元。 二、宏观经济发展对医疗卫生产业的影响 00 . 511 . 522 . 51 9 9 1 1 9 9 2 1 9 9 3 1 9 9 4 1 9 9 5 1 9 9 6 1 9 9 7 1 9 9 8 1 9 9 9 2 0 0 0 2 0 0 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图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 中国卫生总费用占 GDP 的比重呈波动增加,基本与国民经济发展成同步增长的态势。 具体看 ,199 1994 年的弹性系数表明卫生发展严重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自 1995 年以后弹性系数大于 1,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表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很超前。 虽然 1999 年以后的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减缓,但是仍然表现为较高的增长态势。 医疗卫生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反映。 长远看,医疗行业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同步,不能过多地争夺社会经济其它部门增长的资源,不能超过社会经济大体系的承 担能力;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要适宜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增长,适宜于增长和变化了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 第四节 重要术语 一、医疗与医疗行业 医疗是针对健康保健提供的一种服务。 医疗行业泛指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行业。 二、医药分业 医和药本身属于两个方面,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 这里的药是指医疗服务中使用的药品,所以,这里的医药是医疗服务和药品两方面的内容。 医药分业,就是把医疗服务和药品销售作为两个领域,改变药品销售作为医疗服务收入一部分的状况。 三、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是指提供各类医疗服务的各种类型的法人机构。 第五节 当前我国医疗行业突出问题 一、“以药养医”的医疗机构体制和频繁医患纠纷并存 我国医疗机构的行为主体,医疗机构。 他们主要是事业化运营为主的国有组织。 由于国家预算投入不足,医疗费用控制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医护人员的名义收入的低度刚性化,医院药品收入实际成为弥补医疗机构成本的主要手段,医疗机构大型现代化诊疗设备的竞争性投资也成为弥补其收入不足的又一个手段。 从而形成医疗机构依赖 “以药养医 ”的生存机制。 我国医疗机构中,政事合一的管理体制、扭曲的收入机制、不充分的竞争压力和日益增长的庞大的医疗需求,使主要以准入许可和 评级为手段的质量管制难以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目的。 过度的需求诱导和服务不足同时存在,导致大量严重的医患纠纷和医疗服务质量普遍不高。 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投资医疗业门槛高 城镇和农村卫生环境差异极大,医疗资源的分配极为不均衡;民间投资医疗的潜力和积极性很大,但由于税制落后和政事不分,国家对民间医疗机构进入设立了很高门槛。 背景原因: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医疗卫生领域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机制的形成都不到位。 医疗保障部门缺乏竞争、商业医疗保险市场很小、保险方对医院控制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几乎没有任 何监督力量存在。 医院之间也没有形成有效竞争格局。 而社会资本办医在医生执业资格、职称、社保定点、项目审批等限制和税收安排等方面一直受到较多限制,发展缓慢。 政府在医疗建设中忽视农村医疗卫生的建造,直接导致现在城乡的巨大差异。 第二章 国际医疗行业比较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不断进行医疗改革的探索,寻求能够确保医疗的平等与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医疗体系的医疗效率的医疗制度。 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医疗制度非常接近(美国与其他国家差别较大),但都有不同程度问题,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努力寻求医疗服务市场上的市场机 制与非市场机制的平衡点。 第一节 欧美国家医疗业改革 一、 美国 美国政府一直强调私立医院的发展,对公立的公益性医院的重视不够,这导致医疗总支出的增长速度很快,甚至超过了 GDP 的增长速度,而用于公共卫生的支出只占总支出的 3%。 在单纯强调医疗产业的市场化后,美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受到影响,医疗卫生机构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大多数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高昂的医疗费用和基本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渐渐加深,政府为调解矛盾而逐步介入医疗服务市场,加大公益性医院和基本医疗保障的资金注入。 随着情况的好转,矛盾的缓和,政府渐渐退出管 理,再次让位于市场。 因此,美国医疗制度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完全市场机制作用 ——政府与第三方逐渐介入医疗服务市场 ——重新强调加大市场机制的作用转变。 二、 英国 在英国,原有的国家卫生保健服务体制均为国营的医疗体制。 其医疗卫生与美国相反,政府提供了所有医疗福利。 医生属于国家公务员,收入采取薪金制,没有形成促使医疗效率提高的经济激励机制;通常医生把自己本可治疗的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