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于深度调整和再平衡阶段,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 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较多。 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部分新兴市场经济 第一章 国际经济金融环境 9 体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等因素,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 临的主要挑战。 美联储加息导致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可能产生一定外溢 效应。 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分化及其相互影响,将会引发全球资产配置的调 整和风险的重新定价,加大主要储备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并加剧跨境资本流 动。 同时,美联储加息路径也可能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包括美国经济扩张受周 期性因素影响动能减弱、美国经济受到海外冲击、美元汇率持续大幅走强等, 其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增大未来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可能面临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 美联储加息之前,许 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经常账户赤字比重和外债负 担率较高,已经暴露出一定的经 济脆弱性。 美联储加息之后,新兴市场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与发达经济体协同 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不少经济体面临收紧本国货币政策和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 力的两难选择。 在此背景下,具备经常账户赤字较高、对外债依赖性较高、对 大宗商品出口依赖较高、名义上或实际上实行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等特征的新兴 市场经济体,潜在风险需重点关注。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出口国经济下行压力和债务风险增加。 2020 年,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始终保持低位震荡态势。 受世界经济增长低于预期、 地缘政治紧张、供需关系等多重因素相互影响,未来大宗商品价格不确定性依 然较大。 部分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以初级大宗商品出口为经济支柱的国家经济 增长面临严重冲击,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地缘政治风险有所上升。 国际反恐形势更加严峻,中东地缘政治更趋复 杂,可能对包括国际原油价格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影响。 同时,欧洲移民 潮危机仍将持续,短时间内难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可能影响欧元区经济复 苏。 五、展望 2020 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呈现不均衡复苏。 IMF 预计 2020 年和 2017 年全球 经济增速分别为 %和 %,低于前期预测值。 各经济体能否加强宏观政策 协调,妥善应对潜在不利因素,促进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金融能否保持稳定 的关键。 美国 经济预计将继续向好。 受能源价格较低、财政赤字收窄以及房地产和 劳动力市场状况改善等有利因素影响,美国经济预计将继续复苏, IMF 预测 美 10 国经济增长率将从 2020 年的 %上升至 2020 年的 %。 但美元走强对出口和 制造业带来的压力也可能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前景。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制定 长期财政计划,有助于改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保 证财政可持续性,促进经济增长。 欧元区 经济预计将继续温和复苏势头。 受低能源价格、宽松货币政策和 欧元贬值等有利因素影响, IMF 预测其经济增长速度将从 2020 年的 %上升至 2020 年的 %。 为促进经济复苏,欧元区可能采取进一步措施,包括:保持 财政政策灵活性,进一步落实 “欧洲投资计划 ”,积极利用公共资金带动私人 部门投资;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重点改善劳动力市场和服务业市场环境,并 鼓励创新;应对移民潮可能带来的冲击和潜在影响。 日 本 经济可能走向缓慢复苏。 受财政整顿推迟、能源价格下跌、金融环境 宽松及消费增长等因素影响,日本经济短期内仍将保持复苏态势, IMF 预计 日 本经济增长率将由 2020 年的 %上升至 2020 年的 %。 为提振经济,日本有 可能进一步推进结构性改革,完善农业、能源和税收等领域政策,采取措施缓 解劳动力不足的压力。 同时,应密切关注宽松货币政策下金融体系对市场流动 性减少、资产价格波动增大等不利因素抵抗力减弱的风险。 新兴市场经济 体 经济增速可能略有回升。 IMF 预计其 2020 年 增速将由 2020 年的 %上升至 %。 为减少经济脆弱性,促进经济增长,新兴市场经济体 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突破基础设施瓶颈,解放供给侧 约束,形成富有活力和创新氛围的商业环境;加强对金融部门的监管,实施宏 观审慎政策,保持金融系统稳定;维持汇率灵活性,缓解外部不利冲击。 对于 财政收入紧张的国家,可考虑削减公共支出、提高支出效率、提高非大宗商品 收入,增强财务可持续性。 dLE且常盟军黯 2020 第二章 中国经济金融运行 第二章 中国经济金融运行 13 2020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 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 调结构防风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 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 一、宏观经济运行 (一)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 2020 年我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万亿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 第一至第四季度同比分别增长 %、 %、 %、 %(见图 21),走势总体平稳。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万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万亿元,增长 %;第三产业 增加值 万亿元,增长 %。 从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看,第一产业为 %,下降 个 百分点;第二产业为 %, 下降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为 %,提高 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 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 升,首次超过 50%,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21 中国经济增长情况 (二)需求结构有所改善,国际收支基本平稳 2020 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万 亿元,同比增 长 %( 见图 22) , 14 增速比上年回落 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亿元,同比增长 %,增速回落 个百分点。 货物进出口总额 万亿元,比上年下降 %。 其中,出口 万亿元,下降 %;进口 万亿元,下降 %。 进出口相抵,全年贸易顺差 万亿元,同比增长 %。 需求结构进一步改 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提高 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22 三大需求累计增长情况 2020 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 3 30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与同期 GDP 的比 值为 %;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 1 424 亿美元,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逆差 4 856 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 3 429 亿美元。 2020 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 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 5 127 亿美元,下降 13%,总量仍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因国际收支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下降 3 423 亿美元,因汇率、资产价格 变动等非交易因素形成的外汇储备账面价值下降 1 703 亿美元。 专栏 1 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 2020 年,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人民币国 际化持续快速推进。 一、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 SDR) 2020 年 11 月 30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将人民币纳入 SDR货币篮 第二章 中国经济金融运行 15 子。 SDR 货币篮子相应扩大至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 5 种货 币,人民币在 SDR 货币篮子中的权重 为 %,美元 、 欧元、日元和英 镑的权重分别为 %、 %、 %和 %,新的 SDR 篮子将于 2020 年 10 月 1 日生效。 人民币加入 SDR,有助于增强 SDR 的代表性和吸引力, 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增强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活力,从而更好地 支持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对中国和世界是双赢的结果。 二、人民币国际使用稳步增长 根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 SWIFT)统计, 2020 年 12月,人 民币是全球第 3 大贸易融资货币、第 5 大外汇交易货币、第 5 大支付货币。 按照国际收支统计,人民币已连续五年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收付货币。 2020 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 万亿元,同比增长 22%。 截至年 末,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境内企业已达 17 万家,已有逾 124 个境外国家 和地区的银行在中国境内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 同时,人民币跨境 金融交易有序开展。 截至年末,共有 292 家境外机构获批银行间债券市场 额度 万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RQFII)试点境外国家和 地区由上年末的 10 个拓展到 16 个, 156 家合格境外机构获得投资额度 4443 亿元, 15 家机构开立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RQDII)专户115 个。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合计 万 亿元。 持有人民 币 储备资产的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数量不断增加,年末约 50家境外央 行或货币当局在中国境内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并纳入其外汇储备。 三、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框架不断优化 进一步便利跨国企业开展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发 布《关于进一步便利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的通 知》,为跨国企业集团进行境内外资金余缺调剂提供更多便利和更大空 间。 积极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已在全国 15 个地区开展跨境人民币 创新试点业务。 拓宽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渠道,金融市场双向开放进程 明显加快,明确已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清算行和参加行可开展债 券回购交易;明确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运用人民币 投资银行间市场实行备案制,并自主决定投资规模;明确境内原油期货 以人民币为计价结算货币,引入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经纪机构参与交易; 明确境外央行类机构可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 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际合作成效显著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CIPS)成功上线运行,人民币跨境清算结算 16 体系在运行时间、清算路径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人民币跨境收付信 息管理系统( RCPMIS)进一步完善,全面监测分析评估资金跨境流动 状况,为现场和非现场检查提供支撑,防范相关风险。 境外人民币清算 安排进一步扩大,截至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已在 20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人民币清算安排,覆盖东南亚、西欧、中欧、中东、北美、南美、大洋 洲和非洲等地。 2020 年,境外清算行人民币清算量累计 万亿元。 双 边货币合作进一步深化。 截至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已与 33 个国家和地区的 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超过 万亿元人民 币,在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PPI 连续下降 2020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上涨 %,涨幅比上年回落 个 百分点(见图 23),其中各季度涨幅分别为 %、 %、 %和 %。 分类 来看,食品价格上涨 %,涨幅回落 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 %,涨 幅回落 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上涨 %,涨幅回落 个百分点;服务价格 上涨 %,涨幅回落 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同比下降 %,降幅扩大 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 %,生活资料 价格下降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PPIRM)同比下降 %,降幅扩大 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23 主要物价指数月度同比走势 第二章 中国经济金融运行 17 (四)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支出刚性增长 2020 年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万亿元,同比增长 %(同口径 , 下同),增速回落 个百分点(见图 2 4),低于上年预算报告的预期增 速。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万亿元,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的 %,同比增长 7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万亿元,同比增 长 %。 从收入结构看,全国税收收入 万亿元,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的 %,同比增长 %;非税收入 万亿元,同比增长 %。 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万亿元,同比增长 %,增速比上年上 升 个百分点。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 万亿元,同比增长 %;地方一般 公共预算支出 万亿元,同比增长 %。 全国财政赤字 万亿元,与同 期 GDP 之比为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24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