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35m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计算(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hxx bb  式中: bx ――相对于“界限破坏”时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b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又称为混凝土受压高度界限系数。 计算结果: 单元号 内力属性 Mj 极限抗力 受力类型 受压区高度 最小配筋 (KN or ) (KN or ) 是否满足 率是否满足 1 最大弯矩 +03 +05 上拉偏压 是 是 最小弯矩 +04 +05 上拉偏压 是 是 10 最大弯矩 +03 +04 上拉偏压 是 是 最小弯矩 +04 +04 上拉偏压 是 是 19 最大弯矩 +03 +04 下拉偏压 是 是 最小弯矩 +03 +04 上拉偏压 是 是 27 最大弯矩 +03 +04 上拉偏压 是 是 最小弯矩 +04 +04 上拉偏压 是 是 37 最大弯矩 +04 +05 上拉偏压 是 是 12 最小弯矩 +04 +05 上拉偏压 是 是 表 51 单元承载能力极限组合最大抗力及对应内力图 图 51 单元承载能力极限组合最小抗力及对应内力图 图 52 矩形、 T 形、和 I 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当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0Vd Vcs+ Vpb ( 55) Vcs=12103bh0svsvkcuP  ,)( ( 56) Vpb=*103*fpd*∑Apb*sinθ ( 57) 式中 Vd—— 斜截面受压端上由作用(或荷载)效应产生的最大剪力组合设计值; Vcs—— 斜截面内混凝土和箍筋共同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kN); Vpb—— 与斜截面相交的预应力弯起钢筋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kN); 1—— 异号弯矩影响系数,计算简支梁和连续梁近边支点梁段的抗剪承载 时, 1=;计算连续梁和悬臂梁近中间梁段的抗剪承载力时, 1=; 2—— 预应力提高系数,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 2= 3—— 受压翼缘的影响系数; b—— 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处,矩形截面宽度( mm),或 T 形和 I 形截面腹板 宽度( mm) h0—— 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的有效高度,自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边缘 距离( mm); 13 P—— 斜截面内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 率 ,P=100 ,=( Ap+Apb+As) /b h0 k,cu ——边 长 为150mm 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MPa); sv—— 斜截面内箍筋赔筋率, sv=Asv/svb; sv ——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Apb—— 斜截面内 在同一弯起平面的 预应力弯起钢筋截面面( mm); θ—— 预应力弯起钢筋(在斜截面受压端正 截面处)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使用阶段应力验算: 对控制点: 跨中,支点处及 1/4跨处 进行使用阶段应力的验算。 单元号= 2 10 19 27 37 单元号 阶段累计效应 弯矩 () 剪力 (kN) 轴力 (KN) 2 +04 370 +04 10 +04 346 +04 19 +03 +04 27 +04 +03 +04 37 +04 +03 +04 表 52 14 图 53 (注:所有输出压正拉负 单位: MPa) 正截面抗裂 (压正拉负 单位: MPa) : 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应满足以下规定: stpc tk = ( 58) 长期效应组合下应满足以下规定: ltpc 0 ( 59) 式中 st—— 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构件抗裂验算边缘混凝土的法向拉应力; lt—— 在作用(或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下构件抗裂验算边缘混凝土的法向拉应力; tk——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tk=3MPa。 pc—— 扣除预应力损失后的预加力在构件抗裂验算边缘产生的混凝土预加力。 斜截面抗裂: 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应符合下列规定: 现场浇筑: tp  tk = ( 510) tp= 22cycxcycx )2(2  ( 511) 式中: tp—— 由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和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主拉应力; tk——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cx —— 在计算主应力点,由预加力和按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 MS产生的混凝土发向应力; cy —— 由竖向预应力钢筋的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竖向压应力; —— 在计算主应力点,由预应力弯起钢筋的预加力和按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计算的剪力 VS产生的混凝土剪应力。 15 计算结果 : 长期效应组合验算 : 单元号 正应力 (Mpa) 上缘最小拉应力 下缘最小拉应力 2 应力值 容许值 0 0 是否满足 是 是 10 应力值 容许值 0 0 是否满足 是 是 19 应力值 容许值 0 0 是否满足 是 是 27 应力值 容许值 0 0 是否满足 是 是 37 应力值 容许值 0 0 是否满足 是 是 表 53 长期效应组合最大正拉应力图 图 54 短期效应组合验算 单元号 应力 正应力 (Mpa) 主应力 (Mpa) 上缘最小拉应力 下缘最小拉应力 最大主拉应力 2 应力值 容许值 0 0 是否满足 是 是 是 10 应力值 3 容许值 0 0 是否满足 是 是 是 19 应力值 容许值 0 0 是否满足 是 是 是 27 应力值 16 容许值 0 0 是否满足 是 是 是 37 应力值 容许值 0 0 是否满足 是 是 是 表 54 短期效应组合最大正拉应力图 图 55 短期效应组合最大主拉应力图 图 56 所选单元节点号为 上缘最小、下缘最小 、最大主拉应力较大的 单元节点,要求满足( JTG D622020)第 条。 正截面抗裂 : 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应满足以下规定: stpc tk = ( 512) 长期效应组合下应满足以下规定: ltpc 0 ( 513) 式中 st—— 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构件抗裂验算边缘混凝土的法向拉应力; lt—— 在作用(或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下构件抗裂验算边缘混凝土的法向拉应力; tk——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tk=。 pc—— 扣除预应力损失后的预加力在构件抗裂验算边缘产生的混凝土预加力。 斜截面抗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