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新秋小四家粘土矿西瓦精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注明尺寸误差。 (三)主要工艺参数 产品烧成合格率: 90% 上釉存坯损耗率: 5% 干燥过程损耗 率: 3% 压坯过程损耗率: 3% 粉料贮存损耗率: 1% 研磨过程损耗率: 5% 原料贮备损耗率: 5% 烧失率: 6% 坯料球磨时间 : 8 小时 釉料球磨时间: 50 小时 1处生产天数: 300天 1粉料含水率: 6— 7% 1成品重量: 17kg/m2 1烧成温度: 1100— 1120℃ (四)坯釉配方 坯料配方:主要由红岩、紫砂、耐火粘土等原料组成具体配方从略。 釉料由以下原料组成,溶块、长石、石英、高岭土、方解石、锆英石粉、硅酸锆。 硅灰石等组成,印花釉组成,由 基础釉加色料组成。 具体配方略。 二、主要设备方案选择 设备选择的原则就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管理。 综合考虑设备的生产率、工艺性、维修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适应性、成套性等诸多因素选定所需主要设备。 通过对国内有关厂家的调查和初步询价,经测算,项目设备需资金 3380 万元。 三、工程方案选择 该项目土建工程包括准备工程、建筑工程、室外工程三部分。 设备、土建工程一览表见附表。 给水排水 ( 1)自给自足。 ( 2)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排入拟建的地埋式无动力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 电气设 计 ( 1)根据依据 根据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规章、规范。 ( 2)设计范围 ① 本厂变配电房的电力,照明及防雷接地。 ② 生产车间、办公室等的电力照明以及生产线的配电、防雷接地。 ( 3)设计内容 ① 变配电房 本工程用电负荷按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列为一类电源,配置一台800KVA变压器。 ② 计量方式 车间各工段的计量设置在变电间低压侧。 ③ 车间动力部分 由变电间到生产车间、办公楼的路线,原则采用电缆沟铺设,将电源送至配电盘或配电屏,再采 用放射和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配电,为减少大电机,风机起动时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30KW 以上的电机采用低压起动。 而一般容量的电机则采用直接起动方式。 电机的保护采用自动空气开关或熔断器加热继电器的保护方式。 ④ 照明按一般工业厂房考虑,光源主要采用成套工厂罩灯、萤光灯和白水银灯,为安全起见,变电所、车间主要通道等处设置必要的应急照明灯。 ⑤ 防雷与接地 各车间按 B— II 类建筑设防,屋面采用避雷针,针相结作合作闪接器,接地电阻 不大于 30。 车间内电气设备外壳和事故情况下可通带电的金属构架,一律作接零保护。 电源进线,在每个进户处作重复接地自理。 重复接地,电阻不要大于 10。 抗震 按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划分 彰武 县地震烈度为Ⅳ度,结合建筑物、构筑物特性及地质构造,采取相应的构造抗震措施,房屋基础均设置地圈梁。 第七章 总图布置方案 总图布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总图布置的各部分之间,包括各功能区之间、设备、建筑物和土建工程之间,厂房与厂房之间等,无论是自身特点,功能要求,还是相互联系或布局,都必 须通盘考虑,协调一致。 功能分区力求系统分明,布置整齐,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注意美观。 服从工艺流程走向 切实注重安全和环保要求。 建设密度和建筑系数科学合理,既力求布置紧凑,又应根据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各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保证生产运营和消防安全。 尽可能节约用地。 在考虑企业发展余地时,要避免过早占用大片土地。 在满足生产、安全、环保、卫生要求前提下节约用地。 在符合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要求各种管线的走向和运输路线的走向距离最短,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运输系统的布置,科学合理。 因地制宜。 根据 厂(场)址的风向、地形、地势特点及地质条件,合理确定总图布置,减少工程土、石方的填、挖工程量和运输量。 第八章 节能、节水措施 一、节能 设计依据 该项目的节能篇章设计是依据原国家计委、国务院经贸办、国家建设部计资源 [1992]1959 号文“印发《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 (章 )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中有关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制的。 设计依据如下 :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4)、《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 节能措施 (1)、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主要工艺流程采用节能型新技术、新工艺,不得选用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以及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内的产品序列和规模量。 (2)、对炉窑、工艺物料及热力管网系统采取保温措施,减少热量损失,降低能源消耗。 (3)、在总平面布置方面,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和建筑物周边的利用,以获得良好的采光、通风和充分的日照。 (4)、建筑物照明均选用节能产品,照明用电回路采用灯光明暗调节系统,根据外界光照情况自动调节灯光明暗。 (5)、墙体材料选用当地石灰岩经人工、机械粉碎成型的人工砂水泥空心小砌体。 二、节水 采用节水型工艺和设备,降低用水量。 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措施,杜绝水量流失。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 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 工艺设计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及能源利用率,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把污染物减少到最低限度。 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要求。 环保工程设计应 因地制宜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技术。 坚持“三同时”原则。 环境治理设施与项目建设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 《水土保持工作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家计委、国务院环保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城市 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三、影响环境因素分析 该项目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粉尘等。 四、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为一次性烧釉砖,本着新项目开展“三同时”的要求,设计中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及对人体有害的因素,保障职工安全方面均作了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