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竞体学生公寓加建阳台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砂率,耐久性能等。 项目试验员对入泵的第二车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测定,坍落度测定从搅拌运输车运卸的混凝土中,分别取 1/4 和 3/4 处试样进行坍落度试验,两个试样的坍落度值之差不得超过 30mm。 混凝土的运输 由于混凝土 是预拌混凝土,场外运输是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运至现场。 通过计算来确定每次浇筑所需配备的运输车台数,来确保现场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在施工过程出现的自然施工缝。 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率必须保证每台泵至少有一台罐车等待浇筑,现场与搅拌站必须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根据浇筑进度及道路情况调整车辆密度,并设专人管理指挥,以免车辆相互拥挤阻塞。 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工艺流程(详见下图)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要求 施工准备: ( 1)根据不同的施 工部位及结构特点制定专题施工技术交底,对作业班组进行详细交底; ( 2)保证水、电及原材料的供应。 混凝土浇筑期间,施工现场及混凝土搅拌站应保证水电的正常供应,搅拌站的原材料应备用充足,为防止因水电问题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搅拌站需与合作搅拌站达成协议,在出现机械、水、电等问题时能及时供应本工程混凝土。 混凝土振捣: 作业准备 预拌混凝土运至现场 混凝土运送至浇筑地点 混凝 土浇筑与振捣 混凝土养护 14 ( 1)本工程混凝土浇筑拟选用 HZ50 型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棒直径 50mm(如因钢筋较密时可采用直径 30mm的振动棒振捣),振动棒有效作用部分长度 500mm;控制振动棒移动距离时按 400mm 左 右控制。 ( 2)混凝土浇注和振捣:施工时采用泵送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连续浇注,要求在技术和生产组织上保证混凝土供应、输送和浇注的各环节效率协调一致,保证泵送工作连续进行。 ( 3)振动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拨”。 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拨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 在振捣过程中,需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 1)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混凝土拌合物进入现场后应及时泵送入模。 混凝土运输车在卸 料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立即停止卸料,查明原因后再继续泵送。 ( 2)浇筑混凝土时,派木工观察模板、支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混凝土的养护 ( 1)由于混凝土的导热能力低,混凝土浇筑后,水泥产生的水化热不易散发,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如混凝土的中心与表面温差达到一定的极限则可能出现裂缝。 同时混凝土降温阶段可能出现收缩性贯穿裂缝。 为了防止裂缝的开展,就必须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阶段的内、外温差及延缓混 凝土的降温速率,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 2)混凝土开裂主要原因是收缩应力和温差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所造成的,所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用水量、潮湿养护、混凝土初凝前的搓面处理均是很重要的关键工序。 施工中要达到以上技术要求,可以避免混凝土出现有害。 ( 3)混凝土的保温养护时间为 7天。 在混凝土养护期间需采用测温技术,进行信息化施工,全面了解混凝土在强度发展过程中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并根据温度梯度的变化情况,定性、定量地指导施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降温速率,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出现。 模板施工方案 一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模板自身的强度、刚度必须满足要求,应选用能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外观质量的模板。 模板的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必须支撑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 梁、板跨度≧ 4m 时,按 1/ 10003/1000 起拱,或按设计要求起拱。 本项目的模板工程一律要求达到清水模的要求。 拆模时,底模应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 75%以上后方可拆除,悬挑构件必须达到 100%。 15 二、模板选型: 为了使混凝土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在模板工程选材上采取钢木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方法。 垫层模板: 垫 层模板采用 100 100mm 方木,沿垫层边线设置方木,方木支撑在基坑壁上。 顶板: 采用净面板,方木龙骨,可调式支撑体系。 基础采用 15 厚净面板配以木方龙骨,主体采用 12 厚净面板配以木方龙骨,支撑体系采用 WDJ 碗扣式脚手架。 配置三层顶板模板用量。 门窗洞口模板: 采用 50mm 厚的木板定型窗模,其角用定型角钢固定,并用螺栓拉牢。 三、模板配制: 基础模板: 基础模板采用净面板、支撑采用Ф 48 钢管支撑。 框架柱配模: 框架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钢板采用武钢产品。 采用 10槽钢作为背楞。 模板纵向设对拉螺栓 ,间距为 900mm。 钢模板靠支腿支撑调节,通过支腿丝杠,调整钢模板的垂直度。 框架梁配模: 主、次梁模板采用 12mm 厚净面板配以木方龙骨和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木胶板拼缝处塞海绵条。 侧模采用 5 10 木方子作为龙骨,间距 250mm,底模采用 510 木方作为龙骨,间距 200mm。 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钢管可调支撑,见附图 87。 顶板配模: 顶板配模板采用 12mm 厚净面板, 50 100 木方做次龙骨,间距 250mm, 100100 木方做主龙骨,间距 1200mm,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钢管可调支撑。 四、模板安装: 现场准备: ○ 1找平: 模板预先找平。 以保证模板位置准确,防止烂根、泥浆。 找平方法:沿墙皮(模板内皮)线用 1: 3 水泥砂浆抹找平层,砂浆内边应用靠尺比着黑线抹直。 另外在模板继续安装前,应设置海绵承垫带,并校正平直。 ○ 2模板及配件检查: 16 按施工所需的模板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检查、维护或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模板表面先涂刷脱模剂,刷前必须把模板上的水泥、污迹清理干净,现场设专人负责维修模板和涂刷脱模剂,并提供专用清理工具 :扁铲、拖把、钢丝刷、棉丝。 、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弹板下控制线→立钢支撑、纵横拉杆→固定支撑、安放支托 →调整平整度→在支撑上按房间横向安放主龙骨→安放次龙骨→铺设木胶板→调整水平及起拱→钢筋绑扎隐检及混凝土浇筑→拆除支撑→拆除木方及模板→清理、刷脱模剂。 、模板安装: 50cm标高线并用红漆涂成标记,支模时以此作为控制顶板支撑高度的依据。 净面板间采用硬拼的方法,接缝处严密,净面板和墙体混凝土间加贴海绵条,以保证接缝处严密不漏浆。 ,安装拉杆,立杆间距为 1200 1200mm,( 250厚顶板立杆间距 900 900mm),上下层立杆垂直对齐,立杆底部垫 100 100 木方,长度不得小于 500mm。 立杆双向加水平拉杆,第一道距楼板 300 mm,以上每隔 1500mm设一道。 详见附图 8 8 87。 以每层的 +50 ㎝线为基准,在所支撑模板的开间内拉出纵横及交叉水平线检查标高。 以每层标高为依据,以 50cm 水平标高线为基准调整支撑立杆高度,并在支托上沿短向安放、固定主龙骨 100 100 木方 ,间距 1200mm( 900mm)。 在 100 100 木方上铺设 50 100 木方,作为顶板模板的次龙骨,木方间距 250mm(中到中),接头相互错开。 在次龙骨上按已排好的拼模顺序依次从四周向中央铺设木胶板, 50100 次龙骨上独立铺设木胶板,铺设时模板的接头要平整,无高低差。 模板铺设完成后按 +50cm 水平线精确调整其标高,当房间距度≥ 4m,要求跨中起拱 L/400,当悬挑长度 L> 挑板,要求悬挑端起拱 L/200。 框架梁模板安装: 、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弹板下控 制线→支设支撑体系→安放纵横向龙骨→铺设梁底模→调整水平及起拱→钢筋绑扎→安装侧模。 、模板安装: 按已标出楼层轴线和标高线,在柱、墙上放出轴线和 50cm 水平控制线,轴线需引起梁底部。 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梁底标高和接头截面尺寸正确后,在梁端处 17 安装定型企口钢模板,支撑牢固。 竖向支撑采用钢管支承,梁底横向钢管间距为 600mm,在钢支柱高度2/3 处,设纵向拉杆与板的支撑连为一体。 梁底龙骨采用 100 100 木方,沿梁两侧于支撑顶板上钉牢,次龙骨为50 100木方,间距 250mm,按梁底标高调整支托,拉通线找平次龙骨。 梁在支模过程中,拉水平通线,保证梁尺寸、位置的准确,并通过通钢筋上的结构 50cm 水平控制线校核梁的底标高。 梁跨度> 4m 时,梁底中部按要求起拱 L/300,梁跨度> 10m 时,梁跨中起拱 L/悬挑长度 L> 2m 时,要求悬挑端起拱 L/150,悬挑长度 L> 4m时,要求悬挑端起拱 L/125。 见附图 88。 安装梁侧模,并与楼板模板连为一体。 通过调整竖向短杆与斜杆的角度保证侧模的垂直度。 梁高大于 800mm 时在梁中加设 穿墙螺栓,螺栓竖向间距 450mm 设一道,水平间距 600mm。 每根梁底模的端头设置清扫口,距梁端 300mm。 楼梯模板安装: 、工艺流程: 放楼梯线→安装休息平台及模板→铺设楼梯底模龙骨→铺设楼梯底模→安装外帮侧模和踏步模板。 、模板安装: ( 1)、施工时根据图纸尺寸在楼梯间有墙一侧弹出楼梯的坡度线和踏步线。 然后将模板组拼成型。 ( 2)、楼梯休息平台处模要反支撑的立杆要上下对齐,并在立杆底部垫 100 100 木方,长度不得小于 500mm。 五、模板拆除: 拆除顺序: 遵循先支后拆 ,自上而下,先非承重墙后承重墙部位的原则。 拆除条件: 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和拆模时间必须以同条件试块压单为依据。 在满足条件后,由模板工长填写拆模申请,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拆除。 模板拆除方法: 、柱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由上而下拆除柱模板,拆除时注意保留最上一层螺栓,确保接缝处平直。 、顶板、梁模板拆除: 顶板模板分块、分段依次拆除。 拆除顶板、梁模板时,先拆除梁侧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最后拆梁底模。 拆除时先拆除水平拉杆,后拆除支柱,保留跨中支 18 柱以承受上部荷载。 拆去支撑之前,在次龙骨处增加 临时支撑,以确保主龙骨拆完时不至全面脱落。 六、模板清理、维修及维护: 模板拆除后,及时修理破损、 变形的模板,将破损处修补完整,将模板变形及板面凹凸处修理平整、光滑。 模板与墙面粘结时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 装修施工方案 装饰工程质量是关系到能否按期竣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精心组织施工。 装修工程工序多、立体作业,容易交叉污染,必须合理安排施工。 门窗安装,水电专业的暗装管线和预埋件走在其它项目前面,所有湿作业向前安排,干作业及油漆工程向后排。 一、抹灰工程 施工准备 水泥 :采用 级矿渣硅酸盐水泥。 砂:中砂,使用前应过 5mm 孔径筛子。 钢丝网片:采用 1mm 孔径 20 20mm 的普通钢丝网片。 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应少于30d,石灰膏应细腻洁白,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 作业条件 结构工程必须经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内墙抹灰施工。 抹灰前应仔细询问安装单位墙上的预埋是否已经完成,安装预埋未完成的墙面禁止进行抹灰施工。 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孔洞应按规定的修补方案进行修补后方可进行抹灰施工。 砖墙及混凝土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 管道穿越墙壁或楼板时应及时安放套 管,并用不低于 M5的水泥砂浆填嵌密实,电线盒、消防栓、配电盒等必须安装就位并将缝隙嵌填密实后方可进行抹灰施工。 根据室内高度及抹灰现场的具体情况,提前搭好抹灰操作架,架子离开墙面及墙角 200~ 250mm 以便操作。 室内大面积抹灰前应先做样板间,检查合格和确认施工方案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抹灰。 每个房间开始抹灰前,均应向装饰单位弄清楚是否需要罩面、吊顶标高等。 混凝土墙和砖墙交接处预先挂铁丝网以防开裂。 抹灰工程施工方法 19 工艺流程 浇水湿润基层→甩浆→找规矩 (放线 )→做灰饼→冲筋→阳角做护角→抹底层灰→抹中层灰 →抹踢脚板→抹面层灰→清扫→成品保护 操作方法 墙面浇水:墙面应用细管自上而下浇水湿润。 刷界面剂:按照界面剂的使用说明书,用滚筒把界面剂涂刷在混凝土墙或混凝土轻质砌块墙上,要求厚度均匀。 找规矩、做灰饼、冲筋、抹灰 在每个房间的地面上先弹出十字中心线,并根据墙面基层平整度在地面上弹出抹灰面准线,接着在距墙角 100mm 处两侧用线锤吊直弹出垂直线,用托线板及靠尺检查整个墙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抹灰层的平均厚度。 做上部灰饼:在距顶棚 150~ 200mm 处和在墙面的两尽端距阴阳角 150~ 200mm处 各按已确定的抹灰厚度抹两块灰饼,并以这两块灰饼为依据拉线,每隔 左右做灰饼,灰饼为 50 50mm 左右为宜。 做下部灰饼:灰饼离地 200mm,根据上部灰饼的厚度用托线板挂垂线做下部灰饼,灰饼间距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