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帝景转换层以下专项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复核板底标高 安装模板 搭设支模架 安放支模龙骨 对应上层梁放线 支承架立杆 弹放定位点 支梁底模 梁模起拱 绑扎钢筋、安垫块 支梁侧模 固定梁模板 柱节点处理下载 搭设支模架 安放对拉片 安梁口卡 检查校正 相邻模固定 2 模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 KZL梁 支承体系 设计计算 梁模板 假定 选择最大的现浇梁截面宽为 1700mm,高为 2200mm,单跨长为 ,下层楼板厚 120,层高 ,实际转换层梁支模架净高。 钢管承重立柱间距纵横取 值 L= 500mm,砼的重力密度 rc= 25KN/m3,主要受力截面及支承架见前述转换层支模图所示。 大梁底 模 板计算: ○ 1 底板承重荷载: 砼自重: 25= 振动荷载: = 钢模自重:( + 2) 1 = 总竖向荷载: q=++=○ 2 按强度要求计算底板厚度: L= 安放预埋铁件及预留孔模 安装柱梁节点模板 检查校正 柱模板支设 搭设柱脚手架 柱钢筋绑扎及验收 柱砼浇筑 梁板支撑架搭设 梁板底模铺设 梁、板钢筋绑扎 梁侧模板支设 安装预埋管线 工程隐蔽验收 框架梁、板砼浇筑 砼养护及试块试压 模板支撑架拆除 3 3100. 898. = = ○ 3 按刚度计算底板厚度: 3 L= 3 3100. 898. = = 取上述二者较大值 ,实值选用钢模板厚度为 55mm,即模板底板选材符合受力要求。 侧模板计算: ( 1)、侧压力计算: 设已知 T= 20℃ h/m2= 121 == 则 F1= 21 2111820 20xx50 . 2 2 = = F2= rcH = 25 = 55KN/m2 取二者较小值 F2=。 ( 2)、按强度要求计算: 立档间距 500mm,设模板按连续梁计算,同时梁上板砼厚为 180mm,梁底模板厚为 55mm,则侧压力化为线布荷载, q'= F2( )= ( )= 弯矩系数与底板相同: 2max q101 LM = )(= KN= 需要 fmaxn MW= 4 = 9615mm3 选用侧模板的截面尺寸为 :梁侧模高 2200180=2020mm,模板厚度 55mm,折算厚度 h0取 15mm。 截面抵抗矩为 2h61 00LW 251020261 = 75750mm3> Wn 可满足要求。 ( 3)、 按刚度要求计算: (设梁侧面设水平背杆及对拉螺杆三道 ,故梁侧刚度计算长度为 (2200180)/3=674mm) EILW 150q 4 354 1567412/ 符合要求 0 05 7 54 0 0][ LW 支撑系统计算 : 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选用Φ 48 钢管立柱顶撑,截面净面积 A0=,间距为 500mm,模板支承系统净高 设 3 道水平杆,水平杆步距 L0= ()/3=;故确定搭设时水平步距按 1000 计算 ,梁底下第一步作调节高度,钢管立管用直接扣件对接接长,偏心假定为 1D。 按支柱两端铰支计算 ,故 u= 1钢管 )(= 4444 414864)d(64 DI 44 )(= 22220 41484)d(4 DA = 惯性半径 : 4 AII 柔度(长细比) : === 查表得 : φ= 校核稳定性单根立柱考虑 1D 偏心受压,按梁纵长每米 10 根有效立柱承重: 5 每根立柱分摊的荷载为: KNN == 8 9 3 MAN φ〔 〕= 160= 故 < φ〔 〕 立柱满足要求。 支承底板验算 : 已知 N1= ,支承架自重假定按 ,立柱底端通过扫地杆扣底垫架板( 400 250 50)将荷载均匀的传递到下层砼楼板面及梁,每 延米有效承力面积为 1 4=1m2,四层板面承载力特征值查设计取值为 N= +=Rd= 40KN(规定值 )可满足要求 又知 fak= ,取 K= 1,则 Kfak= 1=由地基承载力公式得: 22 /d === 故四层楼面板(梁) 设计 承载力不能满足 转换层施工荷载的 要求。 综上所述 : 转换层(本层)按该方案支模,模板体系及支承体系 的刚度、稳定性自身 能满足要求,但 其荷载 仅靠转换层下的第四层楼面板梁不能承担支承体系传来的荷载,必须采取 将 荷载向下各楼层传递和分摊的方式来满足要求。 为解决转 换层施工荷载超大,仅靠其下第四层楼板尚不能承受的状况,采用在其下三个自然楼 层 由上往下传递的方式来解决,具体做法见图:(转换层各次梁及其它主梁、连梁的支模均按本大梁方式执行) 三 、 墙模板验算: 概况: 标准层 墙模板面板采用九层板,竖向肋采用 50 100 木楞枋间距最大200,横向采用Φ 48 双根间距最大 500,高强对拉螺杆采用Φ 12,间距最大 500,模板高度 H=2880mm, h=550,l=300。 荷载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的规定,进行 6 强度验算时,各类 荷 载 首先应乘 以分项系数,其中恒荷载乘 ,活荷载乘以 ;各项荷载值如下: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下部最大值 F=50KN/㎡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1=50 =60KN/㎡ 倾倒混凝土时荷载标准值,查《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得 6KN/㎡ ,其设计值 F2=6 =㎡ 面板验算 查《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表 1786 可知九层板的弹性模量 E=5200 =4680N/㎜ 2,强度设计值 =15247。 =㎜ 2 A、 取 1 ㎜ 板宽为计算单位,则: Q=(F1+F2) 1=(60 103+ 103) 1=㎜ ,但应乘以 调整系数,故 Q= =㎜ B、 强度验算 查《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表 213 得: Km= Mmax=Kmql2=**3002=㎜ Wx=1/6*1*182=54 ㎜ 3 xWMmax = =2≤ 故强度满足要求。 C、 挠度验算 Ixi=121 bh3=121 *1*183=486mm4 查《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 表 5911得: Kw= KwxjEIL100q4 =* 486*4680*100 300** 4=≤ 故挠度满足要求。 竖向肋验算 已知木楞枋 50 100 间距≤ 400。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表 254可知木楞枋的弹性模量 E=10000N/mm2,强度设计值 =13 =㎜ 2。 A、 荷载计算 Q=(F1+F2) 1=(60+) =B、 强度验算 Mmax=81 Kmql2=81 **=*105N/㎜ 7 Wxj=61*bh2=61*45*902=60750 ㎜ 3 xjWMmax=6075010* 5=≤ 故强度满足要求 C、 挠度验算 Ixi=121 bh3=121 *45*903=2733750mm4 xjEIL3845q4 = 2733750*10000*384 400**5 4=≤ 500L ≤ 500400 ≤ 故挠度满足要求。 对拉 螺栓验算 根据墙模板受力分析得知,下部对拉螺栓受力最大,故取下部 对拉螺栓间距为 300 500mm进行验算。 N= ==10260N F=nAN = 7613680 =135N/mm2≤ 170 N/mm2 对拉螺栓强度满足要求。 四 、 180mm厚楼板模板设计验算 板模板体系假定: 楼板立杆按 2 倍主梁立杆间距,故钢管承重立柱间距纵横取值 L=1000mm,步距 1500mm,砼的重力密度 rc= 25KN/m3。 模板选用 9mm 竹胶板 ,垫枋选用 50 100(立铺 )间距 250mm。 荷载计算: 砼自重: 25KN/m3 1 =0. 54KN/m 钢筋重力:按截面含钢量计算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 倾倒砼产生的荷载: 25KN/m3 =模板自重: = 总竖向荷载: q=0. 54++++= 9mm厚的竹胶板计。凯旋帝景转换层以下专项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决策重大施工安全方案;制订安全制度规定;落实安全责任制;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安全检查并组织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培训、演练、实施等工作。 建立高效畅通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规定各种安全信息的传递方法和程序,施 工中形成畅通无阻的信息网,准确及时地搜集各种安全信息(如执行“五同时”的信息,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和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审批、交底、落实、确认信息,安全 隐患、事故及工伤信息等)
所示: **:刘家峡 2号机组水轮机结构设计及 CFD 分析 图 导叶结构图 导叶轴颈尺寸的选择见下表: 表 轴颈尺寸 参数符号 数值( mm) 参数符号 数值( mm) dc 210 H 1147 d2 220 hC 385 db 230 h1 25 d1 240 hB 260 d5 hA 190 da 190 20xx 届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导叶套筒
向、太阳能辐射等气候条件及建筑物外部空间构成情况,合理确定建筑面积、朝向、体形、间距、层高,使用节能型建筑材料。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降低电耗。 在满足工艺生产的情况下,建筑物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以降 低日常照明和通风用电。 营业 节能 网吧电脑 布置合理,最大限度的减少环节的能耗。 总图布置合理 6 紧凑,通畅, 人行便 捷。 在设计中,严格遵守或参照《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
综合负荷模型,它是包括 110kV 及以下配电网络在内的综合负荷等效描述。 在小水电分布式电源分散地接入配网侧的情况下,大量分布式电源成为电力系统配网侧综合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原本就十分复杂的综合负 荷特性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 分布式发电技术的逐步推广 而带来的 分布式电源容量的不断增大,无疑将使这种影响成为决定配网侧综合负荷特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
固地脚螺栓。 为防止倾倒用拖拉绳在外侧固定。 如下图 所示: 山东传化凯岳化工有限公司球罐工程 400m 20xxm3球罐施工组织设计 16 吊装第二块带支柱的赤道带板,按前述方法,调整支柱径向、周向垂直度、紧固地脚螺栓并用拖拉绳拉住,安装两支柱间拉杆并进行调整。 吊装第三块不带支柱的赤道带板,插装在已安好的两块板之间,水平度可根据限位块的位置进行控制,并与邻板间留有 3~5 ㎜的焊接间隙。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两相邻立杆接头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大横杆搭设要求: 大横杆设置在立杆内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其长度不应小于3跨。 在脚手架的同一步中,大横杆应四周交圈,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大横杆接头的详细做法:,大横杆应采用对接方式接头,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