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源住宅施工组织设计--bak(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⑤ 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 时 没有起弯,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 1/10L 为弯起点 ; 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 1/6L 为弯起点。 ( L— 板的中一中跨度) ⑥ 若遇 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 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⑦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 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b、 受拉区域内, Ⅰ 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 Ⅱ 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c、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d、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e、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⑧ 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⑨ 为了保证 负 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 600予以支撑。 施工准备: 1)根据浇筑构件特点,准备搅拌 机、运输车、料斗、串筒、振捣器等设备,正式浇筑前将上述设备应试运行。 或预定商品砼,准备地泵或泵车。 2)准备好留施工缝所用的模板、支撑。 保证水、电、照明线路的正常运行。 按浇筑工作量备足水泥、砂、碎石、减水剂。 3)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准备必要的抽水设备和防雨设施。 检查模板支设、支架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混凝土浇筑的需要,钢筋和预埋件与设计是否符合。 4)模板内的垃圾、木屑、刨花、泥土等应清除干净并浇水湿润。 16 5)检查水泥 3d 强度报告、材料复验报告、配合比、材料合格证等资料。 施工 顺序:清理模板→隐蔽验收签证→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养护→拆模。 浇筑要点 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2m,浇筑高度如超过 3m 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筒或溜槽等。 2)浇筑混凝土时分段连续浇筑,浇筑层高度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作用部分长度的 倍,最大不超过 50cm。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 倍。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 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3)表面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 2h 应按施工缝处理。 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6)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 1/3 范围内。 施工缝 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h 内加以覆盖并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期不少于 7d。 准备工作: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做好模板底部的砂浆找平工作,以防模板底部浇筑混凝土时漏浆,模板应涂刷隔离剂,在涂刷隔离剂之前应先将模板上的灰浆铲除并清理干净,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旧机油,以免污染构件钢筋。 模板支撑的承接面应平整坚固,准备好垫木。 :模板采用 12mm 厚酚醛竹胶合板模板和钢模板配合使用 , 竹模板内楞采用 60mm179。 100mm 方木制作,内楞方木竖向排列 ,间距不大于 17 300mm。 内楞与 12mm 厚竹胶板用钢钉钉牢,成为整体。 梁底模全部采用 50mm 厚木模,梁底模板宽为梁净宽。 梁侧模采用组合钢模。 平板模板采用 12mm 厚酚醛竹胶合板模板,宽等于板底净尺寸,板模搁置于墙体上,次龙骨采用 60mm179。 100mm 方木,间距不大于 300mm,主龙骨采用 2 根 48mm179。 的钢管,间距 750mm,支撑架采用 普通钢管支撑,平台板下立杆间距不大于 179。 ,梁下立杆应加密,间距不大 179。 ,横杆沿高度方向间距不大 于。 标高测量: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在无法直接引测时,也可以采取间接引测的方法,即用水准仪将水平标高先引测到过渡引点,作为上一层结构构件模板的基准点,用来测量和复查标高位置。 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 止 模板底部漏浆。 找平方法是沿模板内边线用 1: 3 水泥砂浆抹找平层。 梁模板的组拼方法 :复核梁、板底标高,校正轴线位置无误后,搭设垫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力撑) ,固定龙骨,再在次龙骨上铺钉底模,拉线找直,然后绑扎钢筋 , 安装并固定梁侧模板。 按设计要求起拱(一般跨度大于 4m 时,应起拱 %~ %)。 复查梁模尺寸,并加设模板支撑。 梁、柱头模板的连接特别重要 ,必须按模板设计封严撑牢, 应在梁模端头部位留置清扫孔。 拆模顺序: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降下拆头托板→拆除模板主次梁→拆除面板→拆除下部水平支撑→ 涂刷脱模剂→运至下道工序工作面。 质量安全要求 1)采用组合钢模时,同一条拼缝上的 U 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紧。 采用扣件钢管做支架时 ,扣件必须要拧紧 ,要抽查扣件的力矩 ,横杆的步距要按设计要求设置。 2)严格控制板顶的标高,并要求误差应不得大于177。 1mm。 3)严格控制模板拆模时间,拆模强度符合规范( GB 5020492)的规定 , 强度估算可查规范中附录的温度、龄 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 4)在钢模板上进行电气焊时,应在模板面铺放石棉 ,焊接后应及 时浇水。 5)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应采用 36V 电压的电源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 18 6)高空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禁止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内,不得掉落以免伤人。 7)装拆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拆随运,并应把活动部件固定牢固,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8)装拆模板时,必须使用稳固的登高工具 ,高度超过 3m 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装拆施工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 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挂上安全带。 拆除承重模板,必要 时应先设立临时支撑 , 防止整块坍落。 砌体工程 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烧结普通砖、水泥、中砂、拉结钢筋、木砖及水、电、暖等预埋的准备。 机具准备: 大铲、刨锛、靠尺板、扫帚、小水桶、錾子、手锤、小手铲、小方尺、手推车、窗纱、筛子、灰桶等。 2)场地准备:清扫基层找出墨斗线,做好砌筑的准备。 烧结普通 砖堆放地要地势高、平整、夯实以利排水,尽量运到操作地点,配合操作顺序,避免二次搬运。 砖垛应上下皮交错叠放 , 堆放高度一般不高于 2m,应尽量靠近垂直提升架,远离高压线。 3)技术准备:熟悉图纸,除了熟悉建筑平面和详图以外,查清墨斗线 ,弄清砌筑位置和门窗洞口位置。 皮数杆安放在墙角及墙体交接处,间距不超过 15m,皮数杆应用水准仪抄平。 4)拌制砂浆 :宜采用水泥白灰砂浆 ( 设计另有规定者除外 ),砌筑砂浆的稠度要控制在 7~ 8cm。 5)作业条件:弹好墙身门口、构造柱位置线 ,施工前一天应将砌墙位置的基础表面清扫干净 ,并把与隔墙接触的楼地面和立墙洒水湿润,烧结普通砖浇水湿润。 6)施工顺序:熟悉施工图→施工准备→找出墨斗线位置→将预先浇好水的砖运至指定地点→根据墨斗线铺摊砂浆→铺砖找平→灌嵌竖缝→ 检查后勾缝→清扫墙面→清扫操作面。 砌块砌筑的顺序,一般为先外墙后内墙,先远后近,从下到上按流水分段进行砌筑。 、 施工方法 19 1)组砌方法:组砌方法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同一道墙体严禁有两种以上的砌筑形成,并不得有通缝。 砌体宜采用一顺 — 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 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2)排砖 撂底:按设计要求经测量放出轴线和门窗洞口位置的尺寸线。 采用千砖排砖撂底,以砖的模数按测量放线,标出位置尺寸进行排砖撂底,两山墙排丁砖,前后纵墙排条砖。 排砖时应严格核对门窗洞口的位置、窗间墙、垛、构造柱的尺寸是否符合排砖的模数。 在保证砖砌体灰缝 8— 10mm 的前题下全盘考虑排砖撂底。 排砖时要注意卫生主管道及门窗的开启不受影响,在其洞口处砌体的边缘必须用砖的合理模数,不得出现破活。 3)选砖:砌砖前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4)盘角:砌筑砖砌体前应先进行盘角,每次盘角 高度应以 3— 5层砖为宜,盘角要及时、准确地用吊线及靠尺检查。 若有偏差应随时修整。 盘角应严格对照底盘线、皮数杆的竖向标高,水平灰缝要均匀一致。 盘角应坚持及时检查和修整,保持新盘角的平 整和垂直必须完全符合验评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值,方可挂线砌砖。 5)挂线:砌筑一砖半及其以上厚墙体时,应及时双面挂线进行砌筑。 砌一砖厚清水墙与混水墙体的时候。 应挂外手线进行砌筑。 如果工作面长,几个人使用一根通线时,工作面的中间应设挑线点;此挑线点应以两端盘角点或 “ 起墙 ”点贯通穿线看齐;水平灰缝应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6)构造 柱马牙搓设置:砌体留置马牙搓要求先退后进,应于每层往脚开始先退五皮砖、后挑出五皮砖做马牙搓,搓宽为 60mm,搓高为 300mm,以保证柱脚为大断面。 7)砌砖:砖砌体的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砌筑时上口拉线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 “ 三、一 ” 砌砖法进行作业。 操作方法:砌筑时,首先应将灰打匀打平,砖要放平,垒砌时一定要跟线,左、右相邻要对平,注意做到: “ 准确的尺码边角正,浆满缝直墙面平。 ”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应控制在 10mm,但不应小于 .混水墙严20 禁半分头集中砌筑出现三皮砖及 其三皮砖以上的通缝.砖墙中砖缝搭接不得少于1/ 4 砖长,组砌形式,应根据砌筑部位的受力性能而定. 18 砖和 1/ 2 砖厚墙砌体严禁使用分头砖。 8)留搓: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及其楼梯间应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援.实心砖砌体的斜搓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 ,除转角处外,也可设置直搓,但必须留置阳搓,并应设置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为每 120mm 墙厚设置 1 根中 6 钢筋,间距沿墙高不于超过 500m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搓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 500m,末端应有 90 度弯钩.洞口顶部宜设置过梁。 9)预埋件:预埋件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预埋件设置之前应作防腐处理,并必须根据洞口尺寸、构件需要,按要求正确设置,严禁事后剔凿。 10)过梁安装:在砌体中安装过梁时,必需严格控制其位置、标高及型号等的准确性。 支承处座浆应饱满,如座浆厚度超过 20mm 时,要用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两端的支承高度应相同、长度应相等。 施工要点 1)砌筑前应先行试摆,排出灰缝宽度,注意门窗位置、砖垛的影响,同时要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七分头、五分头排在 何处为好。 2)砂浆厚度控制在 1~ 2cm(有配筋的水平缝 ~ ),长度控制在一块砖的范围内。 3)砖墙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必须留槎的部位,应砌成斜槎,其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 构造柱两侧的砖体应砌成大马牙槎,并应先收后进。 沿高度 50cm 设置水平拉结钢筋。 质量安全要求 1)半砖墙、砖过梁以上与过梁成 60176。 角的三角形范围、宽度小于 1m 的窗间墙、梁下及其两侧 50cm 范围、门窗洞口两侧 18cm 和转角处 43cm 范围内,以上部位不得留置脚 手眼。 2)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 砖墙每天砌筑高度以不超过 为宜。 砌块砂浆相同。 先砌筑转角 (俗称定位 ),然后再砌中间。 21 3)水平灰缝铺置要平整,砂浆铺置长度较砖稍长些,宽度宜缩进墙面约 5mm。 竖缝灌浆应在砌筑并校正好后及时进行。 校正时一般将墙两端的定位砖用托板校正垂直后,中间部分拉准线校正。 不得在灰缝中塞石子或砖片,也不能强烈震动墙体。 4)所用砖 的尺寸、 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外观颜色要均匀一致,棱角整齐方正,不和翘曲等现象。 5)砂浆配合比要严格控制准确,稠度应适宜。 墙面平整度与垂直度应符合标准。 关键工序 施工方案 和施工措施 测量定位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测量的主要工作是标高传递和轴线测设以及建筑。仁源住宅施工组织设计--bak(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特征分述如下。 1)奥陶系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井田地下水属洪山泉域。 洪山泉出露于介休市洪山村东南,为本省岩溶泉之一,泉口高程 916 m,1973 年~ 1981 年间,年平均流量为 m3/s; 1994 年 1~ 9 月份平均流量为 m3/s,至 20xx 年 4月,流量仅 m3/s。 目前,除八角泉尚有少量地表排泄外,泉群其他泉点已全部断流。 泉水属重碳酸钙镁型水,矿化度
源于它系统 周密 的调查研究。 二、植入式广告与传统品牌公关策略的 内在联系 (一)品牌的植入式广告与传统公关营销策略的 比较 植入式广告是属于品牌营销,而传统的品牌公关也是一种营销模式,作为不同的营销它们有着一定的 不同点 , 也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 内涵 的异同性 不同点: 植入式广告是一种广告营销策略, 就是针 对企业通过媒介和观众的互动,涵盖范围比较窄;公关营销策略的内涵比较丰富
e classifies the lexical gaps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from the angle of word form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of borrowing words,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查分管 工长的安全技术交底,没有安全技术措施不准施工。 第九条:经常检查 现 场 和工人住宿 有无乱拉乱接电线,现场所有机械电器机具有无乱动乱用,机操人员有无上岗证等。 第十条: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新工人进场进行安全教育并考核,协助工长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第十 一 条:积极完成项目部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七) 、 造价成本岗位职责 第一条:根据国家 建设
既有道路与施工便道连接点附近租用民房;各施工队就地租用民房,不足部分新建解决;水泥库、发电机房、配电房、钢筋库及加工棚等生产房屋按功能分散布置于标段范围内。 本合同段 设立水泥混凝土搅拌站, 混凝土为 涵洞、 路面 、路基 工程使 用。 根据混凝土的用量及施用位置, 混凝土稳定土拌和站、 混凝土拌和站 设置 在K2+200左侧 ,以便 路面 施工时 的运输和使用。 施工进行阶段
、 规划区内的园林绿化设计。 规划区内的水系、水景设计。 规划区内主要建筑物的改造设计。 规划区市政及主要服务设施的设计及规划位置。 规划区视觉指示系统设计 7 五 、建设规模 什邡市人民渠 21 支渠及周边城市地段景观工程项目占地面积约 45 公顷,建筑面积约 2 万平方米,依据地形特点及上位规划理念,园区自南向北分为四个区域,分别命名为:第一地块 (历史渊源区) 、第二地块 (农耕文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