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达煤业四采区设计说明书_(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8m,调 方位 295176。 掘进约 148m,调 方位 221176。 掘进约 9m,调 方位 281176。 掘进约 130m,调 方位 53176。 掘进约 55m,调 方位 97176。 掘进约 128m,调方位 59176。 掘进约 88m,调 方位 85176。 掘进约 64m. 工作面切眼 采煤工作面开切眼 341 切 眼 采用 11矿用工字钢支护,材料规格: 腿, 梁;支护规格:上宽 ,下宽 ,净高 ,允许误差 177。 ;棚距 177。 巷道 亦 采用梯形断面, 荒断面积 ,净 断面积。 采用 塑料网铺顶,塑料网规格 ,扣扣相连, 20 公 16 分系一死扣,网铺平拉紧,杜绝网兜,板梁、木楔腰邦背顶,顶五帮三 , 工程量 48m。 液压支架 40 架和 SGB620/40T( 55)型刮板输送机一部。 附图:采区巷道布置图(图 5) 附图:采区巷道主要断面图(图 6) 17 第 三章 采煤方法、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第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采用 “三八制 ”,年工作日为 330 天,每日净提升时间为16h。 第二节 采煤方法 本采区工作面 采用 走向长壁 放顶煤 采煤法,悬移支架配合单体液压支柱与背铺塑料网支护顶板 , 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落煤方式为 放炮 爆破落煤,人工攉煤,可弯曲刮板输送机接力运煤。 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八条规定:“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四采区首采工作面为 341 采煤工作面。 采煤工艺 3 上 煤层厚度平均 , 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控制顶板,其回采工艺过程为:打眼→清理工作面→移溜子→放炮→联网架梁→攉煤→支设正规支柱→回梁→清理工作面。 第三节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参考邻近采区回采数据,根据有关要求, 本采区 计划 布置 八 个回采工作面,即 34 34 34 34 34 34 34 348 面,回采 3 上 煤层。 采区生产能力按年产原煤 万吨 计算。 目前矿井工作日为 330d,每天采用 “ 三八 ” 制 循环 作业方式。 采区服务年限为: Tc = Zc 247。 ( Ac K) 18 = 247。 ( ) = 年 Tc—采区服务年限,年 Zc—采区可采储量, 万吨 Ac—采区生产能力, 万吨 /年 —储量备用系数; 经计算, 四 采区服务年限为 年。 19 第四章 采区生产系统 第一节 采区通风系统 一、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 本矿井采用中央 分 列抽出式通风,即主斜井进风,副立井回风。 四采区 采煤工作面采用 “U”型通风方式, 下 行风 ; 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供风。 进风由 Ⅱ号主下山 供给, 四采区皮带巷 兼做进风巷, 四采区轨道巷 兼 做回风巷。 在四采区 Ⅰ号联络巷和Ⅱ号联络巷分别安设两道风门, 使工作面形成独立通风系统。 进风路线: 地面 →主斜井 →37 大巷 →Ⅱ 号主下山 →下把钩 →四采区皮带巷→采掘工作面 回风路线: 采掘工作面 →四采区 轨道 巷 →皮带机集运巷 →总回风巷 →风井 →地面 二、采区风量计算 根据 四 采区 块段 生产布局和各阶段的生产计划,采区内最多时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两 个掘进工作面和 一 个独立通风硐室。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的规定,采区所需风量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用风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 (一)根据实 际用风地点需配风量进行计算 按采区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 矿需 = 4NK 矿通 m3/min 20 式中: N— 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4— 每人每分钟供给的风量, m3/min; K矿通 — 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等因素的矿井风量备用系数, K 矿通 取 四 采区 设计 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 57人 , 其中 341 采煤工作面劳动定员 33 人,两个掘进工作面劳动定员分别为 12人 故: Q 采需 = 4 57 =。 (二)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 总和计算: Q 矿需 = (Qcf+ Q 掘 + ∑Q 硐 i+ ∑Q 其它 i)K 矿通 式中 : Qcf— 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的总和, m3/min; Q 掘 — 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的总和, m3/min; ∑Q 硐 i— 硐室需要风量的总和, m3/min; ∑Q 其它 i— 矿井除了采煤、掘进、硐室地点外的其它需要通风井巷的风量总和, m3/min; K矿通 -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等因素的矿井风量备用系数, K 矿通 =。 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的计算: 按《煤矿安全规 程》及有关计算细则规定,每个采煤工作面的实际需要风量,应按采煤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和爆破后的有害气体产生量以及工作面气温、风速和人数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 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以 341 采煤工作面为例) 21 ① 按采煤工作面气象条件进行计算: Qcf≥6070% VcfScfKchKcl Qcf— 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m3/min; Vcf— 采煤工作面的风速,采煤工作面进风流的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取值(见表 5);温 度 21℃ ,采煤工作面风 速取 ( m/s) ; Scf — 采煤工作面的有效断面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的平均值计算,取 2 ㎡; Kch— 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查表采高 – 及放顶煤采面调整系数取 ;( 341 采煤工作面实际采高平均为 ,因为放顶煤开采,故取 );(见表 6); Kcl— 采煤工作面面长调整系数, 341 采煤工作面面长 48m,调整系数取 (见表 7); Qcf=6070% 2 =2873/min 表 5: 采煤工作面进风流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 数 采 煤工作面进风流气温( ℃ ) 采煤工作面风速( m/s) 20 2023 — 23— 26 表 6 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 采高 (m) 系数 Kch — — 表 7 采煤工作面面长调整系数 22 采煤工作面长度( m) 系数 Kcl < 15 15~ 80 ~ 80~ 120 120~ 150 150~ 180 > 180 ~ ② 按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 Qcf≥100q cgK cg 式中: Qcf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m3/min; qcg 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的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采煤工作面的 预配 风量 326m3/min,瓦斯浓度 ﹪; Kcg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该值根据矿井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一般规律经计算取。 (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一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比值)。 100采煤工作面回风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 %的换算系数。 Qcf=100 326 5﹪ = m3/min ③ 按采煤工作面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cf≥67q ccK cc 式中: 23 Qcf— 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m3/min; qcc— 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的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采煤工作面的实测风 量 326 m3/min,二氧化碳浓度 ﹪; m3/min; Kcc— 采煤工作面的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该值根据矿井采煤工作面的二氧化碳涌出一般规律经计算取。 (正常生产条件下, 连续观测一个月,日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的比值)。 67— 采煤工作面回风风流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 %的换算系数。 Qcf=67 326 2﹪ = m3/min; ④ 按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药用量计算 二、三级煤矿许用炸药 Qcf≥10A cf 式中 : Qcf— 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m3/min; Acf— 采煤工作面一次爆破最大炸药用量, ; 10— 每千克煤矿许用二、三级炸药需要配风量 , m3/min。 (我公司井下爆破使用的炸药为煤矿许用二级炸药 ); Qcf=10 =; ⑤ 按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cf≥4N cf 式中: 24 Qcf— 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m3/min; Ncf— 为采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33人; 4— 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Qcf=433=132 m 3/min; ⑥ 按风速验算: a)验算最小风量 Qcf ≥60 cb Scb=1cbh cf70% b)验算最大风量 Qcf ≤60 S cb Scs=1csh cf70% 式中: Qcf—— 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m3/min; Scb— 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有效断面积, 2m 2; 1cb— 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距, m; hcf— 采煤工作面实际采高, m; Scs— 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积, 2m 2; 1cs— 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顶距 , m; — 采煤工作面允许的最小风速, m/s; 70%— 有效通风断面系数; — 采煤工作面允许最大风速, m/s; 602≤Q cf≤60 62 m 3/min 25 < 287< ⑦3 41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确定: ∑ Q采需 =287m3/min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的计算 每个独立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应按巷道断面、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炸药用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风速和人数等规定要求分别进行计算,并必须采取其中最大值。 ⑴ 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 ( 以 342面 溜子 道掘进工作面为例) 342面 溜子 道掘进工作面巷道有效通风断面(净断面) 为 m2;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 12人;一次爆破的炸药用量为 ;瓦斯浓度为 %,二氧化碳浓度为 %。 ① 按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 Qhf1 ≥100q hg1k hg1=100 % 166 = m3/min。 式中: Qhf1— 341面 溜子 道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 , m3/min; qhg1— 342面 溜子 道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 % ; 166— 掘进工作面回风流风量, m3/min; Khg1— 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一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绝对瓦斯涌出量的比值(该值根 据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一般规律经计算取 ); 100— 按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应超过 1%的换算系数。 ② 按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26 Qhf1 ≥67q hg1k hg1=67 % 166= m 3/min 式中: Qhf1— 342面 溜子 道掘进工作面 需要风量, m3/min; qhc1 — 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绝对二氧化碳浓度, %; 166 — 掘进工作面回风流风量, m3/min; Khc1 — 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一个月,日 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的比值(该值根据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一般规律经计算取 ); 67— 按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 %的换算系数。 ③ 按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的最多炸药用量计算: Qhf1 ≥10A hf1=10 =39 m3/min 式中 : Qhf1—— 342面 溜子 道掘进工作面 需要风量 , m3/min; Ahf1— 掘进 工作面一次爆破的最多炸药用量 , ; 10— 每千克煤矿许用二、三级炸药需要配风量, m3/min。 (我公司井下爆破使用的炸药为煤矿许用二级 乳化炸药); ④ 按局部通风机实际吸入风量计算 a)无瓦斯涌出的岩巷 Qhf1 ≥Q af1I + 60 hd1=170 + 60 ≈ m3/min b)有瓦斯涌出的 煤 巷 , 半煤岩巷和岩巷 Qhf1 ≥Q af1I + 60 hd1=170 + 60 ≈ m3/min 27 式中: Qhf1— 342面 溜子 道掘进工作面 需要风量, m3/min; Qaf1 — 局部通风机实际吸入风量, m3/min; I — 342面 溜子 道掘进工作面 同时通风 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台; — 无瓦斯涌出 煤 巷的允许最低风速 m/s。 — 有瓦斯涌出 煤 巷的允许最低风速 m/s。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