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镇连头乌龟岩背花岗岩矿地形测量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图 33 三角高程测量 图中: D 为 A、 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α 为在 A点观测 B点时的垂直角 i 为测站点的仪器高, t 为棱镜高 AH 为 A 点高程, BH 为 B点高程。 v 为全站仪望远镜和棱镜之间的高差( aDv tan ) 首先我们假设 A, B 两点相距不太远,可以将水准面看成水准面,也不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 为了确定高差 ABh ,可在 A点架设全站仪,在 B点竖立跟踪杆,观测垂直角 α ,并直接量取仪器高 i 和棱镜高 t,若 A, 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D,则 tivhAB  ,故 tiaDHH AB  t a n 这就是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公式,但它是以水平面为基准面和视线成直线为前提的。 因此,只有当 A, B 两点间的距离很短时,才比较准确。 当 A, B两点距离较远时,就必须考虑地球弯曲和大气折光的影响了。 这里不叙述如何进行球差 7 和气差的改正,只就三角高程测量新法的一般原理进行阐述。 我们从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① 全站仪必须架设在已知高程点上 ② 要测出待测点的高程,必须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 全站仪安置在测站的三角高程测量 一 般来说为了选线、测带状地形图及施工测量方便,导线边长在 1~200m 属正常,但是设计、施工之间有一定时间间隔,控制点难免有损坏,而且有些线路设计单位本身布网点间距就大,„„在创业路所见导线平均边长 500~600m,个别达到千米。 当导线边较长、倾角较大,应将斜长化为平距并将水平长度归化到投影水准面上。 设斜边长为 L,斜边长 L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长度 S,地球曲率影响的角度  为S 所对应地球圆心角 ,天顶距 a ,折光角 1。 仪器高 i ,棱镜高 v。 考虑到   12/cos  ,   112/cos  viaLaLh  )12/s i n (s i nc os  设近似高差 aLh cos 近似高差的改正值 )12/s in(s in   aLh vihhh  往返测量高差的差值: )()()12/s i n (s i n2 BABABAAB vviiaLhhdh   取往返测的高差平均值进行平差得到最终高程。 全站仪安置在任意一点的三角高程测量 如果我们能将全站仪像水准仪一样任意置点,而不是将它置在已知高程点上,同时又在不量取仪高和棱镜高的情况下,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测出待测点的高程,那么施测得速度将更快、精度更高。 假设 A、 B 点的高程已知,这里要通过全站仪测定其他任意待测点的高程。 )c o s()( viaLHHH BAi  或 上 式除了 39。 cos haL 即 的值可以用仪器直接测出外, vi, 都是未知的。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仪器一旦置好, i 值也将随之不变,同时选取跟踪杆作为反射棱镜,假定 v值也固定不变。 基于上面的假设, )()H( B viHW A  或 在任一测站上也是固定不变的,而 8 且可以用 A、 B点的高程计算出它的值 W。 根据 W,测量任意点得到 aLcos ,不用测量仪器高 i ,棱镜高 v。 可以通过观测、计算热议点高程 aLWH i co s。 精度估算 采用加工精度较高的架腿,仪器高、棱镜高的误差很小,可不考虑;而且在上述 2 中已不存在仪器高、棱镜高的误差,设测站 A 点斜距为 L,天顶距为 a 则 高程 viaLHH Ai  co s,根据误差传播定律 iH 的精度为 22222 )()( c o s)/()s in( LH mamaaLM i   侧边误差对高程的影响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变大,倾角误差的影响随着倾角增大而变小,取全站仪测角精度  ,测距精度 )( 6 mm,导线点距离100m 时,测距误差177。 , a =0时 iHM mm。 具体高程放样方法如下: ① 在测站点安置全站仪,精确测量仪高; ② 在菜单进入放样; ③ 选取放样数据, 按 SO,输入模式将在斜距、平距、高差、悬高间切换,按读取可调用内存中的已知高程,按观测进行放样; ④ ↑表示低于放样高程,↓表示高于放样高程,按屏幕显示上下移动棱镜; ⑤ 放样结束在对中杆底部所对位置坐好标记,土方工程一般用桩标记或标记在桩顶或用油漆标记在桩侧,桥涵混凝土工程一般用油漆标记在混凝土壁或模板上; ⑥ 复核检测放样点高程 ⑦ 在实际工作中高程放样直线角度放样,坐标放样同步进行。 不管是用 DS DS3 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这样的三角高程测量精度比他们一点不逊色。 当然,全站仪厂家不 同 ,型号 各异,精度不同。 但考虑水准仪测量误差及在山地测量的不便,大力推广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还是很必要的。 9 第三章 矿山 井下 测量 中的主要问题 受限于巷道形状 , 导线只能沿巷道布设 , 选择余地小 , 并且井下存在倾角很大的斜巷 ( 倾角 15— 30度 ) ; 井下光线差 , 空间小 , 有施工干扰 ; 导线点一般应布设于巷道顶板 , 以便于保存 ,不过各 测点之间的通视性低。 井下潮湿 ; 冬季由于井上 、 井下温差大 , 从井上带入井下的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