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一号一期、二期园区景观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作面层砌块的垫层和结合层。 铺砌时,先将粉沙材料在基层上平铺一层,厚度是:用干砂、细土作垫层厚 35cm,用水泥砂、石灰砂、灰土作结合层厚 ,铺好后抹平。 然后按照设计的砌块、砖块拼装图案,在垫层上拼砌成面层。 并在多处震击,使所有砌块的顶面都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可使铺装十分平整。 再用干燥的细砂、水泥粉、细石灰粉等撒在面层上并扫 入 砌块缝隙中,使缝隙填满,最后将多余的灰砂清扫干净。 以后,砌块下面的垫层材料慢慢硬化,使面层砌块和下面的基层紧密地结合在 一起。 3 )、地面镶嵌与拼花 施工前,要根据设计的图样,准备镶嵌地面的铺装材料,设计有精细图形的,先要在细密质地铺装材料上放好大样,再精心雕刻,做好雕刻材料。 要精心挑选铺地用石子,挑选出的石子应按照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长扁形状分类堆放,铺地拼花时才能方便使用。 施工时,先要在已做好的基层上,铺垫一层结合材料,厚度一 16 般分为 47cm 之间。 在铺平的松软垫层上,按照预定的图样开始镶嵌作花、或者拼成不同颜色的色块,以填充图形大面。 然后经过进一步修饰和完 善图样,先拉出线条、纹样和图形图案,再用各色卵石、砾石镶 嵌纹样,并尽量整平铺地后,就可以定形。 定形后的铺地地面,仍要用水泥干砂、石灰干砂撒布其上,并扫入砖石缝隙中填实。 最后,用大水冲击或使面层有水流淌。 完成后,养护 710 天。 4)、嵌草路面的铺筑 a、嵌草铺装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在块料铺装时,在块料之间留出空隙,其间种草。 另一种是制作成可以嵌草的各种纹样的混凝土铺地砖。 施工时,先在整平压实的基层上铺垫一层栽培壤土作垫层。 镶土要求比较肥沃,不含粗颗粒物,铺垫厚度为 1015 厘米。 然后在垫层上铺砌混凝土空心砌块或实心砖块,砌块缝中半填壤土,并播种草籽或贴上草块踩 实。 实心砌块的尺寸较大,草皮嵌种在砌块之间预留缝中草缝设计宽度可在 25 cm 之间,缝中填土达砌块的 2/3 高。 砌块下面如上所述用镶土作垫层并起找平作用。 砌块要铺得尽量平整。 空心砌块的尺寸较小,草皮嵌种在砌块中心预留的孔中。 砌块与砌块之间不留草缝,常用水泥砂浆粘接。 砌块中心孔填土宜为砌块的 2/3 高;砌块下面仍用壤土作垫找平。 嵌草路面保持平整。 要注意的是,空心砌块的设计制作,一定要保证砌块的结实坚固和不易损坏,因此,其预留孔径不能太大,孔径最好不超过砌块直径的 1/3 长。 b、采用砌块嵌草铺装的铺装,砌块和 嵌草层的结构面层,其下面只能有一个壤土垫层,在结构上没有基层,只有这们的路面才能有利于草皮地存活与生长。 5)、切石板铺地 切石铺地的情趣与卵石铺地截然不同,由机械加工的切石铺地平坦好走,光洁整齐。 适于加工切板的石材有花岗岩、安山岩、粘板岩等。 切石等如果有仅为供人行走、其下可不必考虑打水泥基础。 至于施工要点分述如下: a 挖掘土面时,先估算预计使石面露出的高度,埋入的部分深度需若干后,开始挖出土壤。 b 挖出土后,把基层用碎石铺满,并灌入灰泥,使泥石固定。 c 安装厚石板,纵使横间隙成直线,石面平整,高度一 致,并在石板间灌满灰泥。 石面上若沾有灰泥,用刷子洗净。 6)、 用鹅卵石铺设的面层看起来稳重而又实用,别具一格。 鹅卵石在组合石块时,要注意石的形、大小是否调和。 特别是在与切石板配置时,相互交错形成的图案要 17 自然。 施工时,因石块的大小、高低不完全相同,为使铺出的路面平坦,必需在基层下工夫。 先将未干的灰泥填入,再把卵石及切石一一填下,较大的埋入灰泥的部分多些,使面层整齐高度一致。 摆完石块后,再在石块之间填入稀灰泥,填充实后就算完成了。 卵石排列间隙的线条要呈不规则的形状,千万不要弄成十字形或直线形。 此外,卵石的疏 密也应保持均衡,不可部分拥挤,部分疏松。 7)、汀步 本工程的汀步为旱汀步。 旱汀步主要满足造景需要 ,因此在挑选石块时要求大面平整、大小多变,成品应表现出一种看似随意、实质却颇具匠心的效果;同时埋设要稳固,不得有翘动现象。 按要求做好垫层后即可排列面层石料,为保证汀步牢固,石料须入土 4/5 露出 1/5。 汀步设置力求自然协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无论何种材质,最基本的汀步条件是:面要平坦、不滑、不易磨损或断裂,一组汀步的每块石板在形色上要类似而调和,不可差距太大。 汀步的尺寸可有 30cm 直径的小型到 50cm 直径 的大块即可,厚度都要在 6cm 以上为佳。 铺设汀步时,石块排列的整体美与实用性要兼备。 一般成人的脚步间隔平均是 45~55cm,石块与石块间的间距则保持在 10cm 左右。 汀步露出土面高度通常是 3~6cm。 铺设时,先从确定行径开始。 在预定铺设的地点来回走几趟,留下足迹,并把足迹重叠成最密集的点圈画起来,石板应安放在该位置上。 经过这种安排的汀步才会是最实有恰当的。 施工的步骤则先行挖土、安置石块、再调整高度及石块间的间距。 确定位置后,就可填土,将石块固定,使踏在石面上不摇晃,就算大功告成。 各种型材 在铺砌后 1- 2 昼夜 进行灌浆擦缝。 根据花岗石颜色,选择相同颜色矿物和水泥拦合均匀调成 1: 1 稀水泥浆,用浆壶徐徐灌入大理石块之间缝隙,并用长把刮板把流水的水泥浆向缝隙内喂灰。 灌浆 1- 2H 后,用棉丝团蘸原稀水泥浆擦缝,与板面擦平,同时将板面上水泥浆擦净,然后面层加覆盖保护。 清洗:当各工序完工不再上人时可清洗,清洗要求颜色一致。 质量标准:执行国家规范 JGJ7391 或 QB183893 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 . 园路与广场各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如下: a、 各层的坡度、厚度、标高和平整度等应符合设计规定。 b、 各层的强度和密实应符 合设计要求,上下层结合应牢固。 c、 变形缝的宽度和位置、块材间缝隙的大小,以及填缝的质量等符合要求。 d、 不同类型的面层结合以及图案应正确。 18 e、 各层表面对水平面或对设计坡度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30mm。 供排除液体用的带有坡度的面层应作泼水试验,以能排除液体为合格。 f、 块料面层相差两块料间的高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g、 面层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和直砂等现象。 h、 面层中块料行列(接缝)在 5cm 长度内直线度的允许编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j、 各层厚度对设计厚度的偏差,在个别地方偏差不得大于该层 厚度的 10%,在铺设时检查。 k、 各层的表面平整度,应用 2m 长的直尺检查,如为斜面,则应用水平尺和样尺检查。 各层表面对平面的偏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安装路沿石 路沿石 进场时,应对其材质、尺寸进行检查,对于表面有裂纹、缺损或尺寸不符合要求、不平直的构件不得在本工程中使用。 路沿石间沟平缝,缝宽 1cm。 路沿石的安砌,应与面层 铺装 同步进行安砌施工。 路沿石的排砌必须稳定。 路沿石背后的回填必须密实。 树池的施工,主要是进行嵌边石的砌筑、松土的回填和绿色透水混凝土填充 ,嵌边石下 150mm 厚砂夹石垫层, 100mm 厚 C20 砼基层。 收边、补烂, 清场收尾 收边、补烂, 清场收尾工作应在工程项目接近尾声时,有条不紊地进行。 清场收尾的同时,对已完工的各施工部位进行再次检测,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忽略的细节,从而使工程的竣工验收得以顺利进行。 二、砌体工程 工艺流程: 砌块润湿 —— 砌体放线 —— 砖块排列 —— 铺砂浆 —— 砌块就位 —— 校正 —— 砌筑、砂浆取样 材料堆放 已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其平面图进行规划,平面布置详尽,各项材料堆放较合理,有效的利用了施工场地,具体情况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材料堆放时有如下 19 要求: 砖堆放高度 为 ,堆放整齐、规则;砂、石堆放在离搅拌机较合理的位置,与搅拌机和龙门架形成了一个三字形状,能较好的对其进行使用;钢筋、模板堆放在专门的材料库内,由材料员具体负责进行管理、调配,每一个作业班组都必须遵循材料使用制度。 施工要点有如下几点: 1)、砌筑前先浇水湿润,湿润程度应能达到将砖砍断后砖心还有 1015mm 的干心。 2)、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斜槎,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 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 留直槎处应 加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为每 120mm 墙厚放置 1Ф 6拉结筋( 120mm 墙厚放置 2Ф 6拉结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 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 1000mm。 末端应有 90 度弯钩。 3)、砖砌体上下错缝,内外搭接>6 cm,横平竖直,灰浆饱满。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不得低于 80%,竖缝全部垂直水平方向灰缝厚度 8~ 12mm,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转角处和设有构造柱的地方的水平方向每 50cm 安 2根¢ 6砌体加固钢筋。 4)、砂浆用砂不得含有有害杂物。 砂浆用砂含泥量应满足下列要求:砌块砌体与结构构件位置有矛盾时,应先满足构件的布置。 按设计要求的砂浆为 M5 水泥砂浆,坚持每盘过磅,搅拌时间不少 2 分钟,将搅拌好的砂浆,通过斗车运至砌筑地点,在砌块就位前,用大铲、灰勺进行分块铺灰,铺灰长度不得超过 150cm。 5)、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 3小时和 4小时内使用完毕。 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 30度时,应分别在拌成后 2小时和 3小时内使用完毕。 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同一验收批 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 三、 水体工程 20 水体是园林中运用广泛的水景之一。 包括水池、管道和控制系统。 施工时应各工种相互配合,紧密结合。 水体的设置丰富了园林的内容。 动、静水体和亭、廊、架等建筑小品组合搭配活跃了园林景观,为种植饲养有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水生动植物创造生态条件。 水体工程中的水源取自于城市供水系统,水池是积蓄水源的主体,有进出水的管线设施,因此做好水体 结构的防水施工是保证施工质量优良的关键所在 ,施工时应防止水池变形、渗水等。 (一)防水工程应注意的问题: a、 地下水位应降低到防水工程底部最低标高以下,不得小于 300mm,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成为止。 b、基坑周围的地面水必须排除或控制,不得流入基坑。 c、基坑中不应积水,如有积水,应予以排除,严禁带水或泥浆进行防水工程施工。 d、施工前,按工艺标准及设计要求,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 施工期间各工种应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施工完成后,应注意成品保护,不应损坏。 e、 防水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工艺各种规定,并 具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资料,必要时应予以复验。 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经试验确定后,不得任意改变。 f、 对有电器设备的水池工程及地下结构,在防水层施工时应将电源临时切断,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g、对施工照明用电应将电压降至 36V 以下,使用电动工具应采取安全措施。 h、铺贴防水层的基层应干燥、平整,并不得有起砂、空鼓、开裂等现象,阴阳角处应作成圆弧形或钝角。 i、地面或墙面的预埋管件、变形缝等处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使其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j、外防水内贴法施工时,应在需要铺贴立墙防水层的外侧,按设计 要求砌筑永久性保护墙,防水层一侧的立墙面抹 1∶ 3 水泥砂浆找平层,达到表面干燥后,方可做防水层施工。 k、外防水外贴法施工时,清出防水层接槎部位,结构表面应按设计要求做找平层,干燥后方可做防水层。 l、 底板钢筋混凝土底板下铺贴卷材防水层前,应在垫层上抹好防水水泥砂浆找平层,待干燥后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21 (二)水池施工: 施工工艺 挖土工程: 1)本工程场地比较大,周边无建(构)筑物影响,因此挖土采用放坡大开挖。 根据地质情况,开挖需要确定放坡。 基坑必须采取围护措施,合理采用降水措施。 2)本工程挖土 采用机械挖土与人工挖土相结合。 机械挖土基本上一次挖到离基层20cm 左右,同时要用小竹签在基底上做好标记,以提醒挖土机操人员特别注意。 严禁超挖。 余土均由人工修土至基坑设计标高。 3)基坑排水:基坑合理采用降水措施,若用水泵排水,基坑外上面四周做好排水明沟,以阻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 4)应急保护措施。 为保护坑壁稳定采用细石砼喷浆,以防渗水造成土体剥落。 如发现局部塌方可采用木桩或钢管和草包以阻止塌方。 特别是要防止流砂现象。 因此,施工现场在挖土期间一定加强对基坑四周坡面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可及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现场在挖土期间一定要备以一定数量的木桩、钢管、草包、注浆机以备急用。 5)技术要求:挖填方工程施工应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合理安排,减少重复搬运。 土方回填前应和合格填料并应对所选用各种填料,确定合理参数,经确认后方可全面铺开。 挖基坑土方尽可能做到随挖随运,合理安排,符合回填要求的土质堆放,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它荷载时,不得影响周围建筑物、管线等设施安全。 沟槽坑支撑安装拆除提供实施细则报业主代表核查,沟槽坑直撑拔除时须填孔。 沟槽坑回填和压实除要求恢复原地貌外,填土密实度不小于 ,管顶以上 500mm 填土密实度不小于 ,砂基础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