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集发水泥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入运输容器或直接倒卸至一定地点的工作。 剥离是将水泥原料矿中的覆盖土、岩溶裂隙充 填物等剔出,保证矿石质量。 工艺能源消耗情况 本工艺中矿石开采主要消耗电力,矿石运输主要消耗汽油、柴油。 电力消耗的主要设备为潜孔钻、鄂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架线式电机车等。 水泥生产 我 厂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工序主要包括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阶段。 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煤和电,少量的柴油、汽油和新鲜水。 水泥生产流程图(见图 12) 工艺流程说明及工艺能源消耗情况 生料制备工序包括原料预均化、生料粉磨、生料均化过程。 原料预均化阶段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石灰石的预均化。 在水泥生产 中主要原料石灰石成分的波动对水泥熟料质量和烧成过程有重要影响,需要采用预均化设施使石灰石化学成分的波动减少到生产允许的程度。 在原料矿石预均化过程中,堆料、取料、输送设备耗用电力,同时产生粉尘。 粘土质原料、石英砂和铁矿粉成分波动较小,一般不需要预均化。 6 图 12 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煤预均化堆场场 替代原料库 石灰石输送 石灰石预均化堆 场 配料石灰石库 砂岩堆场 配料砂岩库 铁粉堆场 配料铁粉库 配料粉煤灰库 原料输送 原料喂料 原料粉磨 生料输送 生料均化库 生料入窑 空压机 原煤预均化堆场 原煤仓 煤磨 煤粉仓 煤粉输送 废气处理 冷却机 熟料库 熟料输送 石灰石输送 石灰石预均化堆 场 配料石灰石库 配料砂岩库 配料铁粉库 配料粉煤灰库 原料输送 原料喂料 原料粉磨 生料输送 生料均化库 生料入窑 空压机 原煤仓 煤磨 煤粉仓 煤粉输送 预热器 分解炉 窑 废气处理 冷却机 熟料库 熟料输送 辊压机 熟料饼库 粉煤灰配料库 石膏配料库 水泥磨 (2 台 ) 水泥输送 水泥库 (8 个 ) 预热器 分解炉 窑 7 生料粉磨阶段的能耗主要集中于粉磨设备,目前生料粉磨设备的电耗降低及粉磨中的粉尘收集一直是改善的重点。 生料均化阶段的能耗主要产生于提升机、电机、风机的电耗。 熟料制备包括窑尾预热分解、回转窑煅烧和窑头熟料冷却、排出、入库等几个 工序。 该工序消耗大量的煤和电。 窑尾预分解系统由五级旋风筒和分解炉构成。 生料从最上一级旋风筒进入预热器,生料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预热器内的热气体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热交换,至四级旋风筒后入分解炉,在炉内进一步热交换,大部分碳酸盐分解后,再进入五级旋风筒进行气固分离,然后经窑尾烟室喂入回转窑。 入窑系统的物料经过回转窑过渡带和烧成带进行高温煅烧,发生固液相反应,形成高温熟料,出窑高温熟料入篦式冷却机冷却。 窑头煤粉燃烧后,生成的高温气体,通过烟室从分解炉底部入炉。 在分解炉内,煤粉燃烧和生料分解过程同时进行。 出分解炉的 气、料经第五级旋风筒分离后,物料入窑,废气经过各级旋风筒,自下而上与生料悬浮换热降温,最后从第一级旋风筒排出,窑尾高温废气一部分进入生料磨和煤磨预热原燃料,其余进入废气处理系统。 熟料在篦冷机篦床的推动下,向出料方向缓慢移动,同时与鼓入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的高温热空气一部分作为二次风入窑供煤粉燃烧,一部分作为三次风入分解炉,其余部分排出,经过窑头电收尘器净化后再次排入大气。 冷却后的熟料经篦冷机末端破碎机破碎后入槽式输送机。 水泥制成主要包括水泥粉磨、水泥包装等阶段。 熟料库中的熟料经过计量按比例添加石膏、矿 渣、石灰石等混合材之后,通过胶带输送机先进入辊压机辊压成料饼,之后入水泥磨分级粉磨,出磨物料通过空气斜槽、斗式提升机送入高效选粉机分离,成品被袋收尘收集经空气斜槽、斗式提升机送入水泥库中,粗粉返回水泥磨重新粉磨。 这一阶段能源消耗主要是水泥粉磨使用大量的电。 耗电设备主要是磨机。 8 企业能源管理 我 公司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节能、节材、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不断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能源科学管理,坚持管理与技术创新并重。 切实加强水泥产业的技术改造,在提升产品产业科技含量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提 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促进了企业高速、高效发展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 审计期内该公司已设立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该公司采用了三级管理的模式: 第一级,由生产副总主管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负责企业能源管理机构负责人员的任免、批准制定企业级能源管理办法和制度以及对各种重大节能工程进行决策。 第二级,企业管理部负责公司能源管理工作,专职能源管理人员 2名。 第三级,各部门设置兼职能源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节能、用能工作的具体管理。 图 13 企业能源管理组织机构 生产副总经理 企业管理部 财务部 办公室 质检部 安环委 生产部 供料车间 制成 车 间 烧成 车 间 水泥车间 动力车间 设备车间 9 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建设 审计期内, 我 企业已建立了能源管理方面的部分制度。 在企业管理部的推动执行下,这些制度构成了企业节能工作的基本框架,具体已经建立的制度有: 1.:(见附录 3) 经 查 企业原始记录, 我 企业各项能源管理制度运行良好,企业对能源的管理能够满足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为企业年度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由于 我 企业能源成本在企业总的经营成本中所占比例很高,因此对于企业各类购进能源也必须实现精细化管理,这有赖于企业能源管理制度体系的继续深入细化。 在现有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完善和细化企业能源的三级管理机制和生产的能源定额管理两方面,另外需要从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国标出发有针对性地补充建立能源计量统计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和奖惩制度等。 能源管理人员培训 通过审核该企业的培训记录, 我公司 对 内审 能源管理人员提供两类培训机会: 一类是纳入年度培训计划的能源管理专业技能、知识或资质培训,如由泉州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科学研究院举办的企业能源计量方法培训、能源计量器具配备通则贯标培训等;另一类是不定期的能源 管理培训,如 泉州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泉州 市统计局、 泉州 市环保局等部门召开的能源管理、统计等培训会议。 该企业同时积极组织能源管理人员进行内部培训,公司每年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其中包括对各级人员进行能源知识和能源管理方面的培训计划安排。 该公司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之前,对公司工程师以上的技术和管理干部10 进行了专门的培训。 20xx 年度,企业共有近百人次接受了能源管理培训。 企业能源流程 企业用能系统概况 福建安溪三元集发水泥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消耗的是电力和煤。 矿山开采和水泥生产过程中电力都 是主要消耗能源。 在水泥生产的熟料煅烧阶段,同时消耗大量的煤。 在 集安 矿开采、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部分汽油和柴油。 原煤和电力主要由企业从社会购入。 主要用电单元是生料生产过程中的石灰石破碎 \生料磨、生料辊压机,回转窑、 水 泥磨、煤磨等。 主要的用煤单元是分解炉和回转窑 . 水源由自备井提供,主要用于设备循环冷却水和生活用水。 能源流程图见图 14 能源网络图见图 15 11 图 14 能源流程图 水泥厂能源实物量 煤 电 7584万 kWh 油 剖面符号 煤 电 油 水 有效用能 (%) (90%)( %) 349469 其它 275561( %) ( %) 32336( %) ( %) ( %) 41572( %) 有效用能 % 有效用能 % 收尘、增湿塔及 锅 炉 系 统 水泥粉磨 生料制 备 熟料 烧成 石破 117325.54等价值 187191.7117325.54当量值 ( %) 水泵 变电站 剖面符号 油 煤 电 水 有效用能 12 图 15 能源网络图(电力消费以当量值表达) 349469 水 349469m3 等价值 ( tce) 当量值 ( tce) 非 工 业 消 费 工业消费 运输 汽油 吨 % 生产用水 生 产 外 用 水 柴油 吨 % 点火、运输 电 kWh % 变电站 烧成 水泥粉磨 其 它 石破 、生料 76 煤 吨 % 损失 140 13 电气系统 电力使用情况简介 该厂的生产用电由社会电网提供,社会电网输入该厂的电压为 110kV,通过总降变压器和各部门的专用变压器,将其降为生产电压。 各个生产工艺用电中矿山占 %,生料制备阶段占 %,熟料烧成占 %,水泥粉磨占%,装运占 %,其它 %。 各工 序耗电比例图: 生料%烧成%水泥磨%其他%矿山%装运% 图 16 电力比例图 企业用电系统图 (见图 17) 14 供 电 局 厂总电表 T 1 R 2 R 3 R 4 R 5 B 1 B 2 B 3 B 5 一 生料 电力室 2生料电力室 石破电力室 辅材电力室 水处理电力室 水泥 1线 水泥 2线 矿山 余热发电 站用变及损耗 R 1 一线窑头 电力室 1B T 2 一线煤磨 主电机 T 3 一线电收尘 风机 T 5 一线煤磨 电力室 T 6 一线窑头 电力室 2B T 7 一线窑尾 电力室 T 8 一线煤均化 变电所 T 9 一线废气处理风机 H 2 水泥磨 2 H 4 水泥 2主电机 H 5 1辊压机 H 6 2辊压机 H 7 废气 处理风机 H 8 T 4 一线窑尾 高温风机 H 3 水泥 1主电机 H 1 水泥磨1 M 2 1水泥 主电机 2M1 2水泥 排风机 M 3 1水泥 电力室 2M3 2水泥 电力室 3M1 2水泥 排风机 3M2 3水泥 主电机 Z 1 装 运 G 1 公 用 废弃物 处理 W 1 MAXIT A 1 粉磨站 M 1 1水泥 排风机 M 4 水泥 2 辊压机 M 5 水泥 1 辊压机 I 1 2M2 2水泥 主电机 1循环风机 R 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