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沟二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原工程概况 批 建情况 七里沟二坝 骨干坝是 1959 年由 县委、县政府 计划下达且设计完成的,由当时环县水电局施工建设 , 由 环城镇城东塬、漫塬、冉旗寨三个村 所在群众进行生产管护,多年来运行良好,是当 地群众生产基地和交通要道。 主要指标 根据庆阳市水文资料计算, 该工程采用 20 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洪量模数 3 万立方米 /平方公里 , 200 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洪量模数 7 万立方米 /平方公里。 工程淤积年限为 10 年,侵蚀模数 8000 吨 /平方公里,设计坝高 41 米, 坝体坡比上游为1:,下游为 1:。 坝 顶长 220 米,宽 米。 总库容 万立方米, 拦泥库容 万立方米, 滞洪库容 万立方米,淤地面积 公顷。 工程设计为两大件,由土坝和放水建筑物组成 , 建筑物等级为五级。 放水建筑物 布设在坝体 左 岸, 由涵洞、 竖井 、陡坡 、消力池 组成。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淤地坝均已超过设计 淤积年限 , 目前 剩余坝高 3 , 已淤库容 万 m3, 现泥面高程达到 米, 剩余滞洪库容仅为 万 m3, 完全失去防洪能力,如发生点暴雨,随时会有溃坝危险,随之必然淹没下游绒山羊基地、南关小学、环江护岸、砖厂、预制场在内的 47 hm2范围,该范 围内的群众、企事业单位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4 除险加固方案 根据 多次 实地 踏勘 测量 分析 该工程 具体 情况, 由于缺少 50年代设计 资料,我们用万分之一地形图经过 扫描 ,量算剩余坝高范围内高差 1 米的几条等高线,算出对应面积,绘制坝高 ~库容 ~水面面积曲线图,为查算 剩余坝高防洪能力提供依据。 经研究及演算,不需加高坝体,提出了 加固上游坝坡 及增设非常溢洪道 , 为交通需要,增设长 5m,宽 6 m 的桥台的 方案。 5 除险加固设计 设计依据 根据洪德水文站 39 年实测水文资料计算不同频率的洪量模数( A1)。 ①用适线法确定 hH24 、 Cv 根据经验频率点据,选用皮尔逊Ⅲ型理论频率曲线适线( Cs= Cv),通过 调整 hH24 、 Cv 参数,使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距相配合,尽量照顾点群的趋势,使曲线通过点群中心,曲线各段上下两方的点据数略相等;适线时着重考虑曲线中上部与经验频率大值点据配合要好。 4 适线法最终确定结果为: hH24 =, Cv=。 ② 模比系数 kp 值 经查,皮尔逊Ⅲ型理论频率曲线 模比系数 kp 值 如表 31。 表 31 不同频率所对应的模比系数 kp值表 频率 P(%) 10 5 2 1 kp ③不同频率 24 小时暴雨量计算 Hp=kp hH24 式中: Hp-频率为 p 的 24h 暴雨量, mm; kp-频率为 p 的 皮尔逊 Ⅲ 型曲线模比系数; hH24 - 最大 24h 暴雨量均值, mm。 流域不同频率 暴雨 计算结果见 表 32。 表 32 流域不同频率 暴雨 计算 成果表 频率 P(%) 10 5 2 1 Hp ④径流系数的确定 根据《甘肃省暴雨特性研究》和《庆阳地区水文手册》等资料,并根据流域土壤种类、植被状况和雨强等因素,分析确定不同频率暴雨径流系数,结果见表 33。 5 表 33 流域 不同频率 暴雨径流系数 表 频率 P( %) 10 5 2 1 径流系数 α ⑤洪量模数的计算 洪量模数 采用下式计算: Ap= Hp 式中: Ap-频率为 p 的 洪量模数 ,万 m3/Km2; α-暴雨径流系数; Hp-频率为 p 的 24h 暴雨量, mm; 流域 不同频率 洪量模数计算结果见表 34。 表 34 流域 不同频率 洪量 、洪峰 模数 表 频率 P( %) 10 5 2 1 洪量模数 Ap (万 m3/Km2) 洪峰模数 Ap (万 m3/Km2) 除险加固设计 目前该坝滞洪库容虽然不能满足 200 一遇洪水校核标准,但为了确保当地群众生产及交通安全,计划增设溢洪道排洪及反滤体排水。 溢洪道 调洪演算 根据单坝调控进行调洪演算。 按 200 年一遇洪水标 准计算,洪峰流量 6 Qmp == = m3/s,(A1 为庆阳市洪峰流量参数 ), 坝控流域一次最大洪水总量 Wp20= 3= 万 m3 Wp200= = 万 m3 取滞洪坝高 米,坝体安全超高 米,查 坝高 ~库容 ~水面面积 曲线图得 Vz= 万 m3,则所需溢洪道设计最大泄洪流量   pzmpp WVQq 1 = 溢洪道断面设计 溢洪道布设在坝体 右 岸 , 根据需要,进口 设计为 米长的八字墙,进口宽 米,接平段口宽收缩 为 米,翼墙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