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方的合同风险防控_对策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理也成为了项目中风险管理的源头之一。 通过与国外一流的国际承包商相比不难发现,国内的承包商虽然在施工设计、建造等技术工作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以及较为先进的技术,但是对合同方面的风险管理却十分欠缺,这些问题严重弱化了中国海外承包商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 进而限制住了中国国际工程市场的拓展。 这些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49]: ,中国在国际工程总承包三项目上的发展并不久远,经验有很大的欠缺,尤其对合同的管理意识极为薄弱,成为国内承包商的致命弱点。 ,由于国际总承包工程师国际性的项目,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语言表述方式也有一定差异,加之业主可能会故意制造一些有异议的条款来确保己方利益,也对中国承包商造成了比较大的困扰。 ,由于国际工程的复杂性的存在,对合同管理人员也提出 了比较高的要求,但中国的合同管理人员大多数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人才匮乏。 ,出于国际工程的复杂性,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超出合同条款规定的事项的情况也很多,而中国承包商常常反应迟钝而为与业主及时沟通,最后造成损失。 ,我 国 合同管理方面未建立一个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各种条文规范也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与国际上的一流水平差距依旧很大。 详细问题如图。 4 我国目前合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合 同 管 理 意 识 不 强我 国 从 事 国 际 工 程 项 目 管 理 人 员 大 多 受 国 内 承 包 项 目 的 惯 性 所束 缚 , 对 合 同 的 风 险 没 有 深 刻 地 认 识 , 而 是 以 业 主 的 指 示 为 依据 , 很 多 承 包 商 在 建 设 过 程 中 由 于 业 主 方 原 因 造 成 的 损 失 却 没有 用 合 同 来 维 护 自 身 的 权 益合 同 条 款 理 解 不 准 确国 际 承 包 合 同 中 大 多 以 F I D I C 合 同 作 为 标 准 合 同 文 件 , 但 并 不 代表 业 主 方 不 可 以 在 此 基 础 上 结 合 项 目 以 及 自 身 要 求 对 合 同 进 行修 改 使 得 合 同 对 业 主 方 更 加 有 利 , 我 国 承 包 商 对 合 同 理 解 往 往不 够 充 分 , 对 国 际 上 一 些 惯 例 和 默 认 条 款 没 有 重 视 , 使 得 在 签订 合 同 时 面 临 一 些 风 险缺 乏 专 门 的 管 理 人 才国 际 承 包 涉 及 到 技 术 、 经 济 、 法 律 等 各 个 方 面 , 对 合 同 管 理 人员 也 做 出 了 严 格 的 要 求 , 加 之 国 内 外 文 化 、 传 统 习 惯 的 差 异 ,法 律 合 同 、 实 践 经 验 都 存 在 着 不 足 制 约 着 我 国 合 同 管 理 的 发展 , 出 现 了 缺 乏 人 才 的 现 象工 程 变 更 及 索 赔 的 管 理不 充 分国 际 工 程 项 目 施 工 复 杂 , 潜 在 的 不 确 定 因 素 多 不 胜 数 , 加 上 设计 变 更 等 人 为 因 素 , 超 出 合 同 条 款 规 定 的 事 项 层 出 不 穷 , 而 我国 承 包 商 对 工 程 变 更 索 赔 这 方 面 往 往 不 太 敏 感 , 反 应 迟 钝 , 再加 上 文 化 、 语 言 、 风 俗 习 惯 上 的 差 异 , 经 常 与 业 主 方 沟 通 不 够充 分 , 意 见 不 一 致 , 达 不 到 预 期 索 赔 的 期 望合 同 管 理 体 系 不 够 健 全我 国 合 同 管 理 体 系 发 展 较 晚 , 虽 然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发 展 取 得 了 长足 的 进 步 , 但 比 之 世 界 一 流 水 平 还 相 差 甚 远 , 我 们 只 有 更 加 重视 合 同 管 理 , 积 极 改 进 不 足 , 及 早 建 立 一 套 完 整 的 合 同 管 理 体系 , 才 能 使 我 国 在 国 际 工 程 承 包 市 场 上 有 更 大 的 发 展 空 间 图 中国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The problems of contrac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资料来源:整理自绘 综上所述,开展对国际总承包合同的风险管理研究的主要意义可以归纳为: 第一,是中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EPC 总承包模式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减少合同纠纷概率,从而降低成本。 第二,是企业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 整体质量并不高,很多企业承包项目的营业额虽然十分巨大但由于各种风险造成的损失也是惨不忍睹,甚至入不敷出反而造成了亏损,少数企业还存在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了经济效益。 因此对国际承包项目中的合同风险进行分析进而形成相应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三,这要是提高中国企业竞争力,树立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的品牌和良好口碑所必须面临的核心任务。 部分企业签约后,由于自身管理水平不足,履约能力差,风险管理出现失控,进而导致工期拖延,质量低劣等问题,给中国海外公司的声誉乃至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对国际总承包项 目的合同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为中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进一步提升企业合同管理能力和竞争力。 树立中国工程海外品牌及良好的口碑。 5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般概念上的风险管理的研究对象涵盖了社会、经济、贸易、自然等等各方面,在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偏重于施工管理、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几个方面。 而合同风险管理是随着对合同管理理论与应用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形成,比较早期的项目工程往往工作比较简单,合同条款也并不繁多,导致项目管理者对合同风险并没有十分重视。 但随着工程项目朝着大型化、多样化、高科技化的方向发展以 及合同文本、合同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相应出现在合同管理上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人们才开始对合同风险管理愈加重视起来。 所以说合同风险管理作为项目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相关的研究明显落后于整个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过程 [10]。 近年来国外对动态工程风险管理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加深,而国际工程市场也逐步完善。 早在上世纪 40年代,风险分析就已经应用于系统工程和运筹学中。 历经几十年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目前学术界已对工程风险管理的理论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看法,将国际工程风险管理定义成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工程管理 的各个不同方面,包括风险的辨识、风险的控制、风险的管理及评价,其目的就是对项目中存在的环境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充分的研究与控制,从而可以使成本降低 [11]。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关于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上有了十分迅速的发展。 1983 年,美国 RIMS 年会上,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 Risk and Insurance Management Society, RIMS)制定的风险管理准则( The 101 Rules of Risk Management),提出了风险管理的 101 条守则 [12],并介绍 了合同风险管理研究的相关内容,对合同风险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对合同风险进行识别并如何转移等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而大型工程项目的设计、工程投标、工程监理及施工等几乎没有不涉及到合同管理的。 英国 GBchapman 教授在《 Risk Analysis for Large projects: Models, Methods and Cases》中提出了有关 “ 风险工程 ” 的概念,指出目前的比较大型的项目中,有关合同的风险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因此而受到了较高的关注 [13]。 进入 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在合同的风险管理研 究上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也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新领域,并在一些企业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多数企业设置专职的风险经理用以开展风险管理 [14]。 国外各行业经过了多次风险管理实践证明,风险管理对于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节约项目建设成本、改善项目经济效益、扩大项目盈利水平有着显著的作用 [15]。 国外的研究重点放在合同管理和风险的控制是如何运用的,如编制标准的合同文件和进行风险措施的分析设计等 [16]。 外国多数的发达国家以契约自由作为他们的法律原则之一,用合同来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解决争议或者纠纷。 因 此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合同,也十分重视合同条款的研究与制定。 工业发达国家的合同管理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便是政府对工程合同实行宏观管理;第二层次就是工程师在工程合同上进行具体的管理 [17]。 除了政府规定的法律法规外,行业也 6 会进行相应标准合同文件的编制,虽然不是法律,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随着合同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完善。 中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 直到上世纪 80年代,中国才算真正开始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 对风险管理研究方面来看,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 1987 年出版的《风 险分析与决策》一书,标志着中国对自主进行风险分析研究的正式起步 [18]。 此后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不断发展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国家科委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了一些研究,为中国的风险分析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1996年雷胜强出版《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19],以及卢有杰、卢家仪 1998年编写的《项目风险管理》 [20],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进一步推动了风险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转观合同风险管理的发展,上世纪 80年代初 , 中国学者就提出了有关工程总承包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研究探讨 , 研究 FIDIC 条款等国际上最新的合同管理方法、合同管理过程及索赔的手段经验等。 蔡绍宽、刘东海、钟登华等在《水电工程 EPC 总承包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从项目管理模式、设计、施工、釆购、试运营与移交管理模式,以及进度 质量控制、成本风险分析及评价、信息集成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水电行业开展 EPC 总承包项目的宝贵经验 , 对推动中国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21]。 张水波等在《国际工程总承包一一 EPC 交钥匙合同与管理》一书中以合同的规定为主线 , 详细介绍了合同形成、文件组成、业主和承包商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基础概 念 , 而后对 EPC 合同下关于分包的管理、支付风险及索赔的管理进行了一些论述。 何伯森等在《国际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中用简明通顺的中文介绍各种国际上的合同范本 , 力求与国际工程项目中的用词和词组译文保持一致 ,推广普及了总承包合同管理的相关知识 , 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工程合同管理理论体系 [22]。 尹贻林教授在《工程合同管理》一书中对工程承包合同的一些相关法律和合同管理的一些知识进行了研究,并在本书中提出了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思想 [23]。 此外,宋宗宇在《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中针对工程项目中的合同实务,并以合同发展为线索, 分析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的制定、履行和出现争议纠纷时会产生的一些误区,并设计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24]。 表 国内外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 Research on risk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研究学者或机构 研究内容或贡献国外研究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RIMS)英国 GBchapman 教授美国学者威瑞特( Werte)提出了风险管理的 10 条守则,并对合同 研究做了相关的介绍在《Risk Analysi for Large projects:ModelsMethods and Case》一书中提出了“风险工程”的概念,指出大型项目中合同的出现越来越多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事件不确定的客观体现,他强调了风险的客观性和不确定性经济学家耐特F. Nt耐特认为存在一定的统计规律 7 续表 国内研究郭仲伟郭仲伟教授《风险分析与决策》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风研究进入自主研究阶段雷胜强卢有杰、卢家仪蔡绍宽、刘东海、钟登华在《水电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论与实践》中从项目管理模式、设计管理、施工管理、釆购管理、试运营与移交管进度质量控制成本风险分析及评价信息集成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水电行业开展EPC总承包项目的宝贵经验雷胜强主编《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以及198年卢有杰、卢家仪编著《项目 》,进一步推动了风险管理的在我国发展,也促进了国内外对项目风险管理的关注尹贻林尹贻林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对工程合同的相关法律知识以及工程合同的 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本书中提出了工程合同风险管理思想宋宗宇宋宗宇在《建设 》中结合承包项目中的合同实务,并以合同发展为线索,分析建设工程合同的制定、履行和出现争议纠纷时会产生的一些误区并设计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资料来源:整理自绘 研究方法 、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对合同风险的定量性的评价,然后采用了调查问卷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绪论部分的分析,同时研究了国内外对合同风险相应的研究状况,进而确定了本论文的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