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业广场9号楼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点移上 1 层并进行观测直到177。 ,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 (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 +500mm)。 然后每施工 1 层 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某个观测点的每周期沉降量: N 表示某个观测点, I 表示观测周期数 ( I = 1, 2, 3„„ )且 H1= H 0 累计沉降量: , n 表示观测点号。 5.统计表汇总 (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11 (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 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 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 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3) 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 定期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 (4) 利用沉降曲线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 式中 C m 、 ∆C n —— m 、 n 点的总沉降量; L mn —— m 、 n 点的距离。 控制点、预留洞的做法 待177。 完成后,将控制线按分段施工的要求,每座塔楼设四个控制点。 根据控制点的位置, 在底板打混凝土之前, 把事先做好的 200mm 200mm10mm 的钢板与底板钢筋牢固焊接。 待混凝土彻底凝固后,用全站仪精确定位,在钢板上用钻头铳点做出标记。 并加以保护,未经同意不得进行覆盖、击打等蓄意破坏。 在控制点的正上方每层相应位置预留四个 300mm 300mm 大小的预留洞,在紧靠核心筒一角处预留一个 300mm 300mm 大小的预留洞。 不用时用特制的盖子盖上加以保护,同时也防止落物。 误差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93) ,轴线位移3mm,混凝土柱垂直度允许偏差 3mm;层高测量允许偏差 3mm。 使用仪器 国 产 JZ电子经纬仪,测角精度 2176。 ,测距精度 2mm+2ppm;天津产莱特自动安平水准仪 DS3200,测量精度为 1mm/km;所用仪器应按规定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测量验收 工程定位后,应会同有关单位验收,并形成书面记录。 排水 9楼基坑内存有深达 约 的明水,故在进入基坑施工前需用 22kW 高压水泵将水抽干后方可施工。 基坑四周设排水明沟,沿基坑的南、北方向每隔 5m 设一条南北贯通的暗沟,均通至 两侧的排水明沟内,排水暗沟截面尺寸为 300mm 300mm。 排水明沟、暗沟 12 深度应始终保持比挖土面低 ,以利于截水;集水坑应比排水沟低。 暗沟在施工砂垫层时,内填碎石然后铺砂以达到排水沟畅通的目的,并保证地下水位低于开挖基坑底 以上。 排水沟设 2%的坡度,水流不致于阻塞。 集水坑壁开挖过程中为防止由于地下水的渗透作用造成坍塌,边开挖边用木方、模板支撑加固,坑底铺 300mm 厚碎石;水泵应包以滤网,防止泥砂进入水泵。 土方工程及基坑围护 清槽至设计标高后,对于超挖及欠挖部分,我方一方面将 超挖部分清至老土层,一方面将欠挖部分挖至设计标高。 超挖在 30cm 以内用垫层混凝土找平,超挖在 30cm 以上部分用 1: 3 粗砂兑 5~ 20 石子分层夯填至垫层底。 为防止边坡塌方,对边坡及清槽后运至坑边的土采用尼龙袋、钢管及竹胶合板进行支护。 先将 2m 长钢管间隔 1m 打入地面以下 以上直至牢固,再将竹胶合板垫在钢管背面,然后将尼龙袋内装满土叠放于挡土板后。 地下室外基坑回填前,将钢管取出。 距基坑上口边线 处设置钢管搭设的护栏。 为保证安全可靠,竖向钢管埋地深度为。 土方回填 回填土注意事项 为保证地下室外墙的结构安全,地下室外土方回填在外墙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前不可施工。 回填土采用场外汽车运土。 施工前,应清除基坑内的建筑垃圾、积水、淤泥、杂物等,修整好行车道路,保证畅通。 按照现场平面水、电、降水管线布置图探明正确位置,障碍物提前清除,坐标及标高控制点加以保护。 为 防止回填时土方进入地下室后浇带内侧墙,后浇带处砌筑 370mm 厚挡土墙,挡土墙外侧做 4mm 厚 SBS 卷材防水一层,挡土墙防水做法详见 水节点做法中后浇带做法。 外墙防水保护层采用 密度 20kg/m3 的 5cm 厚聚苯板,与回填土施工同步进行。 但聚苯板的粘贴高度在回填过程中始终比当前回填高度高。 根据设计要求,靠地下室外墙 800mm 范围内为灰土回填,故此部分应重点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土的质量及夯实质量。 回填土每层铺填厚度 250mm,用蛙式打夯机械分层夯实,打夯时采用连续夯击的办法,做到一夯压一夯,不得有漏夯现象。 回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压实。 回填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破坏 SBS 改性沥青防水层。 回填压实方法 ( 1)一般要求 1) 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且控制土的含水率应符合有关规定。 当采用 13 不同含水率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下面,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于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土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2)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做成大于 1: 的斜坡,碾迹及夯实区域重叠不小于 ~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 m。 ( 2)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行车、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 当采用机械分层夯实时,其 预留下沉高度对砂土为 %,对粉质黏土为 3~ %。 ( 3)人工夯实前应将土初步整平。 回填夯实管道附近时,应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到管顶 以上。 严禁强行施工损坏管道。 机械碾压时应控制行车速度,不应超过 3km/h;并要控制压实遍数。 机械与地下室外墙及管道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将管道压坏及损坏卷材防水层。 模板工程 模板总体设计方案 本工程地下室梁、板模板采用 2,440mm 12200mm 12mm 覆膜竹胶合板,混凝土墙采用定型钢模板。 梁、板、 楼梯部位使用 50mm 100mm、 100mm 100mm 木方作为龙骨 ,以满堂钢管脚手架及带有可调式伸缩头的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施工。 地上部分的剪力墙模板采用整体全钢企口搭接式大模板;现浇楼板采取(脚手架支撑 +早拆支撑头 +木龙骨 +竹胶合板)的早拆支模方案;外墙脚手架采用外挂脚手架;门窗套模板采用木面钢角整支散拆方案;楼梯踏步采用敞开式整体一次成型钢模板。 使用全钢大模板及竹胶合板,可使墙体及顶棚达到不抹灰的清水混凝土效果,并大大缩短施工工期,给房屋销售工作提供最有力的宣传依据,为建设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 益;而施工单位将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依靠应用先进技术抵消一部分因全钢大模板的巨额投入所带来损失。 虽然建设单位获益甚大,但施工单位仍按照小钢模及正常抹灰计取费用,不会让建设单位因采用全钢大模板而增加一分钱的工程投资。 模板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其工作步骤如下: ( 1)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的放线,首先由控制线引测建筑物的柱或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测建筑物的边线以及模板控制线;、 ( 2)做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 3)进行找平工作:模板支承垫 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即沿模板边线用 1∶ 3 水泥砂浆抹找平层,宽度为 50mm; ( 4)所用模板要涂刷脱模剂。 14 地下室模板设计 混凝土墙模板验算 剪力墙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沿长度方向竖向放置 50mm 100mm 木方作为竖向背楞,间距 300mm;设 φ 14 对拉螺栓加固,其间距从墙底至墙高 1/3 处为 450mm(竖向) 750 mm(横向),上部为 600mm 750mm,钢管箍间距与对拉螺栓间距一致,第一道对拉螺栓距地越小越好,且不大于 200mm,以防 墙根部胀模。 墙模内侧支撑与满堂架拉牢,形成一整体,外侧支撑与基坑周围连接牢固。 (1) 混凝土侧压力 1)混凝土的侧压力标准值:查设计规范得: t0 = 取二者中小值,即 1 F =2) 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 = F 1 分项系数折减系数 = =( 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查设计规范得, 4kN/m2 荷载设计值为 4 =( 3)荷载组合: F† =+= 验算 ( 1)钢模板验算 查材料手册,钢模板( δ =)截面特征, 1)计算简图参见墙、梁模板节点图,然后进行简化。 化为线均布荷载: q 1 = F† ( 用于计算承载力); q 2 = F (用于验算挠度) 2)抗弯强度验算:(墙体上部和下部的对拉螺栓的平均间距按( 450+225)/2=336mm 计算) 所以抗弯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15 3)挠度验算: 所以挠度满足设计要求。 ( 2)内钢楞验算 查材料手册, 2 根 φ 钢管的截面特征为: I =210 4mm4, W =210 3mm3 1)计算简图 化为均布荷载: q 1 = F† (用于计算承载力) q 2 = F (用于验算挠度) 2)抗弯强度验算: q=查表得: a =。 由于内钢管两端的伸臂长度 100mm 与基本跨度300mm 之比, 300/900=< ,则伸臂端头挠度比基本跨度小,且满堂脚手架 立杆间距为 1200mm,故可以近似四跨连续梁计算。 抗弯承载力: =< 215 N/mm2 所以符合设计要求 3)挠度验算 所以符合设计要求。 ( 3)对拉螺栓验算 M14 螺栓净截面积 A=154mm2 1)对拉螺栓的拉力 N = F† 内楞间距外楞间距 = = 16 2)对拉螺栓承受的应力 所以符合设计要求。 梁模板设计 梁模板采用竹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间距 500mm。 竹胶合板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可采用以下数据: f v =10N/mm2(顺纹抗压); f v =(顺纹抗剪); f m =13N/mm2(抗弯); E =9,000N/mm2(弹性模量)。 假设竹胶合板密度为 5kN/m3 1.底模板验算(底模系两根 100mm 100mm 的木方和竹胶合板组合而成,经换算可以折合为( 100+12) /2 (折减系数) = 木板,故取木板厚度为 45mm。 ( 1)抗弯强度验算 1)荷载: 底模自重: 5 =混凝土自重: 24 =钢筋荷载: =振捣混凝土荷载: 2 =合计: q1=乘以折减系数,则 q = 1 q ==2)抗弯承载力验算: 底模下钢管间距为 500mm,立杆间距 500mm,是个等跨多跨连续梁,考虑到模板下木方长度有限,故按四等跨计算。 按最不利荷载布置计算:弯矩系数: k m =;剪力系数 k v =;挠度系数 =。 17 所以符合设计要求。 注 : b 为梁的计算宽度。 ( 2)抗剪强验算: V = KV • q 1 == 所以符合设计要求 ( 3)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括振捣混凝土荷载,则 q 1 =, q= q 1 = 所以符合设计要求。 侧模板验算: ( 1)荷载计算 设秦皇岛夏季日平均气温为 30176。 C,则 1 β =, 2 β =, V =2m/h,则 取二者较小值,即 2 F =18kN/m2 乘以分项系数: F =18 =2)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4kN/m2 乘以分项系数: 4 =以上两项荷载合并: += 18 根据立杆间距 500mm 的条件,则线荷载为: =乘以折减系数,则 q ==(2)抗弯强度验算: 仍按四等跨计算,其中 m K 、 v K 、 w K 与上述相同;同理,侧模板也按 45mm木板折算。 则, 所以符合设计要求。 ( 3)抗剪强度验算 V = qI =500=3,794N = 剪应力; τ =3V /2bh =33794/250045==< f v = N/mm2 所以符合设计要求。 ( 4)挠度验算 取侧压力 F =,化为线荷载 =乘以折减系数, q == 所以符合设计要求。 钢管支撑按两端铰接轴心受压杆件验算,由于底模板下的顶撑设有水平拉杆,故支撑截面积一般以稳定性来控制。 ( 1)立柱稳定性验算: δ = N /VAδ = N/γ A 式中: N —— 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 N =q (底模荷载 ) l(支撑间距); A —— 钢管截面积; V —— 轴心受压杆件稳定性系数,根据 λ = L /i ( L 为横杆步距,即水平支撑间距 mm,多道设置时取大值; i 为钢管回转半径。 19。国际商业广场9号楼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