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g105线新丰县交界至从化温泉段改建工程第a5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填 方 路 基 上路床 下路床 上路堤 下路堤 0~ 30 30~ 80 80~ 150 150 以下 8 5 4 3 10 10 15 15 零填及路堑路床 0~ 30 8 10 填石路基应用不易风化的开山石料填筑,其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压实厚度的 2/3,且边坡面应选用大于 25 ㎝的石块进行台阶式码砌,码砌厚度不小于 1m。 为保证填料均匀、密实、强度等要求,填石路堤顶面至路床顶面下 30cm 范围内应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 填方路堑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图(三) (五)路基压实 路堤、路堑及路堤基底均应进行压实,路堤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其压实度不小于 85%,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 80 ㎝)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土质路堤的压实度和零填路堑路床压实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21 土质路堤压实度标准 填 挖 类 型 路面底面计起深度 范围(㎝) 压 宽 度( %) 填 方 路 基 上路床 下路床 上路堤 下路堤 0~ 30 30~ 80 80~ 150 150 以下 ≥ 95 ≥ 95 ≥ 93 ≥ 90 零填及路堑路床 0~ 30 ≥ 95 压路机碾压路基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碾压土路基应用平地机配合压路机作业,先用平地机大致平整路基,对填石路堤在压实之前,应用大型推土机摊铺平整,个别不平之处,用人工配合,以细石屑找平。 路基填土压实应采用振动压路机或 35~ 50T 轮胎压路机进行。 碾压时易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采用纵向进退式进 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 ~ ,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 1/2,前后相联两区段重叠 ~ ,达到无漏压,无死角,并确保碾压均匀。 高填方路堤的基底应按照规定进行场地清理,并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基底承压强度进行压实,设计无要求时,基底的压实度宜不小于 90%。 当地基松软仅依靠对原土压实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承压强度时,应进行地基改善加固处理,以达到设计要求。 高填方路堤的基底处于陡峻山坡上或谷底时,应按照规定进行挖台阶处理,并严格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当场地狭窄时,压实工作宜采用小型的手扶式振动 压路机或振动夯进。 当场地较宽广时宜采用自行式自重是 12t 以上的振动压路机碾压。 高填方路堤分层压实松铺厚度与一般公路填方相同。 22 二、路基涵洞工程 本段共设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8 道(其中明涵 1 道,暗涵 7 道),混凝土拱涵 6 座。 孔径由 2m~ 3m 不等。 涵洞施工与路堤施工紧密配合,先安排交通方便及在填方路段自然地面挖基础的涵洞,施工时先开挖基础,部分涵洞由于处于沟中,需先进行改沟工作。 所改的水沟经过路基范围应先埋设临时涵管 , 临时涵管拟设:汇水面积大的涵洞处埋设 2φ 管涵 ,小涵洞处埋设 1φ 管涵 ,等涵洞筑好 后再恢复原水沟 ,接通原水系 ,并挖走临时涵管。 在涵洞两侧的填土方中,为方便土方的运送,需在每涵洞处临时增设约 30m 长的施工便道。 拱涵、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图(四) (一)盖板涵的主要施工方法: 基坑开挖 根据测量放线,定出涵洞中桩及边桩位置,确定开挖线。 首先用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线以上 20cm 预留高度,然后人工修整坑底,基坑有水时,应设集水井抽水 ,施工时要保证坑内无水。 基坑挖好后由实验室检测基底承载力。 符合设计图要求后 ,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审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报监理工程师批 准进行基础换填,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如基础遇石方,可采用凿岩机进行施工。 基础和墙身施工 基坑隐蔽验收之后,装模浇筑基础及墙身片石砼。 装模时注意模板的强度、平整度、支撑稳固性及各部分尺寸均应符合相关要求,模板内涂脱模剂,以确保脱模后外观光洁平滑。 片石砼中的砼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图 23 纸的规定,片石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30M Pa,片石砼中填充片石的数量应按设计图的规定,不宜超过砼结构体积的 25%,浇筑砼时严格依标号按配合比施工,拌和应均匀, 砼浇筑时按水平分层进行,浇筑时不能间断应连续一次浇完,并应在前层的 片 石砼 尚未初凝之前,即将第二层 片 石砼浇筑捣实完成,使用的 片 石应清洗干净,掺入的 片 石应平放铺入,均匀放置于刚浇筑的砼上, 片 石间净距不小于 10c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净距不小于 15cm,每处构造物每标号砼做两组以上试件检验抗压强度。 砼浇筑完后及时做好养护工作,在洞身和基础施工中应按要求做好沉降缝,涵洞一般 4~6m设一沉降缝,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缝宽约 2~3cm。 沉降缝应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弹性的材料填塞。 涵洞洞身部分的河床铺砌,采用 40 厘米 15 号片石砼,使铺砌层起到支撑梁作用,洞口及洞外河床铺砌,采用 40 厘米双层 号浆砌片石,片石缝隙间应填满砂浆以防止冲刷。 盖板暗涵盖板施工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按板宽 米设计,如块件需要碎的增宽,可按需要的宽度进行预制,板内配筋参考 米盖板设计图进行折算,但最大重量不宜超过 40KN。 盖板统一安排在综合加工厂集中预制。 当为斜交涵洞时,洞口两端盖板设计为梯形盖板,可预制安装亦可现场浇筑。 预制板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70%后才能脱底模、移运或堆放,堆放时应在块件端部两点搁置,不得把上下面倒置。 盖板的运输可采用 8T 汽车运送 ,盖板的安装采用 8T 汽车吊 吊装。 为使涵台与盖板连接起到支持作用,涵台顶面作成椅背与盖板顶面齐 24 平抵紧,并采用栓钉连接的方式,台帽应预埋与盖板锚栓孔位置相对应的锚栓钢筋。 栓钉可用盖板的主筋制作,栓钉长度为盖板厚度加台帽厚度。 每块盖板在预制时端部各预留一个钉孔,盖板安装后在每一个钉孔中插两个栓钉,再用 30 号小石子混凝土填满捣实。 台帽顶面应铺设厚度不小于 1cm 的油毛毡垫层。 在涵洞盖板施工时,为方便施工,可将预制盖板申请变更为现浇,此方案须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实施,涵洞盖板如采用现浇法施工,则涵洞盖板支架采用门式钢支架,砼亦可在现场拌制。 盖板明涵盖板施工 对于明涵为使涵面铺装层与预制板紧密结合,应将预制板面拉毛。 盖板安装后,先清扫冲洗充分湿润后,再在企口缝内用 30 号小石子混凝土填塞捣实,而后进行混凝土桥面铺装。 钢筋混凝土盖板明涵,在台帽上设置三角垫层,以使涵面形成 2%的排水横坡。 其它的施工方法与盖板暗涵相同。 其它附属工程的施工 涵洞主体施工完后,即可施工涵洞的附属工程,包括八字墙、急流槽、涵底铺砌、浆砌片石护坡以及台背回填等。 对于片石砼八字墙、铺底等,我们要严格按要求配合比配料,施工时要振捣密实。 对于砌筑工程,我们要先按要求定好砌筑 线,安好坡架。 砌筑时应分层砌筑,工作层水平缝大致找平,竖缝相互错开,不允许出现通缝。 较大的石块应使用于下层,石块尖锐部分应敲掉,安砌时注意选面,尽量选用光滑平整的石面为外观面,以保证砌体表面平顺美观。 25 台背填土必须锚固盖板的锚栓孔及连接缝中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进行,并应在两个台背同时对称分层夯填。 台背填料选择透水性良好的砂砾。 (二)拱涵的主要施工方法 基础开挖 本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与盖板涵相同,但设置在岩石上的基础应清除风化层,如遇风化层较厚,清除较为困难时,亦可将基础设置在风化层中。 基础和墙身施工 ⑪、 拱涵洞身在顺水方向应根据地形、地基土壤情况,每隔 4~6m 设置沉降缝一道,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 洞口与洞身分离砌筑。 沉降缝宽1~2cm,缝内填充沥青麻絮或其它不透水材料,坚实的地基(如岩石等)上可不设沉降缝。 凡地基土质发生变化,基础埋置深度不一,或基础对地基的压力发生较大变化,以及基础填挖交界处,均应设置沉降缝。 ⑫、 拱顶填土在 4 米以下的拱涵应在涵台顶部外侧设置横向排水盲沟;填土在 4 米以上的高填土拱涵,可不考虑台背排水设施。 ⑬、 高填土拱涵为节省工程量,根据填土高度和荷载扩散情况将拱涵管节划分为基本管 节与轻型管节。 靠近路基内侧的管节为基本管节,路基外侧的管节为轻型管节。 ⑭、 斜交拱涵管节划分,(从平面上看)应使洞口两端的管节为梯形,中间管节为矩形。 ⑮、 涵洞进出口洞身与八字墙洞口建筑应分离砌筑,连接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其他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 26 拱圈施工 拱圈施工要先搭设拱架。 拱架安装前应验算其强度和稳定性,为保证结构竣工后尺寸准确,拱架应预留拱度,安装拱架前,对拱架立柱和拱架支承面应详细检查,准确调整砼架支承面和顶部标高,并复测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安装。 拱架和支架应稳定、坚固,应能抵抗在施工过程有可能发生的 偶然冲撞和振动。 拱架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与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拱圈、拱座砼浇筑,拱圈施工时,由两边拱座对称浇筑混凝土。 按要求拱圈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号的 70%时,方可拆除拱架,但必须达到设计标号后方可进行填土。 其它附属工程的施工 拱涵的八字墙、进口急流槽、涵底铺砌、洞口铺砌等附属工程的施工与前述的盖板涵相同。 涵洞台后填土必须采用砂砾对称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宜大于 30厘米,压实度不宜低于 90%,压实范围为 ~2 倍台墙高。 两侧台后填土必须对称进行以免出现偏压。 三、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 主要施工方法: 施工前对工程所处位置原地面进行复测,以核实图上所标尺寸、形状和标高是否符合实际。 对复测结果作好详细纪录,在现场监理批准后方可进行基础开挖,开挖过程中及时搞好排水处理。 27 拍打、夯实整平边坡的沟槽底土后,开始砌筑护坡、边沟片石。 砌体采用 号砂浆砌筑,片石的外露面和坡顶、边口,应选用较大,较平整并略加修凿的石块。 石块应互相口交接,砌缝砂浆饱满,砌缝宽度 4~7cm。 片石砌好后采用凸缝法勾缝,勾缝应嵌入砌缝内约 2cm 深,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 砂浆初凝后,覆 盖养生 7~14 天,养护期间严禁碰撞、振动。 根据规范及图纸要求对护坡砌体设置沉降缝、排水孔。 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图(五) 四、路面工程 本标段含新建路面 及复线(旧路)路面改造 ,路面结构形式接以下设计形式进行施工。 行车道及路缘带: 26cm35 号水泥砼面层 +20cm6%水泥稳定级碎石基层+20cm 天然砂砾底基层。 石质挖方路段及旧路上采用 2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不用底基层。 对于在旧路面上加铺的路面,当面层底部与旧路面距离大于 15cm 时,采用 6%水泥稳定碎石作调平 层;当距离为 5~15cm 时,采用 10贫砼作调平层,小于 5cm 时,应挖除旧路面;当距离为 5~20cm 而旧路面较为破碎时,也应挖除旧路面。 土路肩加固:土路肩面层 15 厘米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土加固,以防路面水冲刷。 路缘石采用 2520cm25砼,防止土路路肩边缘塌落。 主线路面各层次施工前先选择在 K55+300~K55+500 段做试验段,以检验所采用的设备能否满足备料、拌和、摊铺和压实的效率,以及施工的方 28 法和施工组织的可靠性,试验段成功后,采用试验段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路面各层的施工。 (一)路面基 层与底基层的施工 在土方路基验收合格后,展开天然砂砾底基层的铺筑与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天然砂砾层由采砂场直接采取合符要求的砂砾运至施工现场铺筑,砂砾运输采用自卸汽车,砂砾摊铺采用平地机进行。 天然砂砾底基层摊铺完后,接着施工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的主要施工方法如下: 材料选择 水泥采用 425 号或 3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先检查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及厂家化验报告,不使用没有出厂合格证及厂家化验报告的水泥。 水泥使用前,对每批进场水泥均应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且 要在工地现场注意保管。 级配碎石要严格按设计图纸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选料,水泥稳定土中的碎石要有良好的级配,且碎石压碎值不大于 16%,碎石选用要按要求做好原材料检测,只有合符规定要求的碎石方可选用。 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合 由实验室在进行选择比较的基础上提出配合比,并在预先试验段开工前 14 天以前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6%水泥稳定碎石层,采用在中心搅拌站集中搅拌,拌和料按设计配合比规定用量,采用自动计量装置进行计量,确保拌和料达到最佳含水量,施工中按规范要求,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增加 %,拌和料拌好后应尽快将其送至铺筑现场。 29 3.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 经验收合格的石方路基或天然砂砾底基层上,可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 混合料摊铺采用平地机进行整平。 摊铺时应设专人消除粗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应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4.水泥稳定碎石层的碾压 碾压前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国道g105线新丰县交界至从化温泉段改建工程第a5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