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民乐、肃南五县一区,有汉、裕固、藏、回等 26 个民族。 总土地面积 万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 %。 复杂多变的 地 形地貌 河西 的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东西狭长的走廊。 地形由三部分组成:南部是高峻的祁连山 ,海拔 3000~ 5000m,是 河西 重要的水源地、冰川和涵养林景观,北部是长期剥蚀的低山和残丘,呈东西向断续分布,长约 1000 多 km,海拔 1500~ 20xxm,阿拉善高平原 1000~1500m,主要是沙漠和戈壁景观;中部为走廊平原地带,被大黄山和大黑山将其分为三大内陆水系,形成和发育了众多的大小绿洲,较大的有 18 个,是走廊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 其中最大的武威绿洲,面积3320km2,最小的是敦煌的南胡绿洲,面积只有 30km2。 河西 绿洲的形成、发展和演化与祁连山水资源的丰欠状况息息相关。 河西 位于全国地形的第二阶梯中心,青蒙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海拔 1284— 5564m,相对高差 4280m。 南北依山,地域狭长,形似 “ 奔马 ”。 东南高西北低,大体可分为以冰川、天然林和草场为主的高山区(祁连山),以裸露石质山,部分天然林为主的中低山区(大黄山、合黎 山、龙首山),以人工林为主的绿洲和沙漠戈壁为主的走廊平原 甘肃省河西 国家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区(张掖盆地),三大主要地貌单元。 高山区以祁连山为主,又名走廊南山,位于 河西 正南部,是全国十二大主要山脉 之一,水源、草场、森林 、矿藏和动植物等资源丰富,海拔一般在 3500— 5000m 之间,相对高差 1800— 3000m,主峰素珠链5564m,属 “ 极高山 ”。 山地面积 20962km2,占全市总面积的 50%,山体高大,群山叠嶂,峰峦起伏,沟谷纵横,东西长 210— 465km,通贯全市全境,在历次造山运动中,以褶皱和断裂为主要特点,先后形成了走廊南山、冷龙岭、托莱南山三大复背斜隆起带和黑河上游东西盆谷地、珠龙关谷地、梨园河上游三个断陷带。 中高山呈现树枝状,前山呈菱格状,切割深度 800— 1000m。 海拔 3600m 以下林茂草丰,有天然森林 万 hm2,占全市森林总面积的 %,天然草场 万 hm2,占全市总面积的 35%;海拔 4200m 以上,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是 河西 主要水源涵养林和林牧业基地,也是全国至今保护比较完好的原始林区之一。 中低山区 :大黄山是 河西 东段的隆起物,主峰海拔 3978m,相对高差 1700m,面积 ,占全市总面积的 %,气候半湿润,植被良好,有乔灌木林 ,占山体面积的 35%,是山丹县境内唯一的水源涵养林区;合黎山、龙首山统属走廊北山,在 河西 正北,绵经山、甘、临、高四县 (区 ),形成 了天然屏障,山体面积 218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 %,主峰海拔分别为 3616m 和 3077m,相对高差 1600m,山体多为剥蚀斑状或岛状,由花岗岩和混合岩组成,山顶呈现馒头形,沟谷多为 “V” 型,切割深度 500— 800m。 海拔 2900m 以上有青海云杉、山柳等乔灌木 ,植被覆盖度达 89%左右,是 河西 北部荒漠化中的森林 “ 珍珠 ”。 海拔 29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约 ,占全市总面积的 %,植被稀疏,山体裸露,呈现荒漠化景观,仅能放牧 甘肃省河西 国家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山羊和骆驼。 走廊平原(准平原),由张掖盆地和该盆 地南北侧的山前内倾斜性冲洪积扇组成。 海拔 1284— 2500m,由东向西垂降,相对高差 1200m,主要地貌类型有山前冲积平原、山前冲洪积平原、走廊细土平原、沙漠戈壁平原、河谷冲积平原和走廊淤积平原、风积沙龙、沙丘等,东西长 212km,南北宽 50— 80km,总面积 1607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 %。 地势平坦,光热同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便于开发利用,是 河西绿洲农业和人工林网的精华地带,也是沙漠、戈壁的集中分布区。 较为丰富的 水资源 水是生命的源泉。 在 河西 绿洲荒漠地带更为重要,它是形成、发展和 稳定发展的保证。 河西 中部平原地带,年平均降水量只有 100mm左右,东部可达 300mm,西部仅有 40mm。 南部祁连山地带降水量在4000~ 800mm 以上,冰川发育良好,冰雪融水形成地表径流及部分地下水汇入,构成走廊三大内陆水系,其中石羊河水系出山径流量为 亿 m3,占 %,黑河水系为 亿 m3,占 %,疏勒河水系为 亿 m3,占 %。 总出山水资源为 亿 m3。 地下水多年平均储藏为 亿 m3。 据水资源分析,各流域按公顷净灌水定额计算,除保证 万 hm2农用水外,尚能增加灌溉面积 24 万 hm2。 可见该地区水资源的潜力较大,对发展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掖 市属黑河流域,境内有大小河流 26 条,年径流量 亿 m3,均发源于祁连山系 ; 其中:黑河 亿 m3,占 63%;梨园河 亿m3,占 %; 其它河流 亿 m3,占 %。 地表水总资源量为 m3,径流深度 110mm,径流系数 左右 , 其中入境水 亿 m3,自产水 亿 m3, 现有大中型水库 40 余座,总库容量 亿 m3。 地下水资源补给量比较充足,地下水静储量 亿 m3; 境内共有冰川 甘肃省河西 国家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960 条,冰川面积 ,占全市总面积的 %,冰的总储量达 亿 m3。 非常充足 的 光热资源 气候资源是国土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河西 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干燥少雨,属于典型的温带和暖温带荒漠气候。 从东到西,由山地到平原的气温和降水量均有较大的差异。 年均温度由东到西和自山地向平原递增,太阳辐射、光照、蒸发量也沿此方向递增:而年降水量由东向西和由南部山地向走廊地带递减。 空气极端干旱。 年太阳总辐射量 10 9~ 10 9m2, 全年日照时数2600~ 3200h,安西最高达 3200h 以上。 全年日照百分率高达 60%~ 80%,仅次于青藏高原,居全国第二位。 全区年平均气温 4℃ ~ 10℃ ,七月均温在 20℃ 以上。 敦煌、安西最高,可达 25℃ ,大于等于 10℃ 的积温为20xx℃ ~ 3500℃ ,无霜期 150~ 190 天,昼夜温差大,平均日温差约12℃ ~ 16℃。 光照条件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我市地处中纬度地带,深居中大陆腹地,除祁连山区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外,其余各地均属典型的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 其总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变,时空分布不均,夏季短而炎热,冬季 长而严寒;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干燥缺雨,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昼夜温差大。 ⑴ 光照资源 我 市 因 晴 天 多 , 海 拔 高 , 年 太 阳 总 辐 射 量 为— ,由东面向西北递增,最大值在甘州、临泽、高台一带,川区地形开阔云量少,年总辐射量为 —。 全市年日照总时数为 2683— 3088h,东南部云量多,日照时数少,西北部阴天少,日照时数多,盆地日照总时数均在 3000h 左右。 甘肃省河西 国家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⑵ 热量分布情况 我市地域辽阔,山川交错,各地气温、地温差异比较明显。 从空间分布上看 ,川区甘 州、临泽、高台一区二县,年平均气温 — ℃ ,稳定通过 0℃ 和 10℃ 的年平均积温分别为 3388℃ — ℃ 和℃ — ℃ ;沿山民乐、山丹两县年平均气温分别为 ℃ 和℃ ,稳定通过 0℃ 和 10℃ 年 平均活动积温 为 — ℃ 和— ℃ ;肃南县地处祁连山区,年平均气温县城所在地为℃ ,浅山区为 2— 3℃ ,山区为 0— 1℃ ,稳定通过 0℃ 和 10℃ 的活动复合温,浅山区为 ℃ 和 ℃ ,山区 ≥10 ℃ 的活动积温不足 100℃ ,气温高寒半湿 润是理想的天然牧场。 ⑶ 降水与蒸发量 我市深居内陆,受大气环流和蒙青高原大地形的影响,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灾害性天气较多。 川区各县及走廊北山,年平均降水60— 200mm,年蒸发量 ,为干旱、特干旱区;南部沿山年平均降水 250— 330mm,为半干旱、半湿润区;祁连山年平均降水 400— 500mm,为半湿润、湿润区。 ⑷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干热风、春寒、霜冻、大风和沙尘暴等。 多种多样 的 生物资源 ⑴ 北部荒漠草原护牧林区 本区指绿洲以北的干旱荒漠地区,土壤类型有灰棕荒漠土、盐化灰棕荒漠土、 荒漠灰钙土、盐土和风沙土。 该区结构简单,植被稀疏,种类较少,呈现荒漠植被的特征,主要有白刺、红砂、碱蓬、骆驼刺、甘草、芦苇、芨芨、麻黄、沙蒿、柽柳等。 ⑵ 绿洲农田防护林区 甘肃省河西 国家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本区主要指走廊绿洲地带,北起绿洲农田边缘,该区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主要有红柳、白刺、盐爪爪、骆驼刺、芦苇、苦豆子、芨芨、红砂、苔草等,野生经济植物有甘草、麻黄、零星分布有胡杨、银白杨、河柳、沙棘等。 造林树种有:二白杨、新疆杨、优胜杨、钻天杨、旱柳、柽柳、白榆、沙枣、花棒、梭梭等,果树有苹果、梨、桃、杏、红枣、葡萄等,呈现出人工植被景观。 ⑶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 本区南临青海,东到武威的土塔河、西至玉门石油河、北以山麓坡积带与走廊分界。 祁连山东段和中段为森林草原,西段为荒漠草原。 植物种类较少,结构较简单,垂直分布明显。 海拔 1800— 2200m 为山地荒漠草原带,分布在祁连山山前丘陵或倾斜坡地,肃南康乐、大河、祁丰前山,植被主要有灌木亚菊、珍珠、猪毛菜等旱生和超旱生植物;海拔 2200— 2600m,为山地半干旱草原带。 主要有旱生、中旱生的针茅、火绒草、冰草等植物;海拔 2400— 3300m 为山地森林草原带,青海云杉为建群种,有少数祁连山园柏、山杨混 生,河谷有小片青杨、小叶杨、榆树分布。 灌木以线叶柳、金露梅、鬼箭锦鸡儿、高山绣线菊等占优势。 此外还常见刚毛忍冬、陇塞忍冬、黄果悬钩子等,草本植物有披针苔草、鲜生马生蒿、珠芽蓼及菊科、禾本科、百合科的多种植物;海拔 3300— 3600m 为高山灌丛草原带,分布有高山柳类、锦鸡儿、金露梅等冷中生植物;海拔 3400—— 3800m 高山草甸带,植被为耐寒湿生、湿中生植物,有苔草、灯心草、莎草科牧草和珠芽蓼、凤毛菊、藏异燕麦等。 海拔 3800— 4100m 为高山寒漠带,位于雪线以下,植被为寒生植物,有雪莲、景天等。 据初步调查鉴 定,祁连山高等植物有1044 种,隶属于 84 科 399 属,其中乔木 48 种、灌木 145 种、草本 851种。 计有优良牧草 50 种,纤维植物 17 种,芳香植物 20 种,药用植物 甘肃省河西 国家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300 多种,观赏植物 25 种,农药植物 8 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裸果木、星叶草、桃尔木、蒙古扁桃等。 广阔 的 土地资源 河西 共有土地面积 万 hm2,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 %,其中可耕地面积约达 200 万 hm2, 1997 年已耕地面积 万 hm2(人均耕地,高于全国的 ),占全省耕地面积的 %,其中水浇地 万 hm2,占全省灌溉面积的 %。 因此,这里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地区。 祁连山区以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原土、森林灰褐土和山地黑钙土、 栗钙土、棕钙土、灰棕漠土为主;走廊耕地以灌耕地、潮土、灰棕漠土、草甸土和风沙漠土为主;北部荒漠以灰棕漠土、盐土、风沙土、灰钙土为主。 土壤类型和养分状况,因受地理、气候、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分布规律和特点也极为明显。 由于境内地势南高北低,气候南阴北旱,植被南密北稀,地下水位南深北浅 ,土壤也有东南向西北从构肥腴沃向粘重盐沙过渡。 物理性能受南 高北低水沉积的影响,颗粒南粗北细,土层南薄北厚,质地南松北紧,川滩地呈现多层次性结构;化学性能,南部有机质多,含氮量高,北部有机质少,含氮量低,中部介于二者之间,盐分含量明显是南少中多北更多; pH 值,南部呈微酸性、中性或微碱性,北部多在 — 9 以上,中部多呈微碱性。 耕地土壤虽局部地方因掠夺式经营,使土壤养分有所下降,甚至出现沙化、盐渍化有增无减的暂时现象,但总的趋势是随着人为活动的影响,逐步向肥腴方向转化。 张掖 市共有 21 个土类, 55 个亚类, 74 个土属。 土地生产力评级结果,一级地占 %,二级地占 %,三级地占 %,四级地上 %,五级地占 %,六级地占 %,七级地占 %。 全市耕地含有机 甘肃省河西 国家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质 3— 4%以上的占 %, 2— 3%的占 %, 2%以下的占 %,含全氮 — %以上的占 %, — %的占 22..3%, %以下的占%;含速效磷 20— 40ppm 以上的占 %, 10— 20ppm 的占 %,10ppm 以下的占 %;含速效钾 150— 200ppm 以上的占 %,100— 1500ppm 的占 %, 100ppm 以下的占 %;碳氮化比为— %; pH 值为 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