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猿祖”神形逼真,这一带地形险要 ,环境神奇,花草果木满山遍野,自然环境偶似《西游记》故事中孙悟空的形象。 再往北走约 50米,便是“南天门”遗址。 孕圣灵石 位于 上一块突出的岩石,形成裂纹呈星状发射裂开,成九窍八孔,九宫八卦状。 传说为孙悟空出生地西游故事里的那块石头。 点将台、练兵场与猴王石床(景组) 在 顶部自然岩石上有约 600 平方米石坪,传说是孙悟空带领他的四万八千名猴兵猴将在此操练的地方,被称为“点将台”与“练兵场”。 “点将台”是孙悟空在台上指挥训练。 孙猴王曾斜倚在后面 “石床”上,大声吆喝:孩儿们操练起来吧。 累了,就到 “石床”上歇息打盹。 雷公脚印和仙人浴盆(景组) “雷公脚印”为一左一右的大脚印,传说为雷公的大脚印。 雷公落地后,在这浴盆洗了身子,起身站起时因用力过猛,便在浴盆边留下了深深指痕。 仙人垒壁 位于 巅上的仙乳峰的左峰,从右乳峰顶眺望左乳峰,就能看到一面有如人工叠砌的万丈壁磊,这便是的“仙人垒壁”奇景,气势雄峙一方。 观日台 位于主峰 东侧悬崖峭壁之上,晴朗之日 ,天空刚露鱼肚白之时,脚下山峦绵绵潮涌,汹涌澎湃,如大海波 xxxx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xxxx景区 旅游 配套 基础设施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涛涌向天际,万道霞光似万把利剑撕裂雾海,托起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冉冉升向天空。 届时,霞光绚丽夺目,把石壁映得金光灿灿,五彩缤纷,景致格外瑰丽壮观。 由此远眺亦有心胸豁达,心旷神怡,达天人合一之感觉。 卧牛石 在南天门北偏东方向的山峰顶上的一块形似卧躺着的牛。 传说是孙悟空的拜把的牛魔王,被降伏化身在此。 “啸天犬” 位于 南天门边 , 形象酷似《西游记》的二郎神犬。 金鸡抱蛋 位于玉屏峰的一角,形似一只鹧鸪在孵蛋,故名。 “ 海狮恋宝”与“神龟饮光” 在仙乳峰的左峰,为同一块巨石,不同的角度观看产生不同的景观。 登山往上仰视,便是海狮恋宝,从它上面的山顶往下眺望,则成了神龟翘首饮光。 3. 水景 ( 1)潭池、瀑布 琴弦瀑 位于石寨沟峡谷上部,宽约 3~ 4 米、高 30 余米,一洌清泉似琵琶丝丝琴弦从崖顶潺潺而下,发出欢畅之响,仿佛大自然在鸣奏迎宾曲。 通天瀑布 位于石寨沟峡谷中部,宽约 3 米、为二级瀑布,水流至此突然中断跌落,落差近百米,丰水之时,有如乌龙吐水,飞波倾泻而下,犹如白链长垂、银河挂落,有崩云裂石之气,锐不可挡、隆隆之声, 尽显大自然磅礴之势。 宝帘瀑 在通天瀑布下游,瀑布高约 20 米,宽 3米,周边峭壁林 xxxx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xxxx景区 旅游 配套 基础设施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立,古藤蔓生。 蛟龙瀑 瀑布高约 10米、宽 3米,水流湍急、声响如雷。 双叠瀑 在巨石间飞泻而下,层层叠叠,变幻多姿。 飞凤瀑 瀑布高约 10米、宽 2米,下有深潭,两边为巨石。 卧龙潭 宽约 6米、长约 5 米、深约 4 米,潭水翠绿、碧波荡漾。 九叠瀑布 位于通天大峡谷上游接近水坝,瀑布高在 25 米以上,从峡谷内往上看瀑布是层层叠叠,据说有九重,气势磅礴,水量大时水声震天,故有九叠瀑布之称。 珍珠瀑布 位于演山中部,水质清澈,清 流从崖顶似断线珍珠点点飞落,遇石撞击,万水千珠,似轻纱漫布,如诗多幻。 欢歌瀑布 位于通天大峡谷中段,瀑布的流水击打在石壁和石块上发出悦耳的声音,犹如山歌欢唱,也似乎在为通天大峡谷高歌吟唱。 玉女瀑布 位于演山和通天大峡谷的山脉之间,瀑布的流水轻柔的垂下来,就像玉女的丝丝秀发,故称玉女瀑布。 4. 生景 森林植被、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与观赏花木等生物景观资源。 风景名胜区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丰沛的雨量,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造就植物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景区分布着大 面积的原始次生林,其植被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根据景区内所采集的高等植物种类统计有维管束植物 198 科、 798属、 1904 种及 48 个变种,其中种子植物 152 科、 753属、 1536种及41 个变种,占我国植物总数的 %,在植物区系成分和发展上具有 xxxx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xxxx景区 旅游 配套 基础设施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自己的特点。 目前景区内生长有中生代遗留的珍稀裸子植物南方红豆杉及侏罗纪残遗至今的活化石 —— 银杏,白垩纪残留的裸子植物罗汉松科的竹柏,百日青和名贵治癌药用植物三尖杉等。 景区内生长的被子植物是组成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的建群树种,如白垩纪已经发展起来的壳斗科,樟 科、山茶科和木兰科等都是占优势的主成份或主要伴生树种。 景区内尚保存有珍稀树种: 青冈、乌岗栎、格氏栲、拉氏栲、铇花楠、孔雀楠、紫楠、华南樟、乳源木莲、观光木、乐东拟单性木兰、花楠木、救必应、兰果树等 77 种。 还生长有许多很有观赏价值的山花,如 山樱花、深山含笑、武夷四照花、 杜鹃、香槟杜鹃、弯蕨杜鹃、刺毛杜鹃、云锦杜鹃等花木树种。 到春天和初夏,满山遍野山花灿烂,深夏仲秋、硕果累累,景色诱人。 景区内动物也相当丰富,珍稀动 物时常出没。 据载国家一级保护兽类有华南虎、金钱豹。 50 年代入农舍侵扰家禽之事时有发生, 60年代锐减, 70 年代以后便销声匿迹;金钱豹 80 年代后锐减至今存在极少。 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繁殖于此,还有许多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此风景区内生长繁殖。 5. 人文景物、景点 ( 1) 寺大殿 该殿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三年( 1363年),为全仿木石构造建筑。 明正德版 邑志载:“ 在娄杉都,峭拔秀丽,群峰次第而列,正峰 xxxx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xxxx景区 旅游 配套 基础设施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绝顶一庵,梁柱 椽瓦之类,皆断石为之。 ”其梁柱用料粗巨,契合早期建筑肥梁胖柱审美特征,石构件仿木程度极高,雕刻精美,风格独特,有极高的文化、艺术、科学价值。 国内专家考察后,认为全国仅见。 20xx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xx 年国家文物局通过维修方案,拨款 150 万元进行维修。 近年来,寺引起了全国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激发了各地游客的极大兴致,前来考察、观光者络绎不绝。 ( 2) 南天门 位于 之巅,海拔。 修建于大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 1391年),明嘉靖二十七年曾重修,后因岁月风雨侵蚀和雷电损伤,加上人为破坏,如今仅存残垣断壁。 从这些遗存上仍可看出匠人精工细作的遗风,与大殿的“肥梁胖柱”形成鲜明对比。 此处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禅寺的附属文物部分。 ( 3) 大圣祖庙 位于南天门前门低洼处依山势而筑,两个建筑物前后相距仅 2 米(因地理位置决定),为全石构建筑,座东南朝西北,建筑面积约 18 平方米,高 米,经有关专 家从建筑风格、造型、用料以及前后殿布局考证,确定为与南天门同期建筑。 庙内有孙悟空雕像,原为泥塑,后为木雕,现为石雕(后人补上)。 墓呈八字形外撇,宽 ,深 ,墓顶置一块石制墓首石,呈屋脊状,中间雕刻葫芦形“脊刹”,两端“鸱物”呈鱼尾状上翘 , 为 民 间 对 孙 悟 空 大 圣 崇 拜 的 实 物 见 证 , 体 现 古代崇拜“ 通天大圣” 和 xxxx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xxxx景区 旅游 配套 基础设施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 大圣”的一种人格化和佛神化的产物。 墓碑两块,一为“宝峰 大圣神位”,一为“ 通天大圣神位”。 “通天大圣”为孙悟空,“ 大圣”为孙悟空的兄长。 故称“ 大圣祖庙”,是 “大圣文化”的一处极好的实物佐证,具有极高的考证价值。 ( 4)干仙寮 俗称一片瓦,是一片天然奇石。 厚约一米,深十几米,宽七八米的巨石从山岗背部悬空伸展开来,石下形成奇异石室,为世罕见。 据记载:一千七百多年前西晋道士陈紫干在此练丹修行,民间相传陈紫干在此成仙而去,因曰“干仙寮”。 并有古人摩崖石刻“干仙寮”三个阴文刻在门楣石沿。 干仙寮 古代及解放初期,有僧尼居住苦修。 现尚有石砌围墙遗存,室内供奉“五谷仙”、“地母娘娘”,为香客进香场所。 干仙寮峰峦平缓开阔,松林密布,平缓岩坡众多,峰顶有仙人脚印、仙人浴池、仙人床、点将台等景观。 ( 5)古城墙 古为 最高山( 最高峰今郭岩山为第一高峰,海拔 米,为次高峰,海拔 1304米),为屯兵设城,难攻易守理想之所。 历史上 筑有庞大山城,现有 古城墙遗存。 古城墙当地村民称为城墙脚,依峭崖而筑,自上湖村竹林上连绵至仙乳峰,长约有七、八百里,因年代久远,大部分倒塌,完整处尚存几百米,是游人探幽思古的胜景。 古城墙沿线,山势陡峭,眺望山下景色,林海茫茫,竹海波涌,梯田阡陌,曲线动人。 ( 6)上湖村 上湖村是一个景色秀丽的生态示范村,如世外桃源。 xxxx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xxxx景区 旅游 配套 基础设施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村庄现有村民三十多户,主要经济作物为稻谷、毛竹。 村庄可仰望雄姿,游人乘车至上湖村,可拾级登山,从上湖村至 峰顶,仅五里山路。 村庄四周毛竹环绕,古树参天 ,村前村后有南方红豆杉、银杏等古树名木,芭蕉林翠绿欲滴,板栗成熟季节果实累累。 山涧沿村而过,山泉淙淙,瀑布飞泻。 四面梯田,层次分明,韵味动人。 从高处俯瞰,村舍在树木之间隐现,翠绿与白墙相映,极为动人。 每当深秋,银杏果实满枝,黄叶满树,村民在树下采果晒谷,极富山村情韵。 多年来,每当银杏果熟,摄影爱好者蜂拥而至,争相抢拍。 上湖村地势较为开阔平坦,四周分布竹林、树林、瀑布,主要景点有千年银杏群、风景林、梯级竹林、古笋干作坊、清代廊桥等。 ( 7)十八弯古道 系从上湖村至 登山道上半段 ,此处又称“月梯岭”,从 的“半山亭”起至顶,由于登山道十分曲折,有十八道弯,又由于此道历史悠久,故名“十八弯古道”。 在登“十八弯古道”的途中可观赏到不同的景致,有一望无际的万亩毛竹林,郁郁葱葱的树林,每年3 月到 5 月间,还可观赏到纯白剔透的深山含笑,满山遍野都是白色,就像覆上了一层洁白的雪。 沿途还可观赏“八戒思归”、“撑腰石”等景点。 ( 8)吴氏总宗祠遗址 位于神鹰岩半山腰始建于唐宋的“吴氏总宗祠”遗址。 山下演山村内(现已大都搬迁),又发现始建 于清嘉庆元年(公元 1796 年)吴氏宗祠。 该祠为土木结构,内建筑分戏楼、 xxxx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xxxx景区 旅游 配套 基础设施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回廊、后堂三部分(戏台已拆)。 回廊宽 ,天井进深 米,后堂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高约 米,建筑底部均铺砌青砖;后堂现今仍供奉吴姓先贤延陵王季扎、三让王泰伯、唐司马佩公三幅祖先画像。 吴氏总宗祠整体建筑依山就势,气势宏伟,青砖在瓦,映衬在凉伞枫、水杉、红豆杉、竹柏、中华杜英树丛中,十分幽秀。 虽仍是遗存,但具有历史文化和姓氏文化与宗祠建筑的科研价值。 另外,在老鹰岩景区周边还有道家“真君祭台”,宋代炼铜矿洞,佛教古刹“金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