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在养殖园东北部设立中国超级猪培育组团,组团内按照工艺流程布置,场内设环形道路联系各功能建筑物,干道 6米,支路。 在养殖园西南部布置胚胎牛组团,组团内布置有种公牛站及胚胎工程后备牛站等功能分区。 各分区都设有环形道路系统,干道 6 米,支路 米。 在养殖园东北角设立科技园核心区禽畜场污水处理中心,场内按工 艺流程布置各有关建筑物,预处理车间在厂区北部发酵塔在其西南侧,办公楼在组团西南角,干道 6 米,支路。 工业园区是科技园的中心示范区,主要承担项目区的高新技术成果孵化、产业开发等任务,布置在科技园正门入口的左侧区域。 工业园区将按国家级开发区的要求,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留学归国人员和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平台和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带动和促进农业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逐步把开发区建成全国闻名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创新基地。 在工业园区东部中段,对现有乳品厂进行改扩建,设 两某某 **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项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个大门,利用原有北面大门作为人流及生产原料,成品进出主要出入口,东边大门为原料及废料的货运大门。 建构筑物采用平坡式竖向布置,地面采用明沟有排水。 在道路两侧配植行道树,建筑周边零散用地建花坛、铺草坪,形成花园式的厂区。 采用环形道路系统,干道 6 米,支路。 本区在科技园大门入口的右侧,以现有的生活、办公区为基础进行规划。 建设内容包括开发区管委会的行政办公、文教科研、商业金融、会议、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 本次建设利用区内水系、坡地,结合现有园林工程,围绕项目区地总体布局和观光内容 布置生态旅游组团。 组团内以游步道进行联系,结合水景设建筑小品,根据旅游需要建设农居式小旅馆。 在厂区主要入口处设 120 亩的广场,广场大采用椭圆形布置,分内、外两个层次,广场分四个出入口,是整个科技园区的中心,广场道路外椭圆为机动车通道,内椭圆为休闲生活性道路。 厂区纵横干道与广场环道的自然分割出四大块中心绿地。 在广场西南角建设 8000平方米综合楼,大楼集办公、培训、实验为一体,建筑总共 6 层,第一层设置门厅、共享大厅、实验室、测试室、分析室、值班室、办公室。 第二层设置办公室、小会议室、接待室。 三、四、五层为办 公室。 六某某 **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项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层为大会议室(多功能)、多媒体教室、办公室。 总平面主要设计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厂区总占地面积 33000 m2 中国超级猪育种猪场 2 新建建构筑物建筑面积 m2 3 新建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4 新建道路面积 7185 m2 5 厂区绿化面积 4680 m2 6 利用系数 % 7 建筑系数 % 总平面主要设计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厂区总占地面积 18040 m2 奶牛胚胎工程后备牛奶 2 新建建构筑物建筑面积 m2 3 新建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4 新建道路面积 2968 m2 5 厂区绿化面积 2680 m2 6 利用系数 % 7 建筑系数 % 总平面主要设计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厂区总占地面积 320xx m2 免疫乳产业化建设 2 新建建构筑物建筑面积 m2 3 新建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4 原有建构筑物建筑面积 7140 m2 5 原有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1578 m2 6 道路面积 4660 m2 含新建道路面积 280m2 7 厂区绿化面积 2680 m2 8 利用系数 % 9 建筑系数 % 总平面主要设计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厂区总占地面积 m2 奶牛胚胎工程种公牛奶 2 新建建构筑物建筑面积 m2 原有建构筑物建筑面积 3596m2 3 新建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原有建筑物占地面积 某某 **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项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4 道路面积 2365 m2 5 厂区绿化面积 2380 m2 6 利用系数 % 7 建筑系数 % 总平面主要设计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厂区总占地面积 6030 m2 污水处理站 2 新建建构筑物建筑面积 m2 3 新建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4 道路面积 800 m2 5 厂区绿化面积 1200 m2 6 利用系数 % 7 建筑系 数 % 某某 **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项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第六章 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 ()农业科技园建设项目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体制创新,营造环境。 根据市场的需求,带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以先进适用技术为依托,促进农业的升级和跨越;园区的建设必须应用新机制,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广泛调动企业等社会力量,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以点带面,促进区域农业的全面发展。 某某 ()农业科技园建设项目的发展目标是以金牛企业集团的产业框架及科技潜力为 依托,以其主导产业畜牧及其协作单位现有的双肌臀种猪高产高效性能技术,牛胚胎工程技术,特异性免疫乳生产技术项目为基础,建立起符合 21世纪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方向,对 某某 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辐射与引导作用,带动农民科技致富的农业科技园区网络。 1.“猪高温应激综合症基因的分子诊断技术”: 1994年我国制成了这种基因诊断盒。 2.“猪高产仔数基因的诊断技术”: 1995 年筛选出了两个影响猪产仔数 % 主效基因,即雌激素受体 (ESR)基因和某某 **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项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促卵泡素 (FSHβ )基因,发明 了优秀的诊断技术,国际专利号601089, 963,据评估其应用潜力可达 100 亿人民币。 3.“猪日增重的 DNA标记”: 1996年,获得了可以提高猪早期增重性状的 DNA标记,能使上市猪日龄提前 5 天左右 (每头猪的生产成本可减少 20 元人民币 )。 4.“猪肥胖基因的克隆和诊断技术”: 1997年与猪脂肪积累直接相关的生长基因被我国首次克隆 (基因库注册号:AFL052691)。 5.“中国超级太湖猪”:新型高产仔性能大白猪培育成功,是在国际上首次应用分子育种技术开展了猪的育种工作:主要使用的专利技术是我国自己独立发明的 高产仔基因诊断技术,已是世界上目前最好的母系品种,因为每头种母猪每年可以多提供 34 头商品猪,也就是说每年可以多生产 200 公斤瘦肉。 6.“猪双肌基因的发现”: 1998年在猪的双肌性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集团猪群中找到了形成高瘦肉率的突变基因。 : 1997年中国农大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最新发现的骨骼生长抑制因子的免疫技术,已使小鼠和猪的瘦肉率增加了 %,为在短时间内提高猪的瘦肉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迅速完成中国超级猪的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某某 **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项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8.“猪 肌肉嫩度的 DNA标记”: 1998年,与猪肌肉嫩度连锁的 DNA标记被发现,可以直接用于选育。 9.“转基因猪群体形成”: 1997 年,转有猪源生长激素的转基因快速生长猪群达到了 300 头规模,是良好的进一步育种素材。 10.“猪毛色基因诊断盒”:一致的毛色是品种的第一标志,因此十分重要。 牛核心群育种体系:平均每头次可获有效胚胎,平均移植妊娠率 54%,其中青年受体牛群鲜胚移植妊娠率 70%,青年受体母牛冻胚移植妊娠率 53%。 :主要活体取卵和卵巢取卵 (可利用优质母牛淘汰后解剖 ),活体取卵时,采卵率为 4060%。 体外受精和培养后,可用胚胎比率为 2030%。 卵巢取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为 8590%、卵裂率 70%、桑椹胚发育率 30%、囊胚发育率 20%。 :在核形分析法、胚胎 HY抗原鉴定法和胚胎细胞 SRY 基因的 PCR 法三种胚胎性别鉴定方法中选择PCR法,鉴定准确率 100%。 :胚胎来源、胚胎玻璃化冷冻和体外培养系统。 15.“奶牛工程综合技术开发研究”、“中国荷斯坦牛核心群培育”、“高产个体奶牛的培育”、“引进优良公牛 (精液 )对某某 **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项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后代生产 性能的影响”、“大约克夏猪的培育”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8 项,培育的种公牛在全国八次后裔性能评比中五次获第一名,冻精 93年获农业部推荐产品称号。 16.“抗轮状病毒 IgY的研究” 97年 10月,通过 某某 省科委、轻工业厅联合主持的鉴定,鉴定意见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17.“抗绿脓杆菌 IgY的研究”进入临床验证阶段。 18.“抗轮状病毒乌骨鸡 IgY 被动免疫保护的研究” 98年 10月结题,结题意见为优秀。 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 8 篇论文。 19.“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分离提取”已完成,并在生产中应用。 20.“抗幽门螺 杆菌 IgY 免疫保护的研究”正在进行。 省主要学科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抗幽门螺杆菌免疫乳及其制品研究”已进入投产前期工作。 “免疫乳与乳酸菌的相互作用及功能性研究”已完成。 成果来源: 114项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5项 某某 金牛企业集团公司 1622项 某某 中德联合研究院 某某 **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项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2 从优质牧草种植技术入手,以草畜 (禽 )结合为核心,把牧草模式化栽培、间混套、地膜覆盖,增产菌,根瘤菌接种,节水灌溉,青贮氨化,杂交 改良,舍饲半舍饲育肥,精料补饲,饲草料加工,疫病防治,暖棚养畜等单项技术集合、组装、综合、配套,使之成为一套系统的适合目前畜牧业生产方式和水平,农牧民能够接受和掌握的实用技术,以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模式。 本项目建设在整个项目区全面疏通灌溉渠,衬砌排水渠,合理利用水源。 在设施农业区,生态水果园、大棚群用喷灌、滴灌、微灌、方式进行灌溉。 微灌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大小棚及各种田块使用,灌水分布均匀、精确、效率高,可节水,节省劳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为更好的发挥使用效果,利用微 灌系统自动施肥,根据不同的灌溉条件,设计了泵前式自动施肥器和泵后式自动施肥罐 (高位差、自来水可用 ),现将微灌系统浇水施肥的管理和具体操作简介如下。 (1)节水管理 ①微喷:可通过球阀来调整水量的大小,压力过大则可多开一个棚开关,压力不够可关闭一个开关,调节适合蔬菜灌溉的最佳状态,喷灌的水量应根据蔬菜不同的生长期适合某某 **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项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3 蔬菜生长的需水量而定,一般喷至蔬菜根际处润湿即可。 一天内最佳喷灌时间为:冬、春季宜选在早晨蔬菜表面有露水湿度大,最低温度时喷,夏、秋可根据蔬菜种类的不同,如菜秧根系浅的蔬菜,早晚都可喷,其它蔬菜以 下午温度下降后喷为宜。 ②滴灌:通过每个棚的球阀来控制水滴的数量,对地块高处应经常检查有无水滴,如高处无水滴则水流量不够应关闭一个棚球阀,滴灌的滴水量应根据蔬菜品种植株的大小确定,每株应控制在 水,做到少滴勤滴节约用水。 一天内最佳滴灌时间为:冬、春季宜选在中午地温最高时滴,夏、秋宜在早晨在下午地温低时滴,有利于蔬菜生长。 (2)施肥管理 ①肥料种类:三元素复合肥、尿素、钾肥、磷酸二氢钾、大肥王、微量元素等可溶性速效化肥,过滤后的沼液,有机肥浸出液等液体肥都可用于喷滴灌。 ②肥料数量: 667m2施 515kg 化肥,配方施肥应根据蔬菜生长期而定, 667m2菜地施化肥溶液。 ③肥料浓度:化肥为 %%,农家肥为 15%30%。 (3)施肥技术 ①施肥方式。 管上安装一个 1″ 4″ 1″的三通,一个 4′施肥阀,一根某某 **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项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4 4 养料软吸肥管,吸肥端接一过滤网插入贮肥便可将母液吸入稀释均匀地施入土壤。 2 个 1″4″ 1″的三通,二个 4′施肥阀,二根塑料软管与可封闭的贮肥罐相连而成,在 2 个三通中间安装一个 调控阀,进行水量调控。 贮肥罐可用自动喷雾器的塑料桶改装,在桶的上方安装一个出肥开关,实行一桶两用。 施肥时将肥料加入到贮肥罐中,将盖子盖紧,打开施肥阀,把调控阀调小流量,使水流从低口冲进贮肥罐将肥料溶解后从高中流出进入主管,随水流施入土壤。 ②浇水、施肥的操作 :先打开需灌溉的棚球阀,自吸水泵加引水,底阀应用 60目网纱罩住,每次开机前先用螺丝刀拨电机后背的风叶轮是否有转,有转才能启动,切忌插上电后用螺线刀拨风叶轮,一旦转动叶轮全部损坏,如叶轮没有转,就得修理水泵,清除锈垢才能使用。 装肥的桶或罐装满水,插入施肥管,在水泵运转状况下,打开施肥阀自动吸入主管。 表数码,。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